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叶剑英为邓小平四处奔波,见面邓小平眼含热泪喊道:老兄

历史典录 2023-06-25 16:28:30
前言

叶剑英曾评价邓小平:

“小平同志具有治国安邦的卓越才能。”

邓小平和叶剑英两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用一句古诗“持正相倚,嶷如秋山”来比喻,恰为贴切。

图 叶剑英和邓小平

邓小平多年以来钦佩叶剑英,在党和国家的危难时刻,更觉得需要倚重这位对党忠诚,智谋双全的老帅,叶剑英也深知邓小平的为人和才干,他也是非常尊重这位几起几落的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们的友谊是真挚的,崇高的。

患难不相忘,极力请回“军师”

1969年,北京。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景色宜人。

然而,在此时的中南海里,邓小平即将被送到江西南昌去劳动,10月20日清晨,一辆载着邓小平,卓琳以及邓小平继母夏伯根三人的汽车由中南海向首都机场风驰电掣般驶去。

邓小平遥看窗外,神情严峻,内心里翻动着苦涩的波涛,随着一声轰鸣,飞机起飞了,邓小平望着远去的北京,泰山,黄河,长江….一言不发。

图 邓小平

飞机很快抵达南昌,邓小平以及卓琳和老母亲走下机舱,换乘汽车到达位于南昌市三纬路的江西省军区招待所。

几天之后,他们被送到此后一直居住了三年多的地方,紧邻南昌市的新建县望城岗原南昌步兵学校校长丁世则少将的住宅----将军楼。

这天,邓小平一家到达“将军楼”,已经是夜幕降临时分,按照监管人的安排,邓小平夫妇和夏伯根三人住楼上右边的三间房,邓小平夫妇住一个套间,里面住人,外面为会客室,夏伯根住靠卫生间的后屋,负责日常生活的黄文海住在楼下靠右边的房间里。

安排完毕,这三位老人艰难地将行李搬下来,铺好床铺,草草吃过晚饭后,各自回房间休息了。

从此,邓小平开始了他三年的劳动艰苦生涯,住进“将军楼”后,邓小平匆匆安排好家里的事务,生活在新的环境里开始了。

在南昌他被分配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机修厂当钳工,在这里,在邓小平最艰难,最孤独寂寞的时候,这里的工人们向他伸出了热情的手,极大地安抚了邓小平的心。

而同样远在长沙的叶剑英,也是很牵挂邓小平的生活,他们尽管天各一方,却心心相印。

一起在江西的还有他们俩的好友“胡子”将军王震,在这段日子里,邓小平和王震很想念叶剑英,由于王震可以随意走动,一次便借故来到了长沙。

图 叶剑英

王震见到叶剑英,他带来了邓小平的问候,叶剑英急切地询问道:“小平同志的身体怎么样?他的生活饮食情况如何?是不是要去天天劳动,家里的子女都到身边了吗?……”

当得知邓小平过得很艰苦时,叶剑英对王震说:“你赶快回去照顾他,中国可以没有叶剑英,但是不可以没有邓小平同志!”

王震随后陪叶剑英吃了一顿饭,找来了在长沙的老部下,交代要改善叶剑英的生活后,就匆匆返回了江西。

而当邓小平得知叶剑英的状况后,也是甚为忧虑,他们互相牵挂着对方一直到1971年……

图 王震

1971年,中共中央决定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叶剑英重新回到北京。

叶剑英之后在北京工作多年,对如何加强军队的领导,重振军威很是费心,他首先就想到了邓小平,于是,他多次向周总理,毛主席建议,让邓小平回来工作吧。

1973年春天,邓小平从江西回到北京,叶剑英特别高兴,当即亲自去看望,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同时,向他介绍军队的情况,征求他对军委扩大会议筹备工作的意见,为了加强中央军委的领导,叶剑英写信给毛主席,建议说:“小平同志回来了,我提一个要求,让他来参加和主持军委工作。”

毛主席看后,当即与周总理商量,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并参加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的工作。

同年的12月12日,毛主席亲自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会上提出了大军区司令员相互对调的建议,他说:“我和剑英同志请邓小平同志参加军委,当委员,是不是当政治局委员,以后开二中全会报告确认。”

图 毛主席

然后指着叶剑英说:“你是赞成的,我赞成你的意见,我代表你讲话。”毛主席让叶剑英召集各大军区司令员,政委来参加议会,负责组织这项工作。

12月15日,毛主席又一次同政治局有关同志谈话,他介绍邓小平说:“我们现在请了一位总参谋长,他呢……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政治局请回来了,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

紧接着,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令几个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在召集这些司令员开会宣布中央和军委的决定时,毛主席指着邓小平说:“现在我请回来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个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政治局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我想政治局添个秘书长吧,你不要这个名义,那就当参谋长吧。”在座的老同志听了毛主席的话,纷纷为请回邓小平这位总参谋长欢欣鼓舞。

