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襄是汉高祖长子长孙,又是灭吕的主力军,为什么无缘帝位

星洲看历史 2023-07-16 08:12:00

刘襄只能算首义,根本不是“灭吕的主力军”,他其实没这水平和实力。事实是刘襄的齐军完全打不过灌婴统帅的中央军,甚至连一战都不敢。等到灌婴等人自己诛杀吕氏,让刘襄罢兵回国,刘襄屁颠屁颠就走人了。而齐国大将魏勃,那见了灌婴更是吓的跟个孙子似的,连话都不敢多说。

史记 卷52: 灌婴在荥阳,闻魏勃本教齐王反,既诛吕氏,罢齐兵,使使召责问魏勃。勃曰:“失火之家,岂暇先言大人而后救火乎!”因退立,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他语。灌将军熟视笑曰:“人谓魏勃勇,妄庸人耳,何能为乎!”乃罢魏勃。汉书 卷38: 灌婴在荥阳,闻魏勃本教齐王反,既诛吕氏,罢齐兵,使使召责问魏勃。勃曰:“失火之家,岂暇先言丈人后救火乎!”因退立,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他语。灌将军孰视,笑曰:“人谓魏勃勇,妄庸人耳,何能为乎!”乃罢勃。

就齐国上下这怂样,还好意思称为“主力军”?周勃、陈平、灌婴等人笑而不语,没有他们反水,刘襄根本不可能扫平诸吕的。

史记 卷52: 汉闻之,相国吕产等遣大将军颍阴侯灌婴将兵击之。婴至荥阳,乃谋曰:“诸吕举兵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今我破齐还报,是益吕氏资也。”乃留兵屯荥阳,使人谕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之变而共诛之。齐王闻之,乃屯兵西界待约。

至于靠武力夺取帝位,那就更扯了。改编段儿足坛圣经:

你刘襄什么的都在争帝位,他能争吗?争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吗!!!

2) 但同时刘襄又不够弱,他的声势/嚣张程度对功臣们构成了威胁。

既然刘襄没本事自己打下帝位,他唯一的希望就只剩下功臣们会选中他,把皇位施舍给他。

问题是刘襄能力不够也就罢了,人缘也不咋地呀。

先在起兵时得罪了琅邪王+刘氏宗亲中的长者刘泽,关键得罪后居然还没自知之明,天真的认为刘泽会为自己继承皇位说话。

汉书 卷38: 使祝午绐琅邪王曰:“吕氏为乱,齐王发兵欲西诛之。齐王自以儿子,年少,不习兵革之事,愿举国委大王。大王自高帝将也,习战事。齐王不敢离兵,使臣请大王幸之临菑见齐王计事,并将齐兵以西平关中之乱。”琅邪王信之,以为然,乃驰见齐王。齐王与魏勃等因留琅邪王,而使祝午尽发琅邪国而并将其兵。汉书 卷38: 琅邪王刘泽既欺,不得反国,乃说齐王曰:“齐悼惠王,高皇帝长子也,推本言之,大王高皇帝适长孙也,当立。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泽于刘氏最为长年,大臣固待泽决计。今大王留臣无为也,不如使我入关计事。”齐王以为然,乃益具车送琅邪王。

结果就被刘泽报复了。汉书 卷35: 至梁,闻汉灌将军屯荥阳,泽还兵备西界,遂跳驱至长安。代王亦从代至。诸将相与琅邪王共立代王,是为孝文帝。文帝元年,徙泽为燕王,而复以琅邪归齐。

再就是过于高调,讨伐诸吕一战中虽然雨点小,雷声闹得太大了,让群臣觉得他过于张扬,不好控制,继而选择了闷声发大财的代王刘恒。汉书 卷38: 大臣议欲立齐王,皆曰:“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今又立齐王,是欲复为吕氏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且代王,高帝子,于今见在,最为长。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于是大臣乃谋迎代王,而遣章以诛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史记 卷9: 或言“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适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适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

其实汉文帝的外戚真的“谨良”吗,不见得哟。文帝之舅薄昭可是连皇帝的使者都敢杀,大概率跟驷钧一样恶戾,甚至过之。汉书卷4注:郑氏曰:“昭杀汉使者,文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有罪,故言死。”如淳曰:“一说昭与文帝博不胜,当饮酒,侍郎酌,为昭少,一侍郎谴呵之。时此郎下沐,昭使人杀之,是以文帝使自杀。”师古曰:“外戚恩泽侯表云坐杀汉使者自杀。郑说是也。”

