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多捏捏一个地方,能顶多个穴位,坚持下去,增强体质显年轻

小猫说健康 2024-03-05 10:35:05

有一穴,常被人忽略,但是纵览古今此穴在临床上的应用可谓百花集锦!

此穴取法简便,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且对诸多常见病症、疑难杂症都有很好的治疗和调理效果。

对突然出现某些急性症状不知道如何应对时,它还能显示出“术到病除”的神奇效果,此穴便是—耳尖穴。

耳穴之王:耳尖穴

别看咱们耳朵小小一只,但其实咱们耳朵上有100多个穴位,咱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身体问题都可以通过耳朵上的穴位来调理 。

就在咱们耳廓的最上端有一“奇穴”——耳尖穴,被称为“耳穴之王”。

耳穴之王的耳尖穴,属经外奇穴。因它有多种功能,能调多种病症,且高效, 故称为“王”。

耳尖穴位置:

耳尖穴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针灸大成》记载到:“在耳尖上,卷耳取之,尖上是穴“。

“耳”,指耳朵。“尖”,指高或顶端的意思。

耳尖穴位于耳朵耳廓的上方尖端处,故名“耳尖”,根据名称大家应该也很容易找到此穴。

刺激此1处,能激活90多个穴位

耳尖穴之所以能被称为“耳穴之王”,与其联系的丰富的经脉有关系。

耳的经络分布主要包括以下六条阳经。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项,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胃足阳明之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

大肠手阳明之脉: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之者,从巅至耳上角。

因此,耳尖穴被视为防病、调病的一大要穴。

据《耳穴辨治纲》中记载:耳尖穴具有清热泻火、消肿解毒、安神镇痛、散风祛邪、利胆和胃、活血散瘀、提升免疫力等20多种功效。

可用于调理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降血压、退烧、止痛等。

生活中具体作用及应用方法,大家可以根据下面白术给大家分析的对照调理。

耳尖穴,调全身百病

1、点刺法退烧

这个方法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发热,是我自己会使用的一种物理性退烧方法。

眩晕、头痛、面部发红,这些症状往往都是因为发烧,热没有地方发散,而对耳尖穴采用点刺法,可以去热。

这个方法的退热特点,除了安全之外,就是迅速快捷了,往往在刺血后十几分钟之内,体温就可以降下来。

2、点刺法降血压

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均表明:点刺耳尖,可活血化瘀、畅通血脉,改善脑血管的功能状态,即时降压。

凡属实热之证、血瘀等所致的疾病,均可采用耳尖放血疗法进行治疗或辅助调理。

用耳尖穴降压的效果同退热一样,安全而快捷。

而且相对于降压药来说,点刺耳尖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副作用,不用考虑用量问题,不会导致过度降压。

点刺法方法:

操作之前,先把外耳廓搓热,然后捏住耳尖穴,使局部充血。

消毒后用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2-3滴即可,然后用干棉球压住止血。

注意:一天刺1次即可,不要多次使用。

除此之外,点刺耳尖还具有镇静安神功效,适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及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人群。

需要注意是的耳尖放血时一定注意操作规范,以防止感染。

如不是急症,不需要用到放血,我们也可以选择耳尖穴按摩法。

3、提拉耳尖法缓头痛

古人将按摩耳朵作为重要的养生手段,如今耳的按摩保健方法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刺激相关耳穴可以通过各种传递途径和调节机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保健的目的。

平时头痛时,不妨试试提拉耳尖,相信你能收获到不错的效果~

提拉耳尖方法:

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左右耳朵的耳廓尖端位置,做向上提、捏、揉等动作,耳廓尖端轻微发热发红即可。

坚持一段时间,头痛症状会有所缓解,当然,情况严重者还需及时就医!

