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视察南泥湾,走时口袋鼓鼓的,里面装的什么宝贝?

观史听念 2024-06-12 16:33:14

引言

注意看这是1943年,毛主席视察南泥湾时,工作人员无意间拍下的一张照片,而这张照片的背后却有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毛主席的上衣口袋为什么鼓鼓的,里面到底装的啥宝贝呢,请看到最后,结果一定出乎你的意外。

生产自救

1940年3月,蒋介石下令,陕甘宁周边的各战区长官以及驻军,严密封锁陕甘边区。切断了边区同外界的一切联系,他们不让边区的农副产品向外输送,也禁止一切商品流向边区,国民党的军事封锁和经济封锁,再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让陕甘宁边区陷入了极大的困难。

面对如此绝境,毛主席提出生产自救,他曾在延安生产大会上提出,在困难面前是饿死呢还是解散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于是陕甘宁边区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运动开始了。

1940年,朱老总根据党中央生产自给的指示提出屯田政策,后来毛主席下令将120师359旅从前线调回延安搞生产,王震旅长和其他兄弟部队一边阻击敌人,一边一路披荆斩棘开进南泥湾。等1941年初春,王震带着部队来到南泥湾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那时的南泥湾一片荒芜,四周都是无人踏足的荒草甸、荆棘遍野,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想要在这样的地方种出粮食绝非易事。

王震

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359旅,在王震的带领下大家甩开膀子开荒种田搞生产,并喊出了“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卫中央”的生动口号,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全旅一共开垦荒地35万多亩,让人迹罕至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江南,359旅不仅实现了生产自给,还开始向边区政府上缴公粮,成为生产运动的榜样部队,就连毛主席都给他们亲自题词祝贺,并准备亲自到南泥湾去视察一下情况。

口袋烧鸡

1943年夏天,359旅的官兵们听说毛主席要亲自来视察看望部队,大家甭提多高兴了,尤其是炊事班的战士们,他们迫切的想要向主席展示这几年的劳动成果,摘菜的抓鸡的,瓜果蔬菜一应俱全。大家一大早就开始准备,结果直到晌午主席的汽车才缓缓开来。一下车就跟战士们热情的打起了招呼,主席对王震说道,王胡子,庄稼长势喜人啊,同志们的干劲也很足,你们搞得不错。这时大家才知道,原来主席一到南泥湾先去看了庄稼,并与在地里劳作的战士们做了交流。

到了饭点王震开始招呼大家吃饭,主席笑着跟王震说道,这一来就吃饭,看来你们确实丰收了。主席不顾舟车劳顿,又让王震带着看了各单位的住宿情况,详细询问了战士们的生活情况,并问起了大家吃的如何,王震说,现在战士们每天25克食油,青菜管够,大米白面也能吃上,部队养了猪羊,隔段时间还能宰一头给同志们解解馋。主席听着王震的汇报心里乐开了花,并笑着说道,蒋介石想要困死我们,饿死我们,结果你们却都吃胖了,一句话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主席看着一桌子的菜肴,心生感慨,这还有烧鸡,战士们都有吗,可不要因为我来了搞特殊啊。当得知今天战士们都有鸡肉吃主席才放心的吃了起来。等大家都吃饱后,主席看着吃剩的鸡架骨觉得扔了浪费,就用纸张将鸡架骨悄悄抱起来装进了口袋。主席的做法让在场的众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主席要这鸡骨头做什么,有人就问主席这骨头有什么用?主席笑着说道,这可是好东西,扔了怪可惜,我带回延安还能煮次鸡汤喝。现在条件比刚到陕北时好太多了,但是我们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扔了。

在场的众人看到毛主席这么大的领导,竟然还这么节俭,无不被主席的行为感动,甚至有人看着主席节俭的样子都流下了泪水。在场的一位营长,赶紧把另外半只没吃完的鸡包了起来,一起塞进了主席的口袋。主席用完餐又去周边单位视察,这时随行的记者才拍到这张珍贵的相片,谁能猜到党的最高领导人全军统帅,毛主席口袋鼓鼓的里面竟然装的是一副鸡架骨和半只烧鸡,而知道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1943年11月26日,陕甘宁召开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表彰大会,会后主席邀请几位劳模到家里做客,劳模陈德贵在盛饭时不小心掉了几粒米在桌子上,怕别人看到他毛手毛脚,就紧着把桌子上的米粒往地上巴拉,这时主席一把拉住了他的手,在几位劳模的注视下把桌上的米粒放进了嘴里,津津有味的吃了下去。

另一个劳模说道,主席就几粒米您就别吃了,主席笑着说道,群众生产的每一粒米都不容易,不能浪费粮食,你们不光要做生产的劳模,还要做节约粮食的模范。大家听了主席的教诲纷纷表示,回去要把主席捡桌上饭粒的事讲给大家听,让大家都向主席学习,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

毛主席的节俭不止在战争岁月,即使和平时期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吃饭依然是粗茶淡饭,偶尔才吃一次他喜爱的红烧肉,而他的衣服也总是缝缝补补,开国大典时才做了一身新衣服,而里面的衣服全是补丁。甚至穿着补丁裤子接见外宾,一件睡衣穿几十年,补了73个补丁,直到衣服都脱丝实在是没法补了才舍得换新的,一双皮拖鞋也是缝缝补补穿了很多年。毛主席从不讲究吃穿,他只关心人民是否吃得饱穿得暖。

小结

关于伟人节俭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如此伟大的“寒酸”让人心生敬佩,老人家一生都在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他心甘情愿的艰苦朴素,永葆劳动人民本色是他不竭的动力源泉,这样的伟人怎能让人不敬佩?

2 阅读:127

观史听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