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怎么办?分清虚实再治疗

健康热点观察 2023-08-14 11:50:54

最近一个患者反映:“一直上火,在网上查了查症状,我觉得我是上的虚火,便秘、失眠、口干、舌燥,吃一些平常的下火药没有效果,也去过医院中医科,吃中药调理,吃了好几副换了好几个医生,一点效果也没有,我该怎么办?”

“上火”是民间俗语,既不是某种病的名字,也不是什么专业的医学术语,而是一个很泛的统称,从中医理论解释,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就容易“上火”。“上火”症状不能小看,它不但能引发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破坏人体免疫力,给各种疾病提供入侵、复发之机。

西医把所谓上火的症状,看作炎症反应。比如眼睛肿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西医认为多与病菌或病毒感染有关,所以治疗上要用抗生素;而口舌生疮则可能与维生素B2缺乏有关,应该补维生素。

一般“上火”症状较轻可依靠自身调节,如增加室内湿度,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少吃辛辣食物、勤漱口、多喝水、多休息、多运动等,增加体表散热,提升体内代谢速率。如果“上火”症状一周以上还没好转,需及时治疗。

“实火、虚火”有区别症状相同或不同

实火又叫阳亢,即阳气太过旺盛,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此类人容易出现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症状。建议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常用中成药有冬凌草糖浆、三黄片、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常伴反复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盗汗等,脉细数。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气虚内热)两种证型。阴虚火旺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气虚火旺者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为原则,建议就医后使用汤药调理,常用中成药主要是补中益气丸等。

经详细询问情况后,了解到这位患者的确就是一位典型的阴虚火旺的表现,那么阴虚火旺有哪些症状呢?

阴虚有火的十个症状:

1.手心热、足心热、尤其是下午常见不欲近衣被。

2.心中烦热、喜欢喝冷饮、吃冷食。

3.口干、口苦、咽干、恶心。

4.睡眠不宁、盗汗、躁汗、遗精。

5.发热。低热为主,多出现在下午。

6.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出现瘀斑瘀点等。

7.头晕、心悸、周身无力、面色苍白。

8.大便干、小便黄或黄赤有热感。

9.脉细数、大数、弦数。

10.舌苔黄或黄腻、干燥少津或焦黄兼少津。

若你有这些表现,说明需要调理了。阴虚的人,饮食方面宜清淡,要远离辛辣刺激的食物,远离肥腻厚味的食物,宜多吃蜂蜜、甘蔗、芝麻、鱼肉等清淡的食物,也可以多吃红枣、百合、枸杞等清心安神的食物。症状一周以上还没好转,需及时选择药物治疗。

2 阅读:50

健康热点观察

简介:有态度的健康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