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300公里,3地!这对父女的假期太不一样了!

灌阳文化一探 2024-05-05 03:19:04

在这个五一假期,当许多人选择驾车出游时,63岁的老俞却选择了与16岁的女儿小雪一起,以自行车为伴,踏上了一段别样的旅程。

4月29日,随着小雪假期的开始,他们从杭州出发,第一天就骑行了120公里,抵达了安徽广德。30日,尽管天空飘着雨,他们依然坚持骑行了60公里,抵达了安徽宣城郎溪。到了5月1日,他们再次骑行了120公里,终于抵达了南京。这一路上,他们沿着国道骑行,享受着不拥堵的自由与惬意。

父女俩骑行到余杭良渚

“我们一路上人不多,也很少停下来。”老俞说道,“每当看到美丽的风景,我们就会停下来休息,顺便拍摄一些视频。比如在余杭百丈附近,我们偶然路过了漫画家蔡志忠文化馆,小雪非常喜欢,于是我们就停下来参观了一番。”

抵达南京后,小雪与朋友们会合,准备在南京尽情游玩一天后再返回杭州。而老俞则继续他的骑行之旅,独自向北京进发。

“这一切都是计划好的。”老俞解释道,“她将在南京逗留一天,而我则会继续骑行到北京,然后再乘坐高铁返回。我们之前也有过类似的骑行经历,有时会一起骑行五六天。”

骑行过程中,小雪还用中文和英文录制了几段视频,分享她沿途的心情和所见的美景。在其中一段视频中,她这样说道:“五一假期到了,许多优秀的同学都在刷题或补课,但我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我相信,大树能成为栋梁之材,但小草也有它顽强的生命力。在高原雪地上,大树无法生长的地方,小草却能生根、开花、芬芳大地。我也有自己的生命和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老俞回想起自己的年轻时光:“我1978年考入南京理工大学,那一年全国高校报考人数高达610万人,但招生名额仅有40.2万人,录取率仅为6.6%。”他学的是火药设计与制造专业,并曾在西安的研究所工作过三年。然而,对于女儿小雪的学习成绩,他却从未过分苛求。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看出小雪不太喜欢动脑子思考问题。”老俞坦言道,“她的性格比较内向,更喜欢画画和出去玩。我也曾试图自己教她学习,但没多久就放弃了。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性和兴趣所在。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去符合别人的标准或期望。”

于是老俞开始鼓励小雪追求自己的兴趣:“她喜欢昆虫和画画,那我就全力支持她。”他们一起收集昆虫制作标本、一起画画创作绘本……这些共同的经历让他们的父女关系更加亲密无间。

2014年10月9日,《杭州日报》的一个专题让一对父女走进了大家的视线。他们就是小雪和她的爸爸老俞,一对以昆虫为纽带的特别父女组合。

报道中这样写道:“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小雪和爸爸共同完成了200多个昆虫标本的制作。小雪,这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女孩,有着一头齐耳的短发,刘海下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在面对镜头时有些羞涩地躲闪。然而,当话题转向她热爱的昆虫时,她的双眼立刻闪烁出兴奋的光芒。她能够一口气列举出十几种昆虫的英文名称,其中包括像黄蜂、天牛这样相对生僻的词汇。这令许多考过英语六级的大学生都感到惊讶。”

小学一年级小雪,手捧和爸爸合作的绘本

老俞为他的宝贝女儿小雪,以及她的同窗们精心创作了一部昆虫童话书,名为《小雪梦游蜜蜂王国》。而书中的插图,全都出自小雪的巧手。

“小雪自小便钟爱绘画。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有人对她的画作评价并不太高。那时我就想,如果我能把故事编得更引人入胜,那么当大家同时欣赏到文字和图画时,或许能够重新认识到小雪画作的独特魅力。”老俞深情地回忆道。

他接着说:“从那时起,我和小雪就开始了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同进步。只要她心怀热爱,坚持不懈,她的画技自然会日益精进。我深信,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她成长的足迹,也是我们父女携手共进的见证。”

“尽管小丽在学校的表现并不出色,总是徘徊在挂科的边缘,但我们从未对她有过多的苛责,因为我们更注重的是与她一同成长的过程。外人的孩子再出色,那也不是我们家的。小丽虽然成绩平平,但她在我们心中是无价的”。其实,许多家庭所追求的目标何尝不是如此?出色的孩子可以为国家贡献力量,但如果孩子表现一般,能够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那也是一种别样的成功。

“小丽妈妈的文化水平不高,这反而给了我们更大的教育自由度。如今,许多家庭中都是母亲更为孩子的学业焦虑。小丽上小学时,她妈妈曾试图自己辅导她三个月,但最终因压力过大而放弃,转交给了我。从那时起,我便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理念来引导和教育她。”

老俞每次和她一起走向户外,他的眼中总是闪烁着鼓励的光芒。不论看到什么,老俞都会轻声地引导女儿用英语描述出来。虽然在学校里的英语考试中,她总是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但老俞从不以此衡量她的英语能力。

老愈总是笑着说:“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地交流。于是,我们的英语学习从最简单的“猫”和“狗”开始,一路走向广阔的大千世界”。

女儿自豪地说:“在老爸的引导下,我的英语口语逐渐流利起来。还记得上次老爸带我去韩国参加卷羽鹈鹕研讨会,我竟然能够全程不用翻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自由交流。这种跨越文化和语言的交流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现在,我计划着下一次单独踏上前往韩国的旅程,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

父女俩在韩国参加卷羽鹈鹕研讨会时

老俞深知:放手让孩子成长,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他总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指导和支持,让孩子在自由发挥的同时,也不失方向和目标。

“技校的教育方式,确实给了孩子们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但这次我去北京,还是决定带着她一起。”老俞解释道,“这样,她就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而不是沉迷于手机。毕竟,小孩子玩手机实在是太难管了。”

这次长途跋涉,我带着和小雪一同打造了绘本《寻着鹈鹕迁徙的路去旅行》。“文字是我用心整理的,而画作则是出自小雪的巧手。”

“我回想起2020年的那个时刻,当时我正通过阅读《都市快报》的一篇文章,初次接触到了鹈鹕这种神奇的鸟类。其中,卷羽鹈鹕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格外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被分为三个种群:欧洲、西亚和东亚。特别的是,东亚种群的鹈鹕在蒙古国西部繁衍后代,而在我们中国过冬,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国内的数量仅约160只”。

“从那时起,我和小雪开始对鹈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决定一起追寻它们的迁徙之路。这次旅行,不仅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更是为了加深我们父女之间的感情。在绘本中,我们记录了一路上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够唤起更多人对这种珍稀鸟类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每当回想起那段旅程,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对小雪和那片美丽自然的深深眷恋”。

老俞透露,他骑行前往北京还有一个特别的使命,那就是倡导保护珍稀的鹈鹕。他与女儿共同创作的绘本首次印刷了500本,他计划在朋友圈和网络上进行义卖。而这些销售收入,他将全额捐赠出来,用于鹈鹕的保护工作。每一本绘本,都承载着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鹈鹕的行列中来。(本文综合都市快报等)

0 阅读:5

灌阳文化一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