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走近道先富,还是走正道后富?

文和先生 2024-05-31 20:07:24

我在做投资的时候,最爱讲的故事就是肯德基创始人 Sanders 的故事。Sanders 四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卖炸鸡,然后到65岁,炸鸡店经营不下去破产了。破产之后,老婆跟他离了婚,他只能靠着政府救济金生活。但正是在这个退休的年龄,在求了一千多个人之后,终于有一个人答应加盟他的炸鸡店。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十年后,肯德基在美国遍地开花,拥有一千多个连锁店。

我们知道,除非运气爆棚,一个人很难年纪轻轻就成为百万富翁。要么是投胎好,生在有钱人家;要么是遇到某种机会,天上正好掉馅饼被他接住了。但是,即使运气不好,有时候走一些近路,也能比较快地达成“当个有钱人”的目标。比如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比如以外貌、尊严、礼品等交换金钱、权力、名声。我在之前的文章《如何判断一个人赚钱多少?》中,介绍了各类资源的价值。

当然,除了运气和“近道”,永远存在一条“正道”,可以到达终点,只是太慢。比如肯德基的创始人,没有资源,老婆都跑了,只能挨家挨户推销自己的产品。但经过很长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引起质变,不经意间已成为巨富。

我曾拿题目中的问题问过不少朋友,几乎没有例外,大家都会选择先富。不管用什么手段,先有钱再说,即使手段不光彩,有钱了再慢慢解决。这也可以理解,人性都不喜欢等待,先享受了再说,没人愿意接受延迟满足。就跟现在,大家对小视频或者短剧越来越上瘾,看电影和电视剧也是快进,只看高潮部分。

但这里有个问题,容易得来的东西也容易失去,先富的财产很容易被挥霍掉。以汉朝开国元勋韩信为例,他算是白手起家靠自己能力打下一片天地的人。最开始韩信穷得天天要饭,但打仗本领了得,经另一位开国元勋萧何举荐,顺利当上了大将军。然后一路开挂,打下大汉朝三分之二的天下。

就在这时,他开始志得意满,竟然向皇帝刘邦申请分三分之一的天下给他。按道理,凭他的功劳,也应该给。但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他要的不是时候,当时刘邦被项羽打得满地打滚,一脑门子官司。刘邦这里正希望小弟韩信来救自己,他倒好,不但不救,反而要地盘,这不是要挟是什么!第二,老板不想给的东西,下属不能直接要。韩信如果不要,刘邦应该也会奖励他,只不过不会给那么大的地盘。而且老板一般都愿意发奖金,不愿意发股份,他们不希望下属和自己一样成为股东。

于是,韩信就惨了。本来刘邦就猜忌功臣,即使没人造反还要编个理由砍人,没想到韩信正好犯了他的大忌,他只能又惊又喜地把韩信除掉了。韩信的遭遇跟不少官员很相似,捞了半辈子钱,还没享受,就进局子坐了监。

所以,我认为还是走正道更好一些,虽然慢点,但更稳当。只要过得不是缺吃少穿,没必要走太快。

0 阅读:4

文和先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