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姜偶遇了她,想到八十年代苏州城里的文艺青年,岁月如歌如梦

春风的识路 2022-11-03 12:20:58

老姜是我一个熟人。前二天,我还问过他,有故事吗?他说即便他有故事,也给他孙子闹没了,他忙着带孙子。

八十年代苏州

姜家五口人,住得够宽敞了,太土豪。不过,当年随近的邻居没有这种感觉,曾经奢华到在苏州城里小有名气的洋房已颓败了、狼狈着,原本进口的马赛克地面都坑坑洼洼了,窗户朱漆斑驳……

不过,不至于像今天苏州城里部分的民国建筑那样,彻底沦落为老、破、旧了。当时还残剩着游丝般的贵族气息。这包括姜家人,走进走出的言谈举止,感觉上比周边居民在气质要高一截。

那时候的姜,有点高冷,有点大户人家子弟的腔调。

姜,考入了苏州大学。进课堂吓了一跳,应届生寥寥无几,都是大叔、大婶,而且里面什么奇出怪样的人都有。有个自称对苏州民国文学有兴趣的瘦高个,连连向姜拱手,“姜家花园少主,眼下的文学史,不提您祖父那辈的少爷、小姐作品是件憾事,他们那辈人大多出身贵门,没有坎坷的社会阅历,但是文字华丽、典雅……姜听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还有一个超级龅牙的矮瘦个,对民国抗战野史津津乐道,对国军抗日名将如数家珍,说到兴奋时唾沫横飞,当时提国军抗日是块禁地,好在学校有学术氛围。

他们的班长老刘,更把姜看傻了,简直比他父亲还要老。其实老陈他们并没有姜想象的那样老,他们大多是老三届,太过沧桑了,显老而已。

八十年代苏州

姜,是苏州城名人之后又是在校大学生,受到了这些社团的青睐,争相邀请加入。姜凑近这份热闹也挺欣然的。

姜加盟一个颇具人气的社团,社长是个能写诗的女人,她就是今日在东园舞剑的珍。当年的珍常常坐在膜拜者的中间,一头乌黑的长发披散在怀抱的吉他上,弦声一响犹如让整屋人跌入一个唯美的抒情世界中……

珍像是那根筋搭错了对姜情有独钟,倒追起姜了。姜对珍一点兴趣都没有,侧面看珍低垂着脸让人联想起民国的气质女神,但她扬起头时却让人措手不及……

姜面对珍的频频示好视而不见。没想到她追到家里里来了。站在他家的客厅里,她身上所有的文艺气息很变态地成为了臭屁,显然是从未看到过这么大的客厅,对“豪门”崇敬起来,形象也变了,成了局促不安邻家小妹的乖乖样。

姜吓着了,跟珍敷衍着。珍虽说有点痴狂,但是文艺女青年特有的敏感即刻读懂了姜对她并不来电,瞬间变得落落大方起来,瞎聊了一会就告辞了。

八十年代苏州

0 阅读:1

春风的识路

简介:在紧急情况下抛弃你的朋友是不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