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小腹冷痛,呕吐、腹泻可以用这个药

健康热点观察 2024-02-29 10:46:10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方中制附子大补阳气,散寒,党参健脾益气,有益于中焦气机的升降。干姜,温热,有降胃气、止呕吐的作用。总的说来,附子理中丸具有温阳散寒,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脾虚胃寒一般以脾阳虚为主,因为天气而改变,表现还因为天气变冷或者遇寒食冷品胃脘部就会疼痛,疼痛时伴有胃脘部寒凉感,得温痛减。胃痛隐隐,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纳呆,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妇女还会表现白带清稀而多,月经不调,腹冷腹痛。

1呕吐:可见于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扩张或幽门梗阻等。在食物中毒和药物中毒时会出现周身发冷、寒战、恶心、想吐的临床症状和表现。脾胃虚寒型饮食稍有不慎,或稍有劳倦,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关联推荐:附子理中丸+甲氧氯普胺(机械性肠梗阻禁用、胃肠道出血的患者禁用)+伊托必利

2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对于明显是受寒或食生冷而引起的水样腹泻,没有肛门灼热感,没有里急后重感的,都可以使用,西医对于这类病证是按急性肠胃炎治疗,但输液打针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有的甚至会加重病情,这种情况下服用附子理中丸是最合适的。关联推荐:附子理中丸+蒙脱石散+庆大霉素碳酸铋

小腹痛

3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小腹隐隐作痛,绵绵不休。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久病多虚多寒,寒湿凝滞型表现为小腹胀痛,有冷感,腰胝酸痛,行经或劳累后加重,得温减轻,经行后期,量少,色紫有块,带多清稀,舌质淡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关联推荐:附子理中丸+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妇乐片

4胃痛:脾胃虚寒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关联推荐:附子理中丸+铝碳酸镁+荆花胃康胶丸

5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归属中医“痢疾”“久痢”和“肠澼”等病范畴。脾虚湿蕴证临床常表现为黏液脓血便,白多赤少,或为白冻;腹泻便溏,夹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或伴有腹部隐痛;肢体困倦;食少纳差;神疲懒言等。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细弱或细滑。关联推荐:附子理中丸+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猴头菌提取物颗粒

腹痛腹泻

6临床应用:

95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用附子理中丸联合五维他口服溶液治疗;对照组27例,用柳氮磺胺吡啶、强的松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4.12%,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1.48%。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治疗副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附子理中丸联合五维他口服溶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显效快,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数据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 第3期 | 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  江西省婺源县妇幼保健院

选取近5年来就诊于我院门诊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病证。病情较轻者为1组27例,口服1日2次,1次8粒,病情较重者为2组23例,可日服24粒,予以附子理中丸口服,观察治疗1周后以及4周后的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总有效率80%;治疗4周后:两组总有效率为92%。结论附子理中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确切,且具有便于携带、易于服用、经济等特点,适宜广泛推广。数据来源《光明中医》2010年 第5期|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

0 阅读:2

健康热点观察

简介:有态度的健康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