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接见末代国舅,听闻其工作后皱眉说:这根本不合适,换个吧

飞鱼史记 2024-06-21 13:13:12

1922年,年满16岁的郭罗布·婉容被选入宫,成为了溥仪的皇后,这对于郭罗布整个家族来说,是值得奔走相告的大事,但对于婉容和弟弟郭罗布·润麒来说,却未必如此。

因为他们姐弟俩都将因为此事而卷入时代的浪潮之中。

身为婉容弟弟的润麒,他自幼与姐姐关系很好,在婉容成为皇后之后,他也因此成为了国舅,只是这一身份将为他的人生带来无尽的悲伤与哀痛。

润麒的童年,说起来倒也很算得上幸福,他从一岁时起,便住在外祖母家中,外祖母是他的人生启蒙老师,她的慈爱成了润麒内心最温暖的部分。

当时的润麒梦想着长大之后能做一名工程师,外祖母便为他买来很多砖块砌墙玩,后来因为不小心而砸伤了手,润麒哭喊着去找外祖母,结果却迎来一顿训斥。

外祖母教导他,男儿志在四方,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坚强,而在人生的后半段,润麒就遭受了各种痛苦,但他都撑了过来,外祖母的教导可谓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动力。

润麒稍大一点,被父亲接到了身边,他因此得以和姐姐婉容朝夕相处,婉容对润麒非常好,在润麒东渡日本求学归国之后,婉容还将其安排在溥仪身边担任侍从武官。

只是让润麒无奈的是,此时的大清已经灭亡了,与溥仪所有有关的人都将经历人生中的巨大波折,而润麒的人生更是与溥仪密不可分。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润麒和溥仪都成了苏联的俘虏,被关押了五年之后,他们被转移到了辽宁抚顺的战犯管理所。

无论生活多么凄苦,润麒都没有放弃,这才得以让他见到新中国的太阳,甚至在特赦后还被安排了一份工作并得到周总理的接见,只是周总理听闻他的工作,当即皱眉说:这根本不合适,换个吧。

重获新生

对于润麒来说,自从他被苏联抓进了战俘收容所后,人生就失去了颜色。

作为一个达斡尔人,当时的他是属于蒙古族的,苏联人还曾多次说服他加入苏联国籍,这样便能减少他服刑的时间,可润麒却拒绝了,因为在内心身处,他始终坚持自己是中国人,无论多么艰难,他都要回到自己的祖国。

当被转移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后,他看到了希望,尽管自己还是战俘之身,但至少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被关押了七年之后,由于润麒之前犯下的罪行较轻,认罪态度较好,他被免予起诉,被释放出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润麒忘却了曾经的受到了的折磨,只是当他回到北京的家中,早已经物是人非。

让润麒欣慰的是,他的妻子和三个儿女依然在等着他,和阔别十余年的亲人再度重逢,润麒重获了新生,回首往昔,一切的苦痛都已消散。

新社会之中,没有了所谓的特权阶级,即便曾经是皇亲国戚,润麒也只能放下身段,靠自己的双手来维持家庭的生活。

当时正值建设新中国的黄金时期,润麒便向东城区政协申请能当一名工人,经过领导的介绍,他被推荐到了一家玻璃仪器厂工作。

只是玻璃仪器厂中是清一色的女工,当时的工作环境很艰苦,每到夏季,女工们无法忍受厂里的酷热,往往会赤着上身工作,润麒的到来,很显然打破了她们原本生活的安宁。

总理接见

润麒在玻璃仪器厂很快便呆不下去了,毕竟厂里的女工无法接受一个男人在她们面前晃来晃去,但燥热的工作环境又让她们无法安心工作。

润麒很识趣,他主动向政协领导提出,能否换一个工作单位。

政协的领导也接到了玻璃仪器厂领导的诉苦,便同意了润麒的申请,并将他推荐到了汽车修配厂当了钳工。

汽修厂里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汉子,这让润麒没有了顾虑,他很珍惜这份工作,每当遇到疑惑时,他总是会虚心向他人请教,只是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几乎都是底层的劳苦大众,甚至还有不少人曾经受到过清政府的压迫。

所以无论润麒多么的谦恭,始终无法消除别人对他的歧视,对此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更加努力工作,毕竟他还有一个大家庭要养。

只是让润麒想不到的是,他与周总理的见面,将会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溥仪被特赦后,爱新觉罗家族成员也有了主心骨,为了让他们也切身感觉到新社会的美好,周总理还特意在百忙之中举行了一次宴会接见爱新觉罗的家族成员,而润麒自然也在其中。

在润麒坎坷的一生中,他最为敬佩的就是周总理,在家中的客厅,一直悬挂着周总理的挂像,这次能得到接见,润麒激动不已。

安排工作

宴会在一片祥和中进行着,周总理则亲切地询问了爱新觉罗家族成员的生活近况,等到询问润麒时,还特意与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交谈。

周总理笑着问润麒:

你现在具体干什么工作呀?

润麒则回答说:

干钳工。

周总理看着润麒厚厚的眼镜片,继续问他:

做那种活能看得见吗?

润麒扶了扶眼镜说:

戴着老花镜就能看得见。

周总理接着又问:

你现在是几级工?

润麒则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说:

还只是学徒工。

在场的人们听到润麒的回答后纷纷大笑,润麒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可是周总理却没有笑,他皱了皱眉头后对润麒说:

这根本不合适,换个吧,你应该发挥你的特长。

不久之后,在周总理的安排下,润麒离开了汽修厂,调入了翻译社做起了翻译员,润麒很有语言天赋,精通日、俄、英、德四国语言,翻译的工作对他来说再也合适不过。

为了不辜负周总理的期望,润麒工作很努力,在翻译工作上很快做出了成绩,对于润麒来说,周总理是他永远尊敬的人,直到临终时他依然还记着周总理的嘱托:

报答社会,造福人民。

2007年6月6日,润麒在北京朝阳医院去世,终年95岁,这位清朝末代国舅坎坷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

参考资料:《末代国舅的风雨人生》、《民国通史》等。

(图网,侵删)

0 阅读:23

飞鱼史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