提拉耳尖法不仅能缓解头痛,对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等眼部不适也有不错的调理效果。

除此之外还能够调节睡眠、血压,有清脑、明目、降压之效,很适合我们作为日常保健用。

4、艾灸法调眼部疾病

《针灸大成》中有“灸耳尖穴治眼生翳膜,用小艾柱五壮”。

另有《灵抠.背腧篇》:“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

可见耳尖穴虽用放血大泄法为主,但也早已也有艾灸的补法。

艾灸耳尖穴对麦粒肿、角膜炎、结膜炎等眼科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耳尖穴5-10分钟,一天一次。

给大家总结一下:用耳尖穴调理,有【点刺法】、【提拉法】、【艾灸法】,我们平时可以多选择提拉法作为日常调理,大家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对应方法。

送你一份耳朵保健操

揉耳垂,保养五官

耳垂对应人体的头面部,包括眼、耳、牙、舌、扁桃体等器官。当出现牙疼、口舌生疮、嗓子疼、耳鸣等症状时,均可通过按揉耳垂来缓解。经常按揉耳垂,可以美容养颜、提神健脑。

手法:

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微微发热即可。

按揉耳甲,调理内脏

对应内脏的穴位主要分布在耳甲内。

上部耳甲艇对应腹腔,常用于缓解腹泻、便秘、前列腺炎、胆囊炎等。下部耳甲腔对应胸腔,常用于缓解咳嗽、哮喘、胸闷、心绞痛等。耳甲艇和耳甲腔交接的部位是胃,患有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多按此处。

手法:

把食指或中指的指甲减掉,放进耳甲里,来回掏,争取让手指触及耳窝的每一处,每天掏20次。

按三角窝,养胃缓尿频

耳朵上的三角区就是三角窝,它对应于人体的泌尿生殖系统,还有交感、神门两大要穴。捏住这个区域,可以滋阴补肾,还能调整体内植物神经,调节排泄机能。

手法:

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在耳朵内侧和外侧同时捏揉三角窝部位。

按耳舟,缓解上肢不适

耳舟对应于人体的上肢,从上到下依次为手指、腕、肘、肩和锁骨。

有肩周炎、网球肘、腕部疼痛、手指麻木等上肢不适的人,常会在耳舟处有疼痛反应点。

手法:

可以在耳舟区域寻找疼痛反应点,用拇指和食指按揉,也可直接用拇指和食指按压耳舟内侧和外侧区域。

按耳轮,调养躯干

耳轮对应的是人体躯干的部位,上方2/5为腰骶椎,中间2/5为胸椎,下方1/5为颈椎,很多腰酸、脖子疼的人,可以多按按此处。

对耳轮向上还有两个分叉,分别对应臀部、坐骨神经以及下肢,有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足跟痛等的人可以多按揉此处。

手法:

可以直接用指甲轻轻掐按这些部位,或在穴区附近寻找最疼的部位掐按。

摩耳背,通气血

耳背上有一条沟,叫降压沟,它对应人体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当于捏脊,可以调畅全身的气血。

手法:

食指指腹沿着降压沟从上往下摩擦,每天摩擦100次。

搓全耳,效果翻倍

在对耳朵的各个区域进行了一遍按摩之后,还要搓一次全耳。这样可以使在先前按摩中获益的部位气血更加通畅,通达全身。

手法:

用手掌搓耳朵,前后搓50次,再上下搓50次。

揉耳注意事项

揉耳朵前,记得修剪指甲、洗净双手;耳部有破损、有耳部疾病时,不宜揉耳朵;日常揉耳朵,以养生保健为主,用于治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操作哦。

耳朵是健康晴雨表,

出现这几种情况要注意!

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健康的人耳朵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当身体出现问题时,耳朵的相关区域也会出现反应:

图片来源:《耳穴名称与部位的国家标准方案》

○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可能是由于机体肾精不足;

○耳朵颜色淡白的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

○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

○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

○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则有可能是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

○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

○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人、哮喘病人等。

耳朵自古以来便被视为防病治病一大部位,古人经常会捏耳朵,搓耳朵道理也在这里。

但是知道的人很少,实在是遗憾!所以我们要将此文转发分享到朋友圈、家族群,让大家都知道这个神奇穴位,在生活中多多提耳,身体健康。

48 阅读:6628
评论列表

小猫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