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发起“总攻”,王传福:内卷是市场竞争,李云飞:能跟就跟

光电科技君 2024-06-08 12:20:46

中国重庆汽车论坛正在举行,四大车企掌门人都在谈“行业内卷”。广汽曾庆红痛批汽车行业的内卷,呼吁“油电同权”;长安朱华荣,比亚迪王传福坚信内卷才是竞争;吉利李书福称中国汽车工业内卷全球第一,呼吁健康竞争,不要简单粗暴地打价格战,结果却成了偷工减料。目前“论战”还在继续,预计每一位参会的大佬,都会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谈谈对行业发展的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中国汽车论坛上,16家占据全国汽车销量90%的车企还在一起签署了承诺书,旨在维护良好的行业竞争秩序,以及高质量的发展。就连最先掀起降价狂潮的特斯拉也在内。

但是,一年过去了,风向变了。2024年4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了50%,提前11年完成预定目标,各大车企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比亚迪掀起的7.98万起的“电比油低”战略让各大车企不寒而栗,而随着比亚迪第五代插混技术发布,以及9.98万元起的秦L和海豹06,让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在论坛中,广汽的曾总强调了公司以盈利为首要目标。他认为,若无利润支撑,企业可能会进行裁员。

他说:“企业的目的是盈利,为国家做贡献,交税、就业。我们应该有大格局,长期主义,而不是眼前去‘卷’。”呼吁“油电同权”,避免陷入恶性竞争和短期行为的漩涡。

吉利的李书福则认为,汽车内卷既是好事也是坏事,要避免简单粗暴的价格战,防止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价格。呼吁行业高水平健康发展。

长安汽车朱华荣认为这种行业内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常过程,是促进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最佳方式。行业也卷出了‘四位老汉’(包括他本人,长城魏建军,吉利李书福,奇瑞尹同跃)直播推广,竞争从最初的卷成本、卷价格、卷技术,到现在的卷高管、卷用户、卷服务,更是产生了新卷王——卷流量。朱总总结:汽车行业的变化——“新、智、合、卷”。

而比亚迪王传福的发言可谓是对行业内卷发起了“总攻”,他说“其实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体现。而市场化的核心,就是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产生繁荣。”

他建议,所有企业家都要拥抱并且参与这种卷。王总还以光伏、家电、手机等行业发展举例,强调最后只会剩下为数不多的全球性企业。

王总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现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逻辑又回到了100年以前”。王传福表示,国外政治家对中国新能源很焦虑,甚至很害怕,反而证明了我们做得还不错,你不强,别人不会怕。他强调:新能源汽车必须打造新质生产力,积极拥抱各种卷。

其实,王传福在6日的股东大会上,还表示我们不可能通过过度营销,也不可能通过流量来谋求一时的发展,真正创造高端品牌要靠产品力,产品力的核心还是靠技术创新。”他强调比亚迪10万工程师,每个月光工资就10亿元的5000人智能化团队,砸钱1000亿可不是为了打价格战。

如果说,这还只是车企大佬的“论战”,是思维的碰撞的话,那么接下来如何共话发展才是本届论坛的主旋律。未来10年内,将有更多的中国品牌通过这种竞争成为世界级品牌。因此像这样行业齐聚,共话发展的场景将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有国际影响力。

其实,“卷价格”对于有创新能力和供应链优势的车企已经不算什么问题了,个人觉得比亚迪公关总经理李云飞说的大家最有感触:“我们是在卷,但更多的是卷技术、卷规模、卷产品,技术好、产品好、价格好,消费者是受益的,这才叫好价值。比亚迪也欢迎其他车企把车开到我们的展台来同台竞技。”

是啊,无论是在国内国外,消费者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定义是否豪华,是否智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被消费者接受。能不能打破海外贸易壁垒,赢得市场的尊重。

李云飞还进一步说:每家企业的规模不同,自身情况不一样,因此要量力而为。“大家不要愚弄消费者,要对消费者好一点”

他也透露比亚迪“卷价格”的本质:“大家之前都涨过价,所以接下来在一些年度大改款的时候和新产品推出来的时候,要把价格的下调考虑进去”。

个人认为,真正的“战场”在海外,国内车企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接受更种卷,美国的100%新能源汽车关税,欧盟呼之欲出的保护性关税都不会问你愿不愿意参加内卷,留给各个车企出牌的时间不多了。

比亚迪近期还在搞万人交车大会和千媒评测活动,让市场去评判,让消费者去抉择,可能未来一段时间都是常态。

着急的是那些没有供应链优势,没有技术优势,更没有品牌优势的汽车厂商,但是大浪淘沙,谁也无法阻止,不如提前布局,扎实打好每一场“战争”和“内卷”。

1 阅读:17
评论列表
  • 2024-06-10 22:11

    总攻的时间到啦,比亚迪加油

  • 2024-06-11 10:28

    比亚迪能将价格降下去,而且品质依旧非常好,这一点就值得学习。

  • 2024-06-11 12:22

    没错,李总说的很在理。能跟就跟,这次不行那就下次跟

  • 2024-06-11 10:12

    李总说的很对,能跟就跟,不能跟就不跟,要量力而行

光电科技君

简介:关注科技进步,解析行业发展,深度科普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