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锂产业链专家交流:铁锂的加工费处于较低水平原因?

杨清狼 2024-06-15 02:48:32

铁锂产业链专家交流:铁锂的加工费处于较低水平原因?今年碳酸锂价格的预期?

加工费底部的铁锂正极如何演绎20240611

Q&A

Q:最近磷酸铁锂的加工费处于较低水平,未来的趋势会如何?

A:加工费的波动主要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去年底,比亚迪的招标量给的非常低,导致市场预期也很低,价格极端低迷。然而,今年上半年实际执行的标的量比预期高了50%左右,市场需求有所回升。二、三月份市场并不差,导致一些涨价的项目出现。下半年的招标量较大,价格相对正常,普遍预期不会比去年低。预计加工费不会再跌到去年的极端水平,但要大幅上涨也不现实,因为整体产能依然较大。今年市场只是触底修复,真正的反转可能要到明年。

Q: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招标情况如何?企业的盈亏状况如何?

A:今年上半年的招标大部分企业是亏损的。下半年预计会回到盈亏平衡线,有些企业目标是三季度不亏。整体来看,今年企业的亏损目标已经定下,预计逐渐减亏,明年不再亏损。企业的经营层面上,趋势是逐渐向好的。

Q:目前市场上铁锂正极的价格预期是多少?这个价格是否包含税费?

A:目前市场上铁锂正极的价格预期大约是16元,含税价。上个月有一家电子厂的交货价格最低也是16元左右,具体价格在16到16.87元之间。

Q:这个价格是否能覆盖大部分企业的成本?

A:每个企业的成本不同,工艺也不同。对于头部企业来说,如果成本控制得好,这个价格还是有盈利的。二梯队企业在二季度可能会亏损,但目标是在三季度不亏钱。

Q:目前市场竞争情况如何?是否还在进行价格战?

A:目前市场竞争没有去年那么激烈。去年行情差,预期过剩,导致价格战非常凶猛。现在大家的心态更理性,不会为了打价格战把自己也拖垮。虽然盈利的报价不多,但亏损过大的报价也不会通过。

Q:未来几个月行业的开工率预期如何?

A:预计下半年行业开工率会不错。五月份的招标量不小,下半年比上半年增加很多。八月份可能是一个高爆发点,往年一般八月中旬开始进入旺季。虽然六月份行业开工率偏低,但这是正常的季节性波动。今年的旺季从二月中旬持续到五月中旬,五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会偏淡,八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会再次旺季。

Q:在供需过剩的情况下,您认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出清,或者说有一些供需达到平衡这样一种状态?

A:我们正在尝试去了解每一家企业的领导的意愿,因为现在有些企业已经取消了二期、三期的项目,有些企业完全不做了,有些企业在不挣钱的情况下,只开一条线。还有的企业愿意一直亏损,坚持做这个项目。所以,这个问题需要去了解每一家企业的情况,然后再去综合数据,看看真正的出清期是什么时候。

Q:对于新增的资本支出,您观察到说新增的是不是都已经基本上没有再说要新开的这个产能了?

A:我听到的还有一些企业在新开产能,这些企业之前做的比较慢,项目启动很慢,招人也很慢。现在他们可能在考虑是否在行业最差的时候反向来做,但这种考虑的企业较少。

Q:对于一些头部的厂商,他的单位的盈利好于友商,这件事会会持续吗?

A:这个问题需要分开看。在行业相对差的时候,头部厂商的盈利反而更好体现一点。因为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是拿客户去做的,这一部分利润是相对稳定的。然后剩下的可能有个百分之三四十是外卖,这一部分的价格比行业平均水平要高。所以在行业差的时候,其他家可能亏个两三千,他可能还能挣个千把块钱。但是在原料大规模涨价的过程中,其实反而小企业它的单纯利润会上的更快,因为小企业客户少,他基本上所有的库存收益全吃到。

Q:对于有多个客户的企业,他们的盈利情况如何?

A:有多个客户的企业,他们的盈利会更稳定,一般很难亏损。

Q:您怎么看待中国厂商出海建厂的趋势?这些厂商在海外的盈利情况如何?

A:出海建厂是一个明确的趋势。无论是武汉、华润还是云南,都在积极推进海外项目。虽然海外市场的价格较高,但成本控制和工艺调整是关键。中国厂商在海外建厂需要根据当地资源和市场情况进行工艺调整,而不是完全照搬国内的模式。预计铁锂在海外市场将在一两年内迎来大规模爆发。从盈利角度看,海外市场的定价逻辑与国内不同,通常会在成本基础上加上合理利润,因此在海外市场正常运营一般是有利可图的。

Q:在海外建厂过程中,工艺和原材料的本地化调整涉及哪些方面?