可架不住他们会演呀,该低调时还是忍住了的,在这方面刘襄一家差太远了。

综上所述,齐王刘襄没强到能打败汉朝中央军,凭武力夺取帝位;而同时又无法示弱到让功臣们觉得他人畜无害,可以让“大臣安”,继而选他做皇帝。

进退失据下,自然只能无缘帝位咯。

杀伐果决的齐王

刘章的亲信带着密信很快就来到了齐国,见到了齐王刘襄,在信上,刘章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齐王发兵直击长安,刘章和弟弟们在长安为内应,诛杀诸吕,事成之后,立齐王为帝。

见到亲弟弟的来信,刘襄很兴奋,马上就把舅舅驷钧和亲信祝午、魏勃找来,秘密制定进军长安的计划。

但是,齐国的丞相召平却不愿意跟着齐王趟浑水。

刘襄知道,进军长安,和造反没有本质区别,动作慢了,很有可能就会人死国灭。

稳妥起见,刘襄当即决定起兵前先把相国召平干掉!

召平在齐王宫的内线,很快就把刘襄想干掉自己的消息告诉了召平。

召平便迅速调集军队,包围齐王宫,对外宣称保卫齐王。

千钧一发之际,刘襄亲信魏勃亲自来见召平,他对召平说道:“齐王没有虎符,想发兵也发不了,丞相您虽有权调兵,但是为了您的名声,还是让我来吧!”

天真的召平信以为真,便将兵权交给了魏勃。

谁知道魏勃接过兵权后,并立马调转枪头,包围了丞相府。

召平知道自己上当,羞怒之下,自尽而亡。

掌控兵权之后,刘襄让舅舅驷钧担任丞相,让魏勃担任将军,浩浩荡荡地向长安进发。

忽悠琅玡王

此时,在刘襄的附近,还有一个琅玡王刘泽。

别看这个琅玡王刘泽虽然姓刘,但是他却是妥妥的吕家势力。

刘泽,原本是刘邦的远方堂兄弟,自己没啥军功,在开国时只是个郎中,后来,因为他的妻子是吕后妹妹吕须的好闺蜜,吕后才封了他为琅玡王。

因此,对于刘襄来说,刘泽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必须解决。

刘襄派麾下首席谋士祝午前去游说刘泽。

祝午到了之后,对刘泽说:“现在吕氏将叛,齐王欲发兵平乱,但齐王年少不知兵,您是刘氏宗亲,又跟着高帝打过仗,齐王欲将齐国之兵全交给您指挥,还请大王前往临淄商议大事。”

要么说刘泽没什么脑子,这么明显的忽悠,刘泽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跟着祝午就去了临淄。

一到临淄,刘泽就发现不对劲了。

刘襄不仅不再提“举国委之”的话,反而将刘泽软禁起来,让祝午带着刘泽的王印将琅玡国的军队全部调来,收归己有。

这倒好,刘泽这下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能指挥上齐国的军队,还将自己的军队也搭上了。

还别说,刘襄的这股无赖劲儿,颇有点儿他爷爷刘邦的风范。

不过,刘泽能在腥风血雨的吕后时期活到现在,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刘泽面见齐王刘襄,真挚地对刘襄说:“大王您是高皇帝的嫡长孙,继承帝位是必然的,但大臣们却犹豫未定,为啥?还不是因为,辈分最长的我不在吗?现在您把我扣在军中也没啥用,还不如让我去关中主持局面,到时候一定让大王您做皇帝!”

刘襄权衡利弊之后,认为刘泽说的有道理,决定让刘泽先入长安,并且还为刘泽准备了车马随从。

刘泽走后,刘襄一边向长安进军,一边派使者给各路诸侯发去诏书,说明自己起兵是为了诛杀诸吕。

老兵油子灌婴

齐王起兵的消息传来,吕产大惊,立马派灌婴率军抵抗齐王。

灌婴是个老兵油子了,他其实早就对诸吕专权不满了。

但此时吕产是丞相,代表朝廷,朝廷的命令他又不能不执行。

论冲锋陷阵,灌婴是不怕的,但是这次这场战争和灌婴之前打过的所有的仗都不一样。

灌婴之前打得是军事仗,现在打的则是政治仗。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场战争的胜负手并不在战场上,而是在朝堂上,在长安,在未央宫。