叶剑英更是高兴,他深深知道,“德贤则昌,失贤则亡”,而张春桥等人想要总参谋长这个职位已久,迫不及待的关键时刻,叶剑英立即向中央毛主席请示,在会上讲话,为请回邓小平而忙碌奔波。

会议结束后,叶剑英到了邓小平的住处,商议军机大事,他研究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建设的措施,并组织总部领导和机关人员汇报军委的工作。

图 邓小平和叶剑英

从此两位军队领导人开始了并肩作战,而第二年1974年1月,叶剑英和邓小平更是受中央之命共同组织指挥了西沙自卫反击战。

他们共商对策,共同指挥,周密分析敌情,及时下达命令,而叶剑英更是害怕邓小平听不清楚敌情,便凑到他的耳朵旁讲给他听,每次商讨作战命令和计划,叶剑英都会听取邓小平的意见。

最后,他们迅速击退了南越入侵军,叶剑英最后向前线部队下了命令:

坚决收复甘泉,珊瑚,金银三岛。”

在他们二位的协作之下,西沙自卫战取得重大胜利,但是不幸的这年周总理和毛主席相继去世,也让邓小平的工作越发艰难。

小翔凤“密议”,为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奔波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叶剑英排除万难,极力主张由邓小平来致悼词,也是趁这个机会让他和广大人民群众见面,果然,当人们从电视荧光屏上看到邓小平一出场时,大家都非常激动。

图 周总理逝世

而同年9月,毛主席也跟着与世长辞,党内陷入一片混乱,邓小平也被受到冲击,撤销了职务,而叶剑英在这一段日子里,让子女们去问候,寄予安慰,竭力保护邓小平。

一天,王震来看望邓小平,此时的邓小平正在院子内散步,邓小平见王震来了,喜出望外,赶忙起身迎接他的到来。

王震见到邓小平,照例恭恭敬敬地给他鞠上一躬,问候邓小平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起居,而邓小平也是关切地询问“外边”的情况,之后便打听起叶剑英来。

“叶帅那里,你最近去过吗?”邓小平问王震。

王震回答道:“常去。”

邓小平稍加思索一下,接着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叶帅现在常住在什么地方?他每天的起居活动是怎么样安排的?身体怎么样?什么时间精神最好?……”

图 邓小平

王震一一作答,他告诉邓小平,主席逝世前后这一段时间,叶剑英从西山下来,来往于小翔凤和二号楼之间。

邓小平听后,点了点头,没有在说什么,而第二天邓小平连电话也没有打,更是冒着极大的风险悄悄来到叶剑英的住所,单独去看望了叶剑英。

两位老革命家坐在叶剑英的书房里,悄悄交谈着,邓小平嘱咐叶剑英:“一定要多找老同志谈话,听听群众的呼声”。

叶剑英回答道:“我一定会“收拾残局”,解决问题,尽快请你出来工作。”

回去后,这一年,邓小平的腹部就有一个位置隐隐地痛了一下,他当时没有在意那只是神经受到刺激抽搐了一下,还是腹部的一个切切实实的病患,很多天后,他才明白是前列腺的问题。

他被诊断为前列腺炎,邓小平一时没有说话,这时,妻子卓琳说:“我料到会是这样。”

而叶剑英得知后,对他的处境十分关心,邓小平住进了301医院,叶剑英给医院的领导人打好招呼嘱咐他们照顾好邓小平的身体,叶剑英不顾一切,给医院作明确指示:“一定要治好,一定要保护好。 ”

而叶剑英也没有辜负邓小平等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愿望,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他配合华国锋的决策,解决了“国难” 。图 邓小平叶剑英

图 邓小平叶剑英

在解决完这件事后,当天夜里,叶剑英回到玉泉山,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商讨今后党和国家大计,会议结束后,叶剑英第一时间就想把喜讯告诉邓小平和其他老同志,邓小平对这个伟大斗争的胜利,喜悦由衷。

随着“十月的胜利”,全党和全国人民都渴望请邓小平再次出来重新工作,而在邓小平住院期间,中央党内老同志也纷纷去看望他,邓小平的心情很是激动和高兴,他知道党和中央还牵挂着他。

图 叶剑英

叶剑英也立即考虑到请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的问题,出院当天,叶剑英派自己的小儿子来接邓小平,他是代表父亲来的,邓小平被请到了叶剑英的家中,两位老友见面,如隔三秋,一见面邓小平就紧紧握着叶剑英的手,眼角泛起了泪花,叶剑英更是喜出望外,亲自向邓小平传递政治局会议精神。

而邓小平的儿子也在后面回忆道:

