全国人大代表朱健:衡阳将聚焦和抓实项目建设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

全球影像 2023-03-13 19:45:52

香港经济导报2023全国两会报道组 记者肖建花 刘中伟

全国人大代表、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朱健

2023年,湖南衡阳全市上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围绕打好打赢“经济增长主动仗”,聚焦和抓实项目建设,力争为加快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奠定更为厚实的基础。全国两会期间,本刊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

《香港经济导报》:衡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强市、湘南地区中心城市,制造业发达,请问衡阳今后在抓实项目投资建设、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方面有什么举措?

朱健代表:按照衡阳市委持续聚力中心化攻坚要求,围绕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大枢纽,市县合力推动区域经济、消费、医疗、教育、应急“五大中心”建设。重点聚焦产业、能源、物流、交通、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六个领域”,推动实施“六个十大”项目建设,将带动全年实施50个以上省重点项目、400个以上市重点项目,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300亿元,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以上。

今年衡阳市抓实抓牢项目建设,将重点突出“两条主线”:

一是坚持制造业立市。坚定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聚焦“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主导产业,推动央企省企“老树发新芽”,促进老衡企“剪枝促成荫”,帮助独角兽企业“嫁接结硕果”,扶持新衡企“落地扎深根”,形成衡阳制造业的“四路大军”。着力推进“三大枢纽”建设,实施“五大基础”工程,建设“八大示范基地”,在湖南全省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新三样”产业中,展现衡阳之为。持续壮大核技术应用、有色金属、无缝钢管、输变电等产业集群,打造核技术应用产业示范基地和世界钢管之都,建设具有更大影响力、更强竞争力的输变电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电工城”。以钉钉子精神推进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依托区块链产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等平台,继续大力实施数字经济“领头雁计划”,进一步引育数字经济企业,力争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600亿元。着力壮大和培育5家百亿企业,打造一批五十亿企业,支持衡钢、特变电工作为百亿企业龙头引领发展,扶持富士康稳定在百亿企业,五矿铜业、株冶有色等跻身百亿企业。推动水口山有色金属、金杯电工、建滔化工、高诺铜业、比亚迪、湘衡盐化、金凯循环、金翼有色、晋宏化工、万魔声学等创建五十亿企业,全年实现制造业投资450亿元以上,持续激发制造立市的澎湃动力。

二是坚持旅游业兴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南岳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衡阳厚重的历史文化,擦亮衡阳历史文化名片,唱响“天下南岳,独秀衡阳”总体品牌。大力实施旅游品质提升、旅游设施升级、旅游品牌铸造三大工程,依托南岳衡山核心景区发展大健康产业,依托环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石鼓书院、华侨城来雁文旅度假区等现有旅游基础,着力打造蔡伦竹海、雨母山、天堂山等一批5A、4A级景区,抓好自然景观、红色文化、乡村休闲、主题乐园等文旅项目。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和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积极申办第三届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计划文旅产业年度投资60亿元以上,力争年度旅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均增长15%以上。

制造业立市和旅游业兴城的发展蓝图和战略规划,为项目建设打开了广阔空间。衡阳市同时重视项目的体制机制建设和项目要素支撑。

进一步完善机制保障主支撑。出台《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 加快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五好”园区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用好用活“五制一平台”和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专班推进等机制,实行项目建设并联审批制度、容缺办理制度、限时办结制度、领办代办帮办制度,全力构建市县两级重大项目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服务保障机制。

进一步突出赛马比拼主抓手。开展持续“聚力中心化攻坚年”行动,年初即下发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把项目建设作为稳投资、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谋划一批、做好一批、争取一批、招引一批”,突出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充分发挥重大项目“云调度”平台作用,市县两级即时有效掌握省市重点项目进展动态,实现项目在“赛马场”上可比拼、可动态跟踪管理。坚持“比谋划看争资、比招引看落地、比建设看进度、比服务看实效”,每季度组织开展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引导推动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建设中,投资是快变量,消费是慢变量。扩大内需战略,衡阳市将首要关注点放在投资和项目建设,不仅为今天的稳增长创造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明天的产业和城市品质提升奠定更牢固基础。

0 阅读:104

全球影像

简介:提供社会、财经、突发、视频、图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