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身体向来不错,一个感冒就让他突然离世?晚年女婿透露出缘由

达洁谈过去 2024-05-25 08:48:24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朱德的两个外孙都上了学,女儿朱敏心疼孩子每天徒步赶路,就向朱德的司机说明了此事。

朱德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亲自推着三轮车去学校接外孙,两个外孙嫌弃三轮车丑,不愿意上车,朱德笑着说:

“爷爷比你们大,所以才能坐四个轮的车,你们只能坐三个轮的车。”

开国元勋朱德就是这样严格要求家人,他的女儿朱敏和女婿刘铮对此最有体会……

一、坎坷经历、结识挚爱

朱敏是朱德与前妻贺治华所生的女儿,1941年初,朱敏被送往苏联求学,临行之前,朱德再三叮嘱女儿:

“到了苏联以后,要好好学习,20岁之前不许谈恋爱,一定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朱德怎么都不会想到,这将是一次充满坎坷的求学旅途,朱敏在苏联期间,不仅患上了哮喘,还被德国鬼子俘虏进集中营。

朱敏在德国集中营中度过了四年时光,直到苏联红军攻击到德国本土,朱敏才被营救出来。

苏德战争结束以后,朱敏选择留在苏联继续求学,以兑现自己对父亲的承诺,凭借坚强的毅力,朱敏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而且还学会了多门外语。

1949年,朱敏考入列宁教育学院,这一年年底,朱敏结识了一位英俊的青年小伙,他就是大使馆工作人员刘铮。

刘铮出生于石家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市民,1945年时,刘铮参加了八路军,由于热爱学习,刘铮参军后不久便选择进入华北联大外语系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刘铮跟随王稼祥来到苏联,参加筹备建设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工作。

刘铮在大使馆内的职务是翻译,同时也负责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帮助的工作,刘铮和朱敏因而得以相识。

刘铮后来回忆第一次见到朱敏时的印象说:

“那时候不知道她是朱总司令的女儿,只知道她很活泼,很朴实,没有一点架子。”

由于刘铮在国内学习的俄文并不标准,两人相处的过程中,朱敏热心地帮助刘铮提高俄文水平,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然而,就在朱敏心属刘铮时,周围的好友却警告朱敏要慎重选择,毕竟朱敏是朱德的女儿。

二、爱意坚定、婚后归国

实际上,在朱敏和刘铮交往这件事上,不光是朱敏的好友反对,就连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担心。

一位大使馆工作人员发现朱敏经常与刘铮出双入对,就私下对朱敏说:

“你是你父亲唯一的女儿,所以选择爱人一定要谨慎,刘铮家庭普通,又没有大学学历,你不如回国再找爱人,中国好青年有很多。”

面对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劝告,朱敏当场就急了眼,随即反驳说:

“我父亲就是佃农的儿子,我对刘铮有好感,是因为他诚实、人品好,而且他热爱学习,这样的人值得我爱。”

尽管朱敏态度坚决,但是大使馆工作人员仍然不放心,害怕朱德“怪罪”下来,自己承担不起,于是就将朱敏谈恋爱一事报回国内。

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很快商定了对策,便是由康克清出面去考察未来的女婿,1950年,康克清奉命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工作闲暇之余,康克清见到了刘铮。

一番简单的交谈过后,康克清对刘铮的为人表示满意,并代表朱德同意了这桩好事。

1952年春节前夕,朱敏与刘铮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第二年,朱敏怀着身孕返回了祖国。

回国后的朱敏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外语教师,参加工作之初,朱敏生下了长子刘健。

朱敏以为自己生了孩子,父亲一定会让接一家人到中南海居住,可是朱德却将朱敏一家三口赶去了学校集体宿舍。

不仅如此,朱德还要求朱敏休完产假就去上班,至于孩子,就交给康克清来照看,朱敏委屈地说:

“爸爸,您已经70岁了,我想留在你身边,照顾你。”

对于女儿的好意,朱德丝毫“不领情”,还严肃地说道:

“你的任务是建设祖国,不是当孝子贤孙。”

三、严于律己、工作习惯

朱德一向严格要求家人,对待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同样不例外,朱敏和刘铮回国后,始终被朱德的“平民教育”约束着。

1954年国庆节前夕,朱敏再次请求父亲带自己登上天安门城楼,朱德始终不同意,朱敏不服气地说:

“我以前在苏联的时候,斯大林都邀请我上红场观礼台,我为什么不能上天安门城楼?”

听到女儿这样说,朱德非常生气,当即训斥朱敏说:

“你住口,斯大林邀请你,是看我的面子,也是出于外交礼节,天安门城楼是国家领导人活动的地方,你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朱德的严厉教导,在朱敏的心里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朱敏从此不再当自己是朱总司令的女儿,而是安于做一个普通人。

后来,刘铮回忆说:“与父亲这样的伟人生活在一起,我们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们的言行举止不能辱没他的英名。”

晚年刘铮每次向外人谈起岳父,都会吐露出一件憾事,这件事就是他擅作主张改变朱德的时间安排,结果使朱德大发雷霆。

朱德担任人大常委委员长期间,经常要会见外宾,出于礼节的考虑,朱德每次都会提前二三十分钟,甚至提前一个小时赶到会场。

刘铮考虑到岳父上了年纪,就向朱德的卫士长提建议,对朱德的行程安排稍作调整,没想到出现了外宾先到会场的情况,朱德生气地批评了卫士长,刘铮也因此心怀愧疚。

1976年6月21日,朱德来到人民大会堂,准备接见澳大利亚总理费雷泽。

因为种种原因,会见被推迟,朱德却没有收到消息,就在开着冷气的会场内等了一个多小时,结果因此患上了重感冒,最后引发肺炎。

这场感冒最终夺走了朱德生命,晚年的刘铮对采访的记者说:

“不到两周的时间,父亲就离开了我们,我的愧疚也成了终生遗憾!”

0 阅读:0

达洁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