打,那就是替诸吕打压刘姓宗室,万一将来老刘家赢了,自己就是助纣为虐,跑不了诛九族的下场;

不打,那就是不听朝廷军令,万一将来老吕家赢了,自己就是抗命,也跑不了诛九族的罪过。

进退两难之间,灌婴选择和稀泥。

灌婴带领着军队走到荥阳时,直接安营扎寨,不走了。

不仅如此,灌婴还派人去和齐王刘襄约定好,等诸吕先动手,后发制人。

刘襄收到灌婴的消息之后,便在齐国西部边界驻扎下来,等待灌婴的下一步消息。

其实,此时的刘襄也没有什么的别的办法,如果他不接受灌婴的联合的话,就只能硬打灌婴,而以灌婴当年的战绩,刘襄还真不一定能打得过灌婴,但是干等着也不是办法,丧失主动权不说,几十万大军每天的吃喝拉撒、粮草供应就是个大问题。

这时,仍在长安的弟弟刘章动手了。

老陈平出山

事实证明,非常之时,还得是非常之人出马,才能打破僵局。

这个人就是陈平。

没错,老陈平还活着。

当刘邦、项羽、韩信、张良、范增、萧何、曹参这些英雄们都快化成灰的时候,陈平还活着。

事实证明,对于政治斗争来说,寿命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任你才智绝代,只要你死了,你就什么都不是。

作为一个和刘邦、项羽、韩信、张良、范增、萧何、曹参这些人同台竞争过的老谋士,陈平什么场面没经历过,不管是吕禄、吕产,还是齐王、楚王,在老陈平面前都是弟弟。

陈平指出,破局的关键点,就是兵权。

当时周勃虽是太尉,但尴尬的是军权并不掌握在周勃的手中,而是掌握在吕禄的手中。

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兵权从吕禄的手中夺过来。

周勃嘲讽道:“你陈平是老糊涂了嘛?吕禄又不是傻子,我给他要他就把兵权给我啊?”

陈平阴森一笑,说道:“人心。”

没错,陈平是玩弄人心的高手。

陈平派人劫持了郦商,因为郦商的儿子郦寄和吕禄私交很好。陈平想以郦商为人质,逼迫郦寄劝吕禄放弃兵权。

按照陈平的安排,郦寄找到了吕禄,他对吕禄说:“当年高皇帝和吕太后一起平定天下,因此,吕氏立的三个诸侯王,和刘家立的九个诸侯王,其实都是一样的,现在太后驾崩,皇帝年少,而足下您身为赵王,不去赵国守卫边疆,却在朝廷担任大将军,因此大臣和诸侯们才会怀疑你,你何不借此机会,将虎符交给太尉,然后您去赵国就藩,如此一来,齐王就没了出兵的理由,大臣们也都心安了,而您在兵强马壮、疆土千里的赵国,高枕无忧地做赵王,长远来看,这才是对您最有利的啊!”

吕禄居然觉得郦寄说的很有道理。

好在吕禄还有点脑子,没有直接交兵权,而是将吕产和诸吕全部叫来,商议此事。

但是诸吕们也拿不出个决定来。

事情就这样拖了下去。

有一天,吕禄带着郦寄打猎,路过姑姑吕媭家(吕媭就是樊哙的妻子),谁知道吕媭对着吕禄就是一顿臭骂:“你身为将军,却想着放弃兵权,我们吕家看来是没希望了。”

于是,吕媭将家里的金银珠宝全部抛撒到堂下,说:“不用再为他人守这些财宝了。”

可是,吕禄依旧没有醒悟。

关键人物曹窋

曹窋是曹参的长子,曹参死后,曹窋继承了曹参“平阳侯”的爵位,一同继承的,还有曹参的关系网。

曹窋当时的职位是御史大夫,虽然官职在朝中排第三,但是由于吕产、吕禄的压制,曹窋一直没什么实权。

这天,曹窋因公事来见丞相吕产,恰巧遇到吕产的亲信郎中令贾寿从齐国回来。

贾寿一见到吕产,也顾不上曹窋在场,当面就指责吕产说:“不要再想着去封国就藩做逍遥王爷了,现在灌婴和齐王、楚王已经秘密订立了盟约,决定要把吕家全部诛杀了,赶快动手吧!”

