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布局交流202406

全产业 2024-06-09 22:38:44
千方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布局 会议要点 1、公司产品布局 · 公司在车路云一体化方面已有多年布局,早在2015-2016年公司就开始在北京亦庄等地进行测试,并为京津冀地区的整车厂提供研发测试服务和L4级别认证。 · 公司在感知端、通信单元、边缘计算、监控中心和车载终端等全产业链进行了布局,积累了丰富的应用场景经验。 · 公司的产品涵盖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路端通信单元、信号机、云控中心、边缘计算智能体和车载OBU等,整体上在接近100亿的项目中占比超过60%。 2、行业进展与政策支持 · 北京市在车路云一体化方面走在前列,从小范围试验逐步扩展到市区大部分区域,未来一两年内将完成大规模路口改造。 · 工信部和其他城市也在进行试点部署,预计未来几年将有十几个城市加入试点行列。 · 交通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资金配套比例,确保了资金的落实。 3、市场规模与竞争 · 北京市的项目体量接近100亿,其中30%与通信网络相关,70%涉及核心设备和软件。 · 一个路口的改造成本约为160多万元,其中感知端设备和施工安装费用约占40万,云控中心和边缘计算单元约占60万。 · 公司在多个试点城市有良好的基础和合作关系,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深度参与地方项目。 4、财务状况与业务前景 · 公司现金流充足,过去几年经营现金流表现良好,2022年经营现金流达到8亿多元。 · 预计未来几年交通行业将进入新一轮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千方科技有望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显著的业务增长。 · 公司在交通信息化和物联网业务方面的出海进展顺利,未来将继续寻找一带一路国家的机会。 5、新技术与产品 · 公司在AI终端方面有布局,推出了结合行业特点的训练推理一体机,并在机场等行业有落地应用。 · 视频数据的商业化变现开始显现,特别是在旅游景区和体育行业,通过运营分成模式实现收益。 6、政策与未来发展 · 交通部的政策时间维度较长,从2024年到2026年,预计北京等城市的招投标高峰期将在未来几年逐步显现。 · 未来几年,交通行业的数字化升级将持续推进,千方科技有望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受益。 7、资金与回款 · 公司在政府项目上的回款情况良好,基本不会垫资,资金回笼有保证。 · 公司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进行项目合作,确保资金安排明确。 8、出海业务 · 物联网业务出海进展顺利,主要是摄像头产品的出口,并开拓了新的充电桩等产品的海外市场。 · 交通业务在一带一路国家有拓展,已中标乌兹别克的智慧高速项目。 QA Q:在接近100亿的体量中,各个环节的价值量大概是怎样的? A:在接近100亿的体量中,基本上30%与通信网络相关,涉及运营商和一些配套供应商。其余70%主要涉及核心设备和软件,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工作。整体来看,信息化软硬件的比重非常高,达到了80%以上。公司涉及的产品包括感知端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路端的通信单元,信号机,云控中心,边缘计算,智能体以及车载OBU等。在这接近100亿的比重中,公司占到了60%以上。公司通过过去几年的布局,已具备综合性的能力,特别是在交通行业和自动驾驶实践方面。 Q:公司在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有哪些新的变化和进展? A:最近,交通行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在资金配置方面。交通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资金配套比例,确保了资金落实。各城市也在积极申报试点城市,方案和资金解决途径都已明确。基础设施的超前投入不仅为未来的车辆服务和交通管理服务提供了基础,还为数据要素的经济价值提供了补充和延伸。未来,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将为自动驾驶、低碳运行、银行保险风控、新能源车充电桩部署等提供海量的数据支持。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行业将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 Q:今年出台的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政策与之前的政策相比,有什么主要不同?对行业的影响是什么? A:今年出台的政策相比之前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即从地方实践上升到中央层面的规范和引导。