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胜对林彪死心塌地,毛主席纠结要不要收拾他:他是井冈山的独生子啊

今人说古 2024-05-31 15:47:54

1971年8月14日到9月12日,正好是30天时间,毛主席离京到返京。这30天的日程十分紧凑,沿途在郑州、武汉、长沙、杭州、南昌、上海、济南等城市作停留,分别与各地党政军负责人进行了谈话。他在武汉停留的时间最长,长达10天,先后跟湖北、河南的领导班子,谈了5次。

在长沙,毛主席停留了5天时间,在这的时间比不过武汉,但却是他南下之旅,找人最多、谈话最全面的地方。当时他主要跟广州军区、湖南、广东、广西和中央,五处负责人谈话,交流看法。可能因为毛主席是湖南人,所以对长沙这个地方,信任程度明显超过除北京外的其他城市。

广州军区是毛主席在长沙谈话时,尤为关注的重点地区。广州军区跟4野的关系深厚,现任总长黄永胜又是从广州军区升上去,而广州军区当时的司令丁盛、政委刘兴元,也都是四野出身。

丁盛跟黄永胜有着一段不浅的直接上下级关系。刘兴元呢,在广州军区刚成立,黄永胜担任军区司令时,他就作为副政委,协助黄工作。另外,刘、黄两家,还是姻亲之家。

毛主席召见广州军区的军政一把手谈话,意味深长。当时毛主席问刘兴元、丁盛二人,会不会写文章,刘回“不会”,丁回“文盲,但对毛主席的书还看得懂,看不懂外国书”。

毛主席还对刘兴元、丁盛说:“你们和黄永胜的关系这么深,他倒了你们怎么办啊?他是办事组(军委)里,井冈山的独生子啊。”从这不难看出,毛主席对黄永胜的纠结,对刘、丁二人的爱护。

井冈山根据地是毛主席一手创建的,而黄永胜就是创建之初就跟在毛主席身边,一同浴血奋战的秋收余部。毛主席形容黄永胜是“井冈山的独子”,可见他对黄是有种视若己出的感情。当时正值“九·一三”的火山喷发之际,该怎么处理黄永胜,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在此之前,毛主席点明一些问题的同时,特别提到黄永胜这个名字,说“我就不相信你黄永胜能够指挥军队造反”。这样的讲话方式,好像黄永胜站在他对面,两人在面对面交谈。

毛主席南下以来的谈话内容,黄永胜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刘兴元、丁盛二人,可以说是跟黄永胜关系莫逆,毛主席讲“黄永胜倒了怎么办”,讲“黄永胜是井冈山的独子”,一方面是稳住他们两个,另一方面是不是要他们在冒险给黄永胜传信时,带去这个友好信号呢?

但如果他们真的传递了,黄永胜幡然醒悟,不再对101死心塌地,并且平稳落地了,他们二人自己的政治生涯大概也宣告结束,被打上了“泄密,不可信任”的标签。这是双向选择,两方面的事情。

毛主席此番南下的行踪,是不被周总理之外的任何人掌握的。空军司令吴法宪、海军政委李作鹏,都被安排去陪同江青,视察青岛。毛主席穷极一切,想方设法地封锁101一伙,让他们能尽量晚一点知道自己南下的谈话内容和谈话态度。

毛主席跟刘兴元、丁盛谈话,是冒了些泄密风险,但他必须要谈,必须要稳住黄永胜经营了十余年的“老巢”。离开长沙前,毛主席当着刘兴元、丁盛的面,任命华国锋兼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要求华“把军区的事管起来”。然后,他又叮嘱刘、丁二人:“你们有什么事,就找他商量。”

事实证明,刘兴元和丁盛对毛主席是百分百忠心的,他们通过了考验,没有向黄永胜等人泄密什么。但毛主席的谈话,还是泄露了,泄露者是在湖北省、武汉军区两个地方都举足轻重的人——刘丰。

武汉是毛主席南巡第一站,刘丰听了毛主席三次谈话。离开武汉前,毛主席特地嘱咐刘丰,谈话内容先不要传达,尤其是对北京,要做到绝对保密。可是没几天,刘丰主动告诉了刚从大连疗养回来的武汉军区司令曾思玉,毛主席的谈话内容和精神,并一再“要求”曾思玉做到绝对保密。

曾思玉是谁?当年红军时期,在101身边做过一段时间参谋,朝夕相处。所以刘丰这是什么意思,显而易见。结果,曾思玉做到了绝对保密,没跟任何人讲。而刘丰呢,见曾思玉迟迟不动,决定自己动手。他趁着李作鹏陪外宾到武汉的机会,向李作鹏转述毛主席的谈话内容。

李作鹏转头告诉黄永胜,黄永胜又告诉了叶群,这下不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毛主席的封锁失效,但“吹风”的效果已经达到。这些人知道毛主席的动向和意思时,已经晚了,他们就算想做什么,也掀不起任何风浪。

正因为如此,“九·一三”看似大厦将倾般的骇人,实际并没有在现实引起太大的动荡,相当平稳。

1 阅读:23

今人说古

简介:读史可明鉴,知古以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