吕产听了这话,立马带着亲卫入宫。

曹窋晾在当场,毫无存在感。

没关系,曹窋马上就会展现出自己的存在感。

吕产走后,曹窋当即跑去见周勃和陈平,将吕产要动手的消息告诉陈平和周勃。

周勃也当即前往北军大营,准备夺取北军的控制权。

到了北军大营,周勃才发现,自己竟然连北军的大营都进不去。

好在周勃毕竟在汉军中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与不少中级将领都是生死兄弟。

纪通就是其中之一。

纪通当时掌管着进出大营的符节,当即便持符节来到大营,假传军令,带着周勃进入了北军大营。

就在周勃进入北军大营的时候,郦寄从吕禄那里把虎符忽悠到手,赶到了周勃身边。

就这样,周勃直接接管了北军的控制权。

周勃在阵前对着三万北军问道:“愿意效忠吕氏的,袒露右臂,愿意效忠刘氏的,袒露左臂!”

结果众将士全部袒露左臂,周勃见状很满意,当即下令发兵。

虽然周勃控制了北军,但是在长安还有两万多南军。

这时,曹窋又发挥了作用。

曹窋骑着快马,飞速赶到皇宫,找到把守未央宫殿门的卫尉,这位在史书中没有留下姓名的卫尉,是曹参一手提拔起来的。

曹窋对这位卫尉说:“我也不难为你,你只要守住未央宫的殿门,不让吕产进入未央宫就行。”

刚安排妥当,吕产就带着亲兵赶到了未央宫,卫尉果然不让吕产进入未央宫。

吕产进不了未央宫,只能在未央宫殿门前来回徘徊。

此时,曹窋完全可以动手杀掉吕产,但曹窋不傻,谁知道这次政变的结局是谁输谁赢,不到最后时刻,自己绝不贸然出手。

曹窋就又快马跑到周勃那里,将吕产被挡在未央宫殿门前的消息告诉了周勃。

周勃其实和曹窋一样,也在担心万一政变失败,自己贸然杀吕家的人,将来肯定会遭到清算。

虽然自己现在带着北军在向皇宫进发,但自己并没有公开宣称要诛灭诸吕,到时候万一真的是吕家赢了,自己还可以解释是带兵前去支援吕产。

老奸巨猾的周勃选择让朱虚侯刘章当这个出头鸟,毕竟明确宣称诛杀诸吕的就是他哥哥齐王刘襄。

狠人硃虚侯刘章

周勃把刘章找来,给了刘章1000士兵,让刘章去未央宫杀吕产。

这刘章也是个愣头青,竟然毫无惧色,完全不在乎吕产手中有2万南军,带着这一千人马直奔长乐宫而去。

其实也好理解,毕竟为自己家打工嘛。

刘章带着1000人来到了未央宫,正好看到吕产在殿门口晃悠,二话不说,拔剑就对着吕产冲去。

原本,皇宫就是吕产的地盘,虽然吕产没能进入未央宫拿到虎符,但是你刘章带着兵马冲击皇宫,我南军就不可能不管。

于是,守卫皇宫的南军立马就把刘章和他的一千多人围了起来。

不过,老天爷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

吹得南军眼睛都睁不开,再加上刘章确实神勇,竟然凭借着一千人马,把近2万南军给击溃了。

吕产见大势已去,转头就跑。刘章怎么可能放过他?带着人就是一顿追,最终在一个郎中令的府中的厕所里,抓到了吕产,刘章也不废话,就在厕所把吕产给杀了。

杀了吕产之后,刘章直接从皇帝手中将南军的虎符夺了过来,全面控制了南军。

刘章在这场政变中的表现非常精彩,不亏是刘邦的孙子。

周勃这个老滑头,得知刘章不仅杀了吕产,还全面掌控了南军,大喜过望,对刘章说:“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

面对周勃的奉承,刘章并没有什么回应,而是牢牢控制南军,然后在长安城中大肆捕杀诸吕,无论男女老幼,全部都是当场杀掉。

对于吕氏集团的重要人物,刘章和周勃也没有手软:

吕禄,当场捕杀。吕媭,笞杀,并且樊哙的嫡长子也被杀。燕王吕通,诛灭全族。鲁王张偃,也就是吕后的外孙,废除王位。就此,诸吕之叛完全平定,大汉帝国的最高权力,又从吕家的手里,回到了刘氏和诸位功臣集团的手里。

接下来,立谁为皇帝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其实,依据刘襄、刘章兄弟在此次“诛吕”行动中的表现来看,皇位由齐王刘襄继承再合适不过。

