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半城市下沉,未来或有2.7亿人无家可归!我们该如何自救?

多一点奇闻 2024-06-23 09:07:21

我们脚下的土地每分每秒都在下沉,可能不久以后,将近四分之一的沿海土地都可能会低于海平面,并且因海水倒灌而不复存在。

全国有一半的城市正在面临地面下沉所带来的风险,使得全国2.7亿人正在面临风险。

什么是地面下沉?我国哪些城市正在面临土地下沉的问题?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地面下沉也被叫做地面沉降,它还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叫做地陷。

这种情况的产生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分不开,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最终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由此产生的一种局部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地面下沉。

4月18日,中国华南师范大学北斗研究院副研究员敖祖锐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期刊研究报告。

这位研究员指出,目前我国有将近一半的城市正在面临“中度至重度”程度的土地下沉问题,这一情况直接导致2.7亿人面临风险。

根据研究报告所提供的数据,中国有45%的城市,每年的下沉速度已经超过了3毫米。

而这些城市的总人口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29%。

还有16%的城市土地下沉速度更快,每年下沉超过10毫米。

看起来这些城市只占到了中国一半的比例,实际上土地下沉的问题,波及的人口却非常多。

这些正在遭遇土地下沉问题的城市,是我国人口比较聚集的大城市。因此该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当中指出,“即使中国的下沉土地只占一小部分,也可能对城市生活构成重大威胁”。

城市为什么会下沉呢?

地面的沉降分为两方面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通常情况下,由于地球的自身运动所带来的构造下沉、地震、火山活动等等自然现象,本身也会导致地面沉降,从而出现城市下沉的问题。

不过我国的地面沉降问题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国的城市沉降问题,主要是人为因素所导致。

具体来说,主要分为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过度开发地下的流体资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地下水。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的上海和天津就曾经发生过地面沉降的问题。当时的调查结果就显示,因为人们过度集中开采了地下水,才导致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

如今我国华北平原地区的城市沉降现象,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过度开采地下水。

造成地面下沉的第2个原因是岩溶塌陷。

岩溶就是喀斯特,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都可以被称为喀斯特。

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则被称为喀斯特地貌。

我国是世界上岩溶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在对岩溶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进行开发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出现岩溶塌陷的问题。

如果开发强度越大,塌陷问题就会越严重,并且成为岩溶地区主要地质灾害问题。

比如我国不少西南城市的城市下沉问题,和岩溶塌陷之间就有联系。

第3个原因是过度开采矿产,如天然气、煤炭、石油等等。在矿山的采矿区经常会发现矿山塌陷,尤其是煤矿,坍塌事故更为频繁。

在我国一共有20个省区,曾经发生过踩空塌陷,这其中黑龙江、山西、安徽、山东和河南等几个省的情况最为严重。

最后一点是因为工程环境的效应,也就是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乡下要快一些,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会涌入大城市。

这样城市每天要容纳很多的常住人口,想要消化这些人口的衣食住行,就不得不通过建造高楼大厦、修建地铁等工程的方式来解决。

最开始的城市化进程并不会带来太多的影响,不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密集高层建筑群等工程给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开始逐渐凸显,并且成为了新的沉降制约因素。

从这一点也解释了我国为何近半数的城市每年的下沉速度超过了3毫米,仍然有15.8%的区域地面沉降速度已经超过了每年10毫米,并呈现出地区化和极端化的情况。

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像北京、天津、合肥和西安等城市的城市地面下沉速度,每年都超过了10毫米,正是因为这些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较快,承载的人口数量较多导致。

城市下沉的问题并不是到了今天才出现,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有了相关迹象,不过在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地面沉降的国家和地区变得越来越多。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面沉降的现象开始出现了由点及面,并且形成了连片发展的趋势。

按照目前城市下降的速度进行估测,随着沉降影响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2120年的时候,我国沿海约1/4的土地都会沉降到海平面以下,整个城市也会因为海水倒灌而不复存在。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不仅仅是我国,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在面临城市沉降的问题,尤其是那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城市沉降的问题更为尖锐。

研究表明,全球有11%的人口正处于由沉降引起的高风险之中,这其中以美国、日本和伊朗等多个国家情况最为严重。

2022年时,《科学》杂志就发表过一篇文章,伊朗超过90%的地区正在经历地面沉降,平均沉降速率高达每年约6厘米。

美国的情况更惨,在2007年至2020年间,已经有32个沿海地区的城市年沉降速率中位数在2-6毫米之间,绝大多数的沉降速率均超过了3毫米。

虽然预测中的海水倒灌还没有出现,地面下沉已经给我国每年造成了7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并且未来会因此面临更多的洪水风险。

不过大家也不用恐慌,国家早就已经注意到了相关问题,并且一直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比如早在2012年时,我国就出台了由十个部委联合制定的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

前阵子河南旱灾,一些网民吐槽政策不好,农民浇地竟然不让自己打水井,浇地的水还要自己掏腰包。

其实不让擅自打水井,也是为了保护水资源,避免人为浪费,从而避免过度开采对地下水位的破坏。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我国还进行了南水北调工程,也是在想办法提升地下水位,从而缓解地面下沉的速度。

所以我们普通人要做的事很简单,那就是按照国家的规定办事,遇到不理解的政策,不要急着上网发布带情绪的言论,而是咨询相关规定,了解清楚其中的深意,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即可。

毕竟,对于城市下沉的风险,国家可比我们个人更紧张。



参考资料:

[1] 中国科技新闻网《中国近一半的主要城市正在下沉!2.7 亿人面临风险》2024-06-12

[2] 和讯网《最新研究:中国近一半的主要城市正在下沉!使2.7亿人面临风险》2024-04-19

[3] 浙江日报《中国近一半大城市在下沉?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2024-05-27

0 阅读:1

多一点奇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