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亚马逊河上的生与死,河岸居民正在被现代文明“抹除”

探史这些年 2024-06-27 09:14:3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叶炜华

编辑|t

引言

世界上有不少国家是抱着金饭碗到处讨饭,明明国内有着良好的资源但就是富裕不起来,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其中就包括南美最大的国家——巴西。

明明地盘大、资源多,铁矿储量世界前列,石油储量也不低但却一直发展不起来。有一句话很有道理,国家强大了你不一定能幸福,但是如果国家弱小了,那么大部分人的生活都会过得很悲惨。

巴西不少底层人民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其中就包括一个特殊的群体——河岸居民。

他们的生与死都和亚马逊河息息相关……

(巴西亚马逊河上的河岸居民)

一、生活在河岸边的民族

“河岸居民”既是称呼某个特定的人群,也是对一个民族的统称。巴西政府对于生活在亚马逊河两岸得传统居民称呼为河岸居民,葡萄牙语名称是“ribeirinhos”。(葡萄牙语是巴西官方语言)

之所以会叫这个名字除了因为他们主要分布在河岸边上,更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与河流密切相关。

(亚马逊河上的河岸居民)

大部分河岸居民都住在巴西最大河亚马逊河的两岸,他们以传统的捕鱼方式为生,他们的生活也和亚马逊河息息相关。不过河岸居民也是巴西底层人民悲惨生活的缩影,事实上,河岸居民正是一个诞生于苦难中的人群。

河岸居民起源于19世纪,那个时候的巴西还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亚马逊河两岸有大量的三叶橡胶树,可以提取天然橡胶,巴西也因此迎来了出口橡胶的繁荣时期。大量的需求产生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这就吸引许多来自巴西东北部的移民。

(亚马逊河流域)

长期以来,乳胶提取产业一直是亚马逊两岸地区的经济命脉,不过好景不长。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橡胶危机的原因,大批亚马逊河两岸的工厂倒闭,工人也连带着一起失业。

这些失业的工人也没地方可去,大部分人都留在亚马逊河的密林里。就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河岸居民,这些居民大部分祖籍来自巴西东北部皮奥伊州等几个州,还有部分河岸居民是巴西人同葡萄牙殖民者的后代。

(河岸居民)

之后河岸居民的人口开始不断增加,不过显然,基础建设并没有跟上人口扩张的脚步,许多河岸居民社区没有供电,也没有污水处理厂。

就和上个世纪一样,时至今日河流仍然是河岸居民的主要生存手段,交通工具只有船,食物也基本都靠捕鱼。

二、河岸居民悲惨现状:经济来源靠往来客船

由于居住的地方偏僻,远离城市,附近也没有工厂,大部分河岸居民都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想要获得收入,他们又只能依靠亚马逊河。

作为巴西最大的河流,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慕名来到亚马逊河参观。这些游客一般都会乘着客船行驶在亚马逊河上,河岸居民的收入就从他们身上来。

(亚马逊河)

和我们国内景区一瓶水随便卖十多块钱躺着赚钱不同,河岸居民赚得那都是辛苦钱,准确点来说是用命在挣钱!

我们都知道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遇到雨季的时候普通的小船直接就会被激涨的河流掀翻,即便是在旱季,河水也依然十分湍急。

而河岸居民要做的就是趁着客船经过的时候,将自己的小独木舟挂在客船上,然后爬上客船,把带上的当地特色的食品卖给船上的游客。

令人痛心的是,干这些活的大部分都是未成年的孩子。这也是河岸居民的现状,要么读不起书,要么压根就不重视教育,早早地就让孩子出来挣钱养家。外网有一部纪录片就详细记录了这一些孩子。

(纪录片画面)

整个过程十分危险,因为客船是不会因为他们这些河上小商贩而减速慢行的,他们必须瞅准时机才能将独木舟上的钩绳挂在客船上。一旦一个不小心把独木舟弄翻了,那么不仅赚不到一毛钱,还要把本钱全部赔进去。

上了船之后这些孩子还必须快速地把手上的东西的卖掉,因为客船的航行速度很快,每多待一分钟他们就得多花很多时间才能划回家,即便是这样有些游客还是会和这些小孩子讨价还价,而且也不是所有船只都欢迎这些小商贩的,甚至还会不让他们上船驱赶他们。

这也不能怪船员们冷血,因为当地也有些人是借着贩卖商品的理由带着枪上船进行抢劫。网上有部纪录片《亚马逊河上的小船夫》就详细记录了这些孩子的生存现状,电影可以浪漫,可以美化,但是社会纪录片表达的永远都是血淋淋的现实。

(纪录片画面)

在纪录片中,有个叫杰西的小男孩,每天都要冒险登上客船贩卖商品以赚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在纪录片中他笑得很灿烂。但是,没过多久,这个看似阳光的小男孩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正是因为极度的贫穷,让一部分居民产生了上船抢劫的想法,很不幸的是,杰西同样也没有经受这种诱惑,第一次铤而走险就被船员开枪杀死。孔子说过“仓廪足而知礼仪”,如果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就不能要求所有人都遵纪守法。

当然,河岸居民的苦难远远不止于此……

(纪录片画面)

三、没人在乎他们的感受,只能卑微地活着

贝罗蒙特水电站是全世界第三大水电站,这是巴西政府为了应对巨大的能源缺口而修建的。

客观地来说,这是一件有利于民生的好事,但是站在河岸居民的视角来看,这就是一场巨大的变故。

为了建造这座水电站,有数万的河岸居民背井离乡,准确地来他们就和罪犯一样被驱逐流放,由于巴西政府严重的腐败问题,政府给的微不足道的补偿根本难以支撑他们在城市活下去。这些河岸居民离开了故土,但是却很难融入进城市生活之中。

(巴西贫民窟)

这些河岸居民大都住在城市的贫民窟里,对于他们的孩子而言,虽然不用像原来那样冒险徒手爬客船了,但是生活却没有因此过得更加幸福。贫民窟脏乱差的环境还不如原来的老家,毒品、犯罪在巴西贫民窟中更是家常便饭。

对于他们来说,待在这种环境是没有前途的,最直接改变命运的办法就是偷渡到美国,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巴西捧着金饭碗要饭的原因就是因为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

(巴西望而不及的繁华美国)

拉丁美洲永远都是美国的后花园,整片南北美大陆除了加拿大和美国就没有发达国家了,毕竟如果你经济发达了还怎么剥削你,怎么享受你的廉价劳动力呢?

参考资料:

[1]巴西检察官要求政府停止驱逐亚马逊雨林原著居民.中国新闻网.2015-06-17

[2]视线|黄金的诅咒:淘金者涌入巴西雨林 原住民与自然备受其害.财新网.2024-03-22

[3]为了亚马孙,他们消失在雨林深处.绿色和平.2022-07-20

[4]Conheça tudo sobre o povo ribeirinho da Amazônia.REDD+官网

0 阅读:26

探史这些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