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恃才傲物、口出狂言者自毁

春风的识路 2022-10-27 13:27:38

作者:种豆得豆

三国时期风起云涌,人才辈出。有披荆斩棘、开基立业的君王,有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的武将,还有运筹帷幄、深谋远虑的谋士。然也不乏傲气冲天、目空一切之狂士。谈及此,我们会想到败走麦城,身首异处之狂人关羽;还会想到因口出狂言被许褚一怒斩杀之许攸;更有被诸葛孔明骂死于阵前的自负无比之王郎。但《三国演义》中若论恃才傲物,狂放不羁还应首推祢衡。

在《三国演义》中罗先生只花了半章的笔墨来写祢衡,但寥寥数语足以彰显祢衡之文采卓绝。孔融在向汉献帝的表中称祢衡过目不忘,才华超绝出众;祢衡在贬曹操手下文臣武将时,更是出口成章,言辞犀利;曹操大宴宾客时,他所击《渔阳三挝》令坐客们慷慨流涕;再加之祢衡流传于世,堪称汉末小赋优秀之作的《鹦鹉赋》,更有因祢衡而产生的成语“文不加点”:不难发现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史料记载中,我们不得不承认祢衡的才华的确出众。

但如此才华横溢之人却因出言不逊为黄祖所杀,生命定格在了25岁。后人多惋惜祢衡之才,然其早夭,都是恃才傲物惹的祸。

(曹操)

祢衡初见曹操,便将曹操的文臣武将批评得一无是处,并自诩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可谓目中无人,狂傲至极。在祢衡的眼中,天下只有两人,唯孔融与杨修。祢衡常言“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除此二人,别无人物。”不知大他22岁且才智过人的孔融与聪敏善辩之杨修听闻此种表扬作何感想?

曹操令祢衡为鼓吏,他在宴会上大骂曹操:“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欲成王霸之业,而如此轻人耶?”细品其言,不难发现,祢衡不是因为曹操不辨贤才而骂之,而是因为曹操不识他之才而破口大骂。祢衡难道忘了孔夫子的“人不知而不愠”吗?可能眼睛长在头顶的祢衡也非常不认同孔圣人之言吧!

(骄纵的祢衡,动漫照)

因放狂言不被重用而打发到刘表处的祢衡,见刘表后仍不改满腔傲慢之情,对刘表冷嘲热讽,刘表终难以忍受又令其去见江夏黄祖。一个接一个类似的遭遇,并没有让祢衡自我反省而有所改变,反而在恃才傲物、大放狂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至黄祖处,他依然口不留情,狂言依旧,遂被黄祖所斩。在被斩之时,仍骂不绝口,狂言不止。

狂人祢衡自以为才高八斗,无人可比,就目中无人,狂言不止,最终英年早逝。古人云“德可恃而才不可恃”,虚心做人、谨言慎行、取长补短,方能得益终生。君不知,为人处世需讲究收敛锋芒,以恃才傲物、口出狂言为大忌。

如果祢衡能够收敛一些傲气,有点儿谦卑之态,在态度上肯让人,在言辞上肯饶人,就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刘表)

【作者简介】种豆得豆,原名窦卓军,陕西礼泉人,中学语文教师。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偶有作品见于网络平台。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一代名将戚继光何以晚景凄凉,61岁就在贫病交加中郁郁而终?努尔哈赤后妃阿巴亥无法抗争的一生
0 阅读:0

春风的识路

简介:在紧急情况下抛弃你的朋友是不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