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城市,就连农村的老鼠也很少见了!老鼠都跑到哪里去了?

科学多一点 2024-06-13 11:47:59

前阵子引发热议的南北老鼠体型差异话题,使老鼠这种“躲在阴沟里”的物种成为热搜主人公。尽管火过一阵子,但也没能改变人们打从心底里对“鼠辈”的厌恶。不过,近些年以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老鼠的身影都少见了许多,老鼠都跑哪里去了呢?

人人喊打的老鼠,究竟一种怎样的动物?

在人们的印象中,老鼠个小玲珑,性情机警,行动十分敏捷快速,常常让人捉不住。其实,这些“鼠辈”的身后潜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据了解,老鼠的种类约有480种,其遍布范围甚广,除了极端环境外,在全球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尾长体胖是老鼠的基本特征,老鼠的体色主要为灰褐色、棕褐色,老鼠的毛发短而蓬,尾巴则又长又细,十分纤巧灵活。老鼠属于杂食性动物,时常“入室盗窃”,流窜到人类的厨房、粮仓中盗取食物,还把人类的居所搞得一地狼藉。

诸如潮湿的下水道、污秽的垃圾堆等地也是老鼠经常“光顾”的地方。由于老鼠不喜洁净,经常流窜于污秽之地,身上携带了不少细菌、致病菌,甚至连跳蚤、虱子等寄生虫也会老鼠“形影不离”。老鼠的这些习性,加深人类对其的厌恶程度。

此外,老鼠的长得“尖嘴猴腮”,“大板牙”又长又利,是它们作恶的武器。老鼠就是利用这副“大板牙”入侵人类的米仓,盗取粮食。还会偷偷溜到菜地里搞破坏,将新鲜的果蔬“摧残”得东缺一块西缺一块。老鼠还喜欢深入人类的聚居地“占地为王”,在破旧的木屋、隧道里打洞生崽。

每当夜深人静,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即将进入梦乡的时候,老鼠大军就开始窸窸窣窣地出洞了,尽管它们步履轻盈、已经偷摸得不能再偷摸了,然而老鼠的吱吱声、啃咬粮食的声音、脚踏抽烟管道的声音,还是透露出它们的夜半狂欢。这无疑为人类讨厌老鼠种群又添上一笔。

鼠群:逐渐消失的身影

要说起恼人的老鼠,那就不得不提它们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处流窜的场景。彼时国内生产力尚不发达,老百姓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农耕劳作仍旧是许多老百姓生计的来源之一。

据了解,鼠类作乱,每年几乎都会吃掉数千亿斤粮食。在这个“农以粮为天”的时代,“群鼠乱舞”成为扰乱农人生产秩序以及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生物炸弹”。

于是1958年的“灭鼠运动”揭竿而起,举国上下对老鼠围追堵截,击打杀灭,将鼠患带给人民的影响降到最低。虽然,鼠群受到重创,但生命力顽强、一次比一次精明的它们,在人类的围追堵截之下活出属于老鼠自己的“生路”。在此后,仍旧能够在农村、城市近郊,甚至是城市下水道、垃圾桶、阴暗厨房中看到老鼠活蹦乱跳的身影。

虽然人们对这些只敢在阴暗处作恶、甚至会传染疾病的“鼠辈”感到十分厌恶,想要将其灭除殆尽。事实上,作为大自然食物链中的一环,这多达480种的庞大鼠类家族是不会轻易就此被灭绝。但近年来,或许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以前作威作福、到处流窜的老鼠怎么会在突然之间“息了声响”?

即使偶尔看到老鼠的身影,它们也大多形单影只地出现,不成“气势”。按照老鼠高效的繁殖速度,以及强悍的生存能力来看,老鼠族群应该越来越壮大才对,如今为何如此“鼠丁稀落”?

老鼠究竟去了哪?

老鼠的繁殖能力令人叹为观,据统计,老鼠一年能够繁殖6次至10次,而每一次的下崽量也很令人折服,每胎数量在5只至14只左右。这庞大的老鼠数量,居然在人类进入越来越文明的社会之后,变成“消失的老鼠”了。

其实,主流观点认为这些老鼠种群并没有消失,从大自然的规律来看,老鼠也不会如此轻易地消失,既然不会消失,那么只能是转移了。

在高楼林立之下,老鼠的生存空间越来越逼仄,原本它们可以藏身在下水道、垃圾堆,甚至通透的厨房里。但随着人类卫生意识的加强,以及各种现代化灭鼠技术的涌现,老鼠已经无处遁形。

在钢筋水泥的“封锁”之下,老鼠的尖牙利爪已然派不上用场,就算它们拥有一身强悍的打洞本领,以及迅速逃窜的能力,在坚硬的水泥地里鼠群也只能艰难求生。生存空间缩减了,那也意味着食物来源减少了,那么鼠群只能顺势而为降低生育率,保命要紧。

以往那些农村“原住鼠”还可以在菜地、农田、池塘里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以此苟且偷生。但这些农村土地也大多被划入城市用地之中,被建成各具功能的应用场所。尽管生存处境如此危急,但长期与人类“斗智斗勇”,而且具有生物适应性的老鼠也相应地形成了自己的“生存策略”。

比如说降低白天出现的概率,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出现在牲畜圈、仓库、杂物堆里。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老鼠是一种聪明到狡诈的物种,不仅会化解人类对付它们的方法,还有本事“绝地逢生”,暗暗壮大鼠群。

现在,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几乎都很难在白天看到老鼠,也很难在干净整洁的地方看到老鼠,这主要是因为预防措施做得好。

对于一些阴暗脏乱、食物残留丰富的地方,老鼠还是会出现的,只不过它们不会轻易让人类发现它们的踪迹。除此之外,老鼠作为食物链的一环,是许多动物的食物。在野外,老鼠为鸟类、哺乳动物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在农村、城市近郊,它们也会被狸花猫、田园猫等“天生捕手”袭击。

纵观全球,其实“鼠患”仍旧威胁着人类的正常生活以及健康。例如美国纽约、法国巴黎等地,每年都会爆发“人鼠大战”,关于老鼠,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互动。

0 阅读:2

科学多一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