A:在海外建厂过程中,工艺和原材料的本地化调整主要涉及根据当地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由于海外市场的原材料价格和供应情况与国内不同,厂商需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成本情况进行工艺调整。例如,有些原材料在当地可能较贵,而另一些则相对便宜,这就需要调整工艺以适应当地条件。

Q:海外建厂是否会导致成本增加?

A:海外建厂确实会导致成本增加,包括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和建厂成本。然而,海外市场的产品售价也相对较高,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成本的增加。总体来看,虽然成本上升,但在合理的定价策略下,海外市场仍然具备盈利潜力。

Q:海外市场的定价逻辑与国内有何不同?

A:海外市场的定价逻辑与国内不同,通常会在成本基础上加上合理利润。海外客户在定价时会详细计算供应商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这种定价方式确保了供应商的盈利空间,不会将供应商逼入亏损境地。因此,在海外市场正常运营一般是有利可图的。

Q:能否对比一下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在供应端和需求端的情况?

A:三元锂电池今年的增长预期已经不高。年初时,三元锂电池的产量曾冲到9万吨,但到了五月份就掉到了8万吨,现在可能只有七万多吨。而且,三元锂电池在车辆和储能市场的竞争力都在下降。另一方面,磷酸铁锂的开工率在近两个月可能可以达到5到6成。但是,还有一些潜在的产能可能会释放出来。

Q:关于碳酸锂价格的预期,您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认为价格会在后年反转?

A:一方面,需求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另一方面,我们预计欧洲在明年底到后年会有一个需求的跳升,这可能会带动价格反转。这种预测主要是基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比如特斯拉和比亚迪等品牌的引进以及新车型的推出,都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我们预计欧洲市场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Q:您对今年碳酸锂价格的预期是怎样的?

A:今年的价格应该会在10万左右波动,可能会在淡季时跌到9万,但反弹的可能性不大。价格可能会在7月和8月份比较弱,等到8月中下旬,看看需求有没有旺季反转的迹象,价格可能会好一点。

Q:您是否对供应端的释放节奏进行过梳理?例如,预测到明年或某个季度可能会出现供应高点。

A:我们可以对供应端的释放节奏进行计算,但目前的计算可能并不准确。供应量与价格有关,例如,今年三月份的供应量原本预计为42000吨,但随着价格从9万涨到115000,实际供应量增加到了近5万吨。因此,供需关系是动态的,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变动,最终会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Q:对于这一轮的供给出清,您怎么看?会有类似于上一轮的出清情况吗?

A:在当前的价格下,原有的产能还是可以维持的。对于新增的产能,澳洲的投入成本会比较高,大约在11万以下的时候,他们会停止新的开采。非洲的成本会低一些,大约在9万以下的时候,他们会停止新增的开采。但是,原有的产能可以维持,因为原有的成本并不高。每个项目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具体分析。

Q:在各个环节中,哪个环节的供应端可能会更健康,或者说过程的幅度稍微小一点?

A:理论上,利润相对低的行业,他们的扩张会少一些。但具体到隔膜这个环节,不好评估。

Q:对于磷酸铁锂的冲击,是否会影响铁锂正极的前景?

A:目前来看,磷酸铁锂对铁锂正极的影响并不明显,因为现在磷酸铁锂的成本比铁锂要高。在价格高的时候,磷酸铁锂可能会有优势。

Q:最近的大招标大概是什么时间点?预测的价格趋势是怎样的?

A:这一轮的招标价格预期应该是16以上,这个价格比去年底的招标价格稍微高一些,大约高1到2块钱。招标时间还没有确定,最早可能是这个月。

Q:现在从正极铁锂正极的角度看,大家碳酸锂采购的模式是以客户为主,还是自己外面去买?

A:大部分是自己跟碳酸锂厂去谈长期,然后客户是一部分特供。这完全取决于电子厂他自己这边的判断。他们自己认为如果后面要涨的话,他可能少供一点,后面也要跌的话,那就多供一点。

Q:现在大概有一个比例吗?

A:现在六月份恢复到50%左右了。

Q:目前正极厂端的碳酸锂和成品库存情况如何?

A:近期,库存并不高。上周开始,大家都有些缺库存,因为价格跌得比较快,所以最近不拿货。

Q:关于锰铁锂的发展,特斯拉的进度如何?这个方向是否能成为铁锂的一个成长方向?

A:特斯拉的项目一直未能落地,而铁锂已经在迭代,现在已经做到第四代的高压式了。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做得很高,所以对于锰铁锂来说,优势不大。此外,锰铁锂的市场价比铁锂贵1万块钱以上,所以最后的优势有多大还不好说。

Q:四代压实的压力能做到多少?现在的进度如何?

A:四代压实的目标是做到2.7亿以上。最早的二代压实是2.45,后来三代做到2.6,现在四代应该是往2.7以上做的。他们还在研究如何通过大颗粒小颗粒混掺做的方式,使密度更高。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网络,非原创。

0 阅读:6

杨清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