但是大臣们却以“今齐王舅驷钧,虎而冠。即立齐王,复为吕氏矣。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于是,众大臣一面派人骗齐王罢兵,一面偷偷派人去把代王刘恒召到长安。

由此可见,也许是刘襄两兄弟在此次平叛中的表现太过亮眼,让大臣们觉得完全控制不住,而刘恒却没什么背景,看起来更好控制。

当然,也只是看起来而已。未来,刘恒将亲手把这群大臣送进那座名为“功臣”的坟墓。

刘襄,汉高祖刘邦的长孙,刘肥的长子。在吕后驾崩之后,当时已经继位为齐王的刘襄曾发兵讨伐诸吕,谋求趁机夺取帝位。后来刘章与周勃诛灭诸吕后,选择迎立当时的代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为帝,刘襄的目的落空了,只得罢兵返回封地。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长孙,刘襄为什么没有顺利继承帝位呢?这些大臣为什么不选择刘襄作为迎立的对象呢?

秋七月辛巳,皇太后崩于未央宫。遗诏赐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下至郎吏各有差。大赦天下。上将军禄、相国产颛兵秉政,自知背高皇帝约,恐为大臣、诸侯王所诛,因谋作乱。时齐悼惠王子朱虚侯章在京师,以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告兄齐王,令发兵西。章欲与太尉勃、丞相平为内应,以诛诸吕。齐王遂发兵,又诈琅邪王泽发其国兵,并将而西。产、禄等遣大将军灌婴将兵击之。婴至荥阳,使人谕齐王与连和,待吕氏变而共诛之。

我们先来看一看当时的背景,在之前的数年时间里吕后临朝称制,为吕家积攒了深厚的家底,吕氏外戚集团基本掌握了整个西汉。吕后驾崩后,陈平、周勃、陆贾、草帘这些人联合在外的刘姓诸王,一举消灭了掌权的诸吕。随着最高权力的中心出现了真空,这些大臣就琢磨着要给西汉换一个皇帝,毕竟之前的小皇帝是吕后一手扶到皇位上的。

《史记》记载:“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惠帝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惠帝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强吕氏。今皆己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资者立之。”

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并不是没有皇帝,当时在位的是西汉后少帝刘弘,这些大臣认为刘弘不是汉惠帝的亲生儿子,所以要找一个新皇帝继位。这时两个候选人出现了,一个是前面提到的刘襄,刘邦的长孙,另一个是当时的代王刘恒,刘邦的第四个儿子。

如果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刘肥是高祖的长子,刘襄又是刘肥的长子,这是顺理成章的继承人啊。可是当时并不是缺皇帝,急需继承人来补位,而是这些大臣要给自己换一个靠谱的皇帝。刘襄在当时最大的劣势就是他的舅父,他的舅父驷钧在当时口碑不好,不巧的是这些大臣刚刚经历吕后的时代,由于吕氏就是外戚作恶,这些大臣有点不敢迎立刘襄,刘襄的外祖母家有些势力,万一再出现吕后的局面就不好了。

再有这刘襄在吕后死后,非常积极的夺取皇位,在身边已经积攒了自己的班底。这些人进入朝中势必会影响现在这些元老的地位,而且刘襄这种“积极”也并不是这些元老重臣想要看到的。这些大臣们打着“安刘”的旗号,就想找一个本分,甚至平庸的皇帝,让西汉平稳的发展下去,所以找上了代王刘恒。《高五王传》大臣遂使人迎代王。郎中令张武等议,皆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将,习兵事,多谋诈,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喋血京师,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称疾无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豪杰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秦烦苛,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袒左,为刘氏,畔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强。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

当时的代王刘恒就非常符合这些重臣的标准,刘恒在当皇帝之前非常平庸,甚至刘恒即位前的情况,很少有史料记载。刘恒的封地代国非常贫瘠,但是那里远离朝廷中的斗争,吕后的权势也没有影响到他。高后七年(前181)吕后让他离开代国,去当赵王,当时的刘恒以“愿守代边”拒绝了。甚至有史料记载刘恒赴任代王后有十七年没有回过长安,是否属实无从考证,但刘恒确实在封地非常本分,朝中的重臣元老要找的就是这样一个皇位继承者。

因为刘肥-刘襄家族扎根齐地多年,身边早就有了一群大家族和势力。

刘泽说“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就是告诉大臣们如果齐王即位,就会重用驷家,到时候他们这些功臣该怎么办?