“为了让父亲第三次复出,叶伯伯让他的小儿子亲自驾车,把父亲偷偷接回了他的住处,当时我在场,清清楚楚记得,他们俩人见面时候,心情非常激动,父亲长叫一声“老兄”,两个人的手便紧紧握在一起”。

叶剑英多次向华国锋提议,赶快让小平同志出来工作,恢复他原来的职务,他说:“小平同志具有治党治国的全面经验,是我们党难得的人才,毛主席,周总理多次赞扬过他,现在,党内,军内的绝大多数同志和全国人民强烈要求让小平同志出来工作,我们应该顺应民心,顺应潮流,尽快把小平同志请出来。”

图 叶剑英

接着,在政治局会议上,叶剑英排除万难,正式提出这个问题:“我建议让小平出来工作,我们在座的同志不会害怕他吧?他参加了政治局,恢复了工作,总不会跟我们挑剔吧?”

会议上众人都纷纷同意邓小平出来工作。

后来,也叶剑英干脆派人把正在生病的邓小平请到西山疗养,住在离自己住的15号楼不远的25号楼里。

而邓小平也是对叶剑英感激不尽,在当时中央还没有作出相应决议的时候,叶剑英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凡是看的文件,都要送给小平同志,让他看,熟悉情况。”他派自己的办公室主任和机要秘书亲自转达文件,汇报情况。

经过叶剑英的不懈努力,1977年4月,邓小平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给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含蓄地写道:

“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事业,胜利当地推向前进。”

5月3日,在叶剑英,陈云等老同志的坚持下,中共中央转发了此信,肯定了邓小平的正确意见,党中央也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而邓小平也没有辜负党中央和叶剑英的期望,在他的努力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蓬勃发展…..

“满目青山夕照明”,为叶剑英庆祝八十大寿

时间很快来到1977年的春天,大地复苏,万象更新。

图 叶剑英

5月14日,叶剑英迎来了80岁寿辰,而叶剑英一贯秉承着毛主席的勤俭朴素的作风,他不希望自己的生日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而且如今的新中国仍旧处于经济困难时期,自己应该跟人民同甘共苦。

而叶剑英的子女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父亲辛苦劳累一辈子,为新中国付出了很多心血,如果不办寿宴,将是他们子女以及叶剑英的遗憾。

于是,在儿女们的劝说下,叶剑英也只好答应了办一场寿宴庆祝自己的八十大寿。

这一天在京的将帅们以及党内老同志纷纷前来为叶剑英祝寿,第一个到来的是王震夫妇,随后到来的是余秋里,杨成武,接着聂荣臻夫妇也来了,徐向前元帅也跟着来了。

人们都纷纷落座后,这时,聂帅的女儿透露了一个秘密,她说:“爸爸的手里有一首诗。”

图 叶剑英和家人

于是,聂荣臻将自己写给叶剑英的诗展现在众人面前:

“揭竿羊城五十年,风雨齐州步履艰。

川西传讯忠心耿,京华除害一身胆。

行若吕端识大事,功成绛侯有愧颜。

八秩寿翁犹继志,旗展神州贺新天。”

众人拍手叫好,这时徐向前也来补了一首诗:

“吕端当愧公一筹,导师评论早有定。

当年英,劲倍增,八秩犹似四十前。

射虎屠龙宿有志,二三鬼神一扫空,

千秋伟业继不坠,辅佐堪作后者镜。”

叶剑英捧读老战友热情洋溢,满腹经纶的诗句,连连说道:“惭愧,惭愧,不敢当啊!”

正谈笑间,邓小平和家人也赶来了,一进门,邓小平就笑着说道:“老帅们都在这里盛会啊!我也来祝贺。”

叶剑英见状赶忙前去迎接邓小平,并高声说道:“你也是老帅嘛,是我们老帅的领班呢!”

正说着,粟裕急匆匆地最后一个赶到。

图 粟裕

邓小平见状,半是开玩笑,半是调侃道:“别让他进来,坐不下了!”

叶剑英起身,亲自迎接粟裕进来,邓小平和叶剑英并肩坐下以后,人们自然而然地围拢过来,和家人孩子们一起吹蜡烛。

这时,邓小平建议道:再插一根蜡烛吧!”众人不解,邓小平笑着说道:“原来只有八根,再插一根,变成九根,象征着“长长久久”。”

叶剑英听后很开心,并且说道:“还是你深谋远虑啊!”

图 叶剑英,华国锋,邓小平

说着,便多插了一根蜡烛,和大家一起吹起来,顿时全室生辉,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

入夜后,叶剑英送走了战友,亲朋和同志们,独自坐在写字台前,心如潮涌,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喜见除害后的大好景象,情不自禁,奋笔疾书,作七律一首:

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

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

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这就是后来的豪情满怀,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