之前很多工作是在地方层面推动的,但最近一两年,地方实践的经验逐步形成标准,并在中央层面进行规范和引导。例如,去年交通部公路院发布了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的标准,今年公安部也在编制道路交通车路协同的标准,预计年内发布。这些标准上升到国家层面后,除了试点城市,其他城市也会按照这些标准执行和落地。这一过程体现了从地方实践到中央规范,再从中央指导到地方执行的脉络。 Q:公司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中的核心设备和价值量如何? A:每个路口的总体价值量大约为160多万,其中70%部分大概为100万左右。路端感知单元,包括摄像头、雷达和路测通信单元等设备的价值约为20到30万,加上施工安装费用,总计约为40万。剩下的主要部分是云控中心和边缘端计算单元,这两者加起来的比重非常高,平均到单个路口约为五六十万。这些设备和施工安装费用加起来,总体构成了每个路口约100万的规模。 Q:公司在第一批试点城市中的参与情况和竞争优势如何? A:公司布局较早,技术能力和应用方面没有问题。公司在成都、重庆、广州、芜湖等城市已有较好的业务基础。此外,公司现金流充足,正在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等区域的地方平台公司和交通投资集团合作,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来扎根区域,深度合作。这些优势使公司在该领域有较大机会获得更多经营收益。然而,随着交通改造升级的推进,竞争也会加剧,公司需要在市场营销和渠道方面做更多工作,以争取先发优势,积累实施经验。 Q:公司对未来订单和收入的预期如何? A:根据推算,北京有6000个路口,其他城市如上海、深圳也有不少路口。每个路口的价值约为一百多万,整体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在城市端和公路端都有较大市场份额,公路端市场规模约为几百亿到一千亿,公司占有约10%的市场份额。历史上,公司交通收入最高为40亿,最低为22年的20亿,去年为25到26亿。预计未来随着订单的逐步落地,公司交通业务收入有望大幅提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甚至更高。今年下半年预计会看到一些订单落地,对今年收入有一定影响,尽管收入会稍有滞后。 Q:今年政府端的回款情况如何? A:我们过去做了很多与政府相关的事情,基本上不会垫资。因为我们做的这些事情,政府都有明确的预算安排。在这种情况之下,资金包括后续资金的回笼,都是比较有保证的。只是回款的时间长短可能会有所不同。从过去几年的经营情况来看,问题不大。例如,去年的表观利润五个多亿,经营现金流有八个多亿。我们对于所从事项目的选择,也是有一定的选择。例如,我们还是在城市端的话,还是会主要精力在一些经济条件更好的一些城市。 Q:今年到目前为止,交通信息化和物联业务出海的情况如何? A:物联业务主要是摄像头出海,情况跟往年差不多,区域也都在开拓。我们也有一些新的产品,比如交通与能源融合,充电桩等,也在尝试进行海外的推广。在交通出海这块,我们也在推进国内交通的一些做法,像一带一路的一些国家进行复制,进行推广,或者进行适应性的一些调整之后的推广。今年年初,我们在乌兹别克中标了一个智慧高速项目,通过跟央企联合体投标的方式,中了大几千万。这是在海外来讲,单体比较大的项目。所以出海这块也是未来几年,甚至未来好多年,相当重要的一个领域跟方向。 Q:今年在AI终端这块的产品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有没有观察到出货量的提升? A:(此问题未给出答案) Q:公司在AI和安防行业的最新进展有哪些? A:公司在AI和安防行业有多项最新进展。首先,公司推出了结合行业特点的训练推理一体机,并在机场等行业实现了落地。其次,随着新技术的涌现,视频数据的价值逐渐显现,特别是在旅游景区和体育行业,公司通过运营小视频实现了收益,投入产出周期仅为3到5个月。此外,公司还探索了视频数据的运营分成模式。未来几年,识别和防范视频造假将成为行业的重大挑战,这将推动摄像头及其算法和硬件配置的升级。 Q:交通部相关政策对千方科技的影响是什么? A:交通部的相关政策对千方科技有积极影响。以北京为例,未来半年内将集中进行四环到六环的红绿灯路口改造,预计到明年年底初步完成。这一阶段的成功经验将推广到其他城市,形成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类似于高速公路的投资,第一批省份将先行试点,后续批次将根据前期经验逐步推进。预计三年内完成两三万公里的示范路线,之后将推广到存量和新建的高等级公路。随着数据量的积累,商业化变现的价值将越来越多,公司将持续受益。 Q:公司在车路协同方面的商业化变现有哪些具体场景? A:公司在车路协同方面的商业化变现场景包括多个领域。公司运营的全国800万辆大货车数据每年带来数亿元收入和数千万元利润。这些数据不仅在运输行业有应用,还可以拓展到银行、保险、能源等多个行业,形成交叉运营变现的场景。未来,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商业化变现的价值将进一步提升,形成良性迭代的过程。
0 阅读:1

全产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