而代王刘恒,母亲只是刘邦一时兴起临幸的,代地又十分贫瘠,可以说毫无权势,如果刘恒继承皇位就能保证功臣们的权势不受影响

刘泽,刘邦的族弟,高帝以功封侯,任过卫尉、大将军,娶得是樊哙的女儿,吕后时封为琅琊王。

结果呢,“使祝午东诈琅邪王曰:“吕氏作乱,齐王发兵欲西诛之。齐王自以儿子,年少,不习兵革之事,原举国委大王。大王自高帝将也,习战事。齐王不敢离兵,使臣请大王幸之临菑见齐王计事,并将齐兵以西平关中之乱。”琅邪王信之,以为然,驰见齐王。”

话说的很好听,却把这位宗室长辈当傻子玩。然后被琅琊王反诈,送其去长安,结果人极力反对拥立齐王。你说这事儿周陈知道了,还敢拥立他了吗?

齐王刘襄英武过人表现过好同时又有弟弟刘章刘兴居为援助,他一旦称帝,在惠帝和吕后时期百般谄媚吕氏的功臣们何以自处,这不是等着新皇帝拿着大义名分将他们灭族嘛?所以功臣们宣称惠帝无子,为高祖立嗣而选择刘恒登基,这就是汉文帝。

必须指出长安的这些功臣们在惠帝和吕后统治的时期对于吕氏那是谄媚的状态,甚至达到了推翻刘邦所有政治承诺的程度。

安国侯既为右丞相,二歳,孝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王陵,王陵曰:“不可。”问陈平,陈平曰:“可。”吕太后怒,乃详迁陵为帝太傅,实不用陵。陵怒,谢疾免,杜门竟不朝请,七年而卒。 —《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平、周勃、灌婴等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连白马之盟都可以不在乎,更别说什么气节了。只不过吕后的突然去世使得整个政治局势发生了剧烈变动,这就是齐楚的起兵。

齐王起兵的原因在于吕后对于齐王这一支多有羞辱和打击,而楚王起兵的原因在于吕后将刘邦的母亲追尊为后。根据《史记》《汉书》对于刘邦家族的描写,可以确定刘邦是庶子刘交才是嫡子,当年刘太公接受太上皇尊号的前提是刘交的母亲做太上皇后。

对于陈平周勃等人来说,现在他们只有两个选择,帮助吕氏诛杀齐王楚王或者帮助齐王楚王诛杀吕氏,这些人之所以选择后者当然是因为后者更容易做到,这是赤裸裸的政治利益的考量。

完成诛灭吕氏之后,接下来就是谁做皇帝的问题了,功臣们宣称少帝非惠帝子,重新选择刘恒登基,这就是汉文帝,汉文帝入居宫内,首先大封功臣、掌握军队、诛杀少帝等人,然后将诛除诸吕的政变解释为拥护汉家天下的大义之举,同时刻意忽略齐王楚王的功劳。根据后来七国之乱中吴王的说法,齐王和楚王很有可能是汉文帝施加影响刻意除去的,所以楚王的儿子十多年是怨入骨髓。

诛杀吕氏和文帝登基这一系列事变证明了刘邦留给皇帝的两大势力的不靠谱,宗室和功臣对于皇帝的忠诚度是很成问题的,只要皇室出现幼主,宗室就会反噬,功臣就会投机。接下来汉文帝和他的子孙们对于宗室和功臣进行了一系列的消灭,到汉武帝统治末期,宗室诸王完全被剥夺了所有权力,功臣们的侯国全部除封。

至于陈平周勃这帮功臣对于刘氏是个什么态度,同样身为功臣集团一部分的代国群臣是这么看的: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将,习兵事,多谋诈,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喋血京师,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称疾无往,以观其变。他们也想做皇帝,只不过害怕刘邦和吕后罢了,将刘氏诸王召回长安很有可能是尽除刘氏的一种手段,就像后世隋文帝诛杀北周宗室五王那样。而宋昌认同去长安,原因有三:秦朝灭亡豪杰并起,最后是刘氏得到了天下,这是天命所归;刘邦分封子弟为王,只保留了十二郡直辖在汉廷,二十四郡在刘氏子弟手中,这就注定了功臣们只能选择刘氏为皇帝;汉朝建立后开始施行德政,基本没有可能从底层爆发一场起义毁灭汉朝。刘恒听完之后才决定要去长安。

0 阅读:8

星洲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