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2个!中国版“星链”第3个:发射10000颗卫星,代号HONGHU-3

猫猫爱知识 2024-05-30 03:09:35

中国版“星链”下饺子了,居然不止2个,第3个又来了。

不得不说,接下来中国航天的发射将真的迎来爆发期,如此多的星网建设,那肯定也会推动中国航天进一步发展。

不过,建立在星网之下,肯定也是具有中国战略要求的,那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就一步一步地看看。

而中国第三个“星网”的组建,已经引发了外媒的热议,这真的是比我国还要激动。

不止2个!第3个中国版“星链”来了

没错,自从给我国公布要建设中国版“星链”之后,关于太空新一轮的计划也就拉响了,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也就只知道有两个星座要建设。

第一个是代码为G60的星座,还有一个是GW的星座,我就先介绍一下这两个,再来说第3个星座。

GW星座——约13000颗卫星星座计划

这一个卫星星座是已经提出来的,发射的卫星数量的确不少,而整个星座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GW-A59和GW-2,这主要是因为两个组成部分的卫星是运行在不同的空间区域,其中GW-A59子星座计划由6080颗卫星组成,分布在500km以下的极低轨道。

GW-2子星座则由6912颗卫星组成,分布在1145km的近地轨道。

所以,一旦进行两个星座的组合,那整个GW的星座也就完全建设完成了,而这些卫星的轨道倾角分布在30°-85°之间,组网之后,将实现全球性的覆盖,在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接收网络,同时具备高速的互联网通信能力。

G60星座——卫星总数达到12000颗

这一个星座属于低轨卫星星座,并且主要就是提供宽带服务,并且在2030年底的时候,就已经在进行卫星的下线工作,这意味着它的布局其实已经开启了,而初步预计在2024年,该星座要实现至少108颗卫星的布局。

所以,相比GW星座来说,这算是提前了不少,预计在全面布局之后,它也是覆盖全球的宽带网络需求。

所以,GW星座、G60星座是我国重要的两个星座,也可以将其称之为2个中国版“星链”。

这不,中国不止2个,第3个中国版“星链”来了,真的是下饺子了,我国要全面进入太空发展的高速时间段了,卫星的布局将会带来新一的太空格局。

这里我只能说,在信息化时段,无论涉及什么领域,其实都是具有一定的支撑,特别是在军事战略上,其实都是具有一定价值,就如你说当别人干扰你一颗卫星的时候,很简单一样。

当你拥有3颗,4颗,他要花费的力气就更多了,而且采取各种不同的频率,那必然难度更大,这个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是“能够明白”的,不同时期,不同卫星,更多卫星的国家优势也就体现出来了。

第3个中国版“星链”:将发射10000颗卫星

没错,第3个中国版“星链”已经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一份预先出版信息(API),这也是可以看到的数据,而外媒也是比大家提前知道的,可以想一下,国外对中国的航天计划是非常在意的。

而从披露情况来看,这一次的星座是来自蓝箭航天有关联的一家公司提交的,不清楚是不是蓝箭航天自己来建设的,该星座的名称、代号为“HONGHU-3”,在API 备案之中,通知国际电信联盟及其成员国其发射卫星网络或系统的意图。

然后,其他国家可以审查拟议的卫星网络,以评估对其现有或计划中的卫星系统的任何潜在干扰。

所以,这也是继我国GW星座、G60星座之后又一个重大的项目,与蓝箭航天存在关系。

但说到蓝箭航天,朱雀系列的火箭还是较强,并且也创造了世界性历史,它的朱雀二号是世界首次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的液氧甲烷火箭,该火箭为两级构型,箭体直径3.35米,全箭高度49.5米,起飞重量219吨,起飞推力268吨。

火箭一级采用4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并联,二级采用1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和1台天鹊10吨级游动液氧甲烷发动机组合而成。

但是朱雀三号更加的强,该火箭直径4.5米,整流罩直径5.2米,全箭总长76.6米,起飞重量约660吨,起飞推力约900吨,一次性任务低轨运载能力达21.3吨,航区回收任务达18.3吨,运载能力将大幅提升,首次使用不锈钢作为贮箱材料,不锈钢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且极低廉等优势,还可以实现工业化快速制造。

一旦成功的话,将开启中国可重复火箭的新阶段。

不过,朱雀三号的首飞时间是在2025年,相对于星云一号等可重复火箭来说,晚了一点。星云一号预计是在2024年下半年执行可重复发射,会不会成为中国首款可重复使用,并且回收的火箭,这是令人比较期待的。

当然,朱雀三号的进度还是不错,已经进行了首次垂直起飞、垂直着陆 (VTVL) 跳跃测试等任务,后续只需要加速,应该在2025年能够很快完成可重复发射计划,那么对于这个与其相关联的10000颗卫星发射来说,那肯定也是具有帮助的。

可重复火箭可以推动卫星布局,这就是基本的情况。当然除了这些信息之外,还没有更多的消息了。

那中国建这么多的星座,有什么战略意义?

其实对于3个星座来说,都战略意义上非常突出,很突出,只是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

不少人应该知道美国,本身最初预计是发射约1.2万颗卫星建设星链,但后面追加了3万颗,要发射约4.2颗卫星,这无非就是战略价值,因为地球低轨可容纳约5万颗卫星,“星链”项目如果按计划发射4.2万颗,占比将超过80%,美国妄图通过在太空跑马圈地,抢占发展先机,垄断战略资源。

所以,我国必须加速进行星座的布局,提前占据这一部分资源,等待他们发射完了,那就没有了,而且很多人将我国卫星数量加起来,也还是不及美国的多。

这里也只能说,快速发射是关键,在发射过程之中,申请更多卫星来获得这一部分资源。

未来在该区域战略资源满了之后,我国只要有卫星在这个区域,就可以实现卫星轨道上的轮换就行,那么别人想来抢占资源也不可能了。

所以,这一次轨道资源战略,也是世界看到的,你说价值高不高?肯定是高的,这也就是为何要加速可重复火箭研究的原因。

当然,2024年,2025年我国有多款可重复火箭出现,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0 阅读:20

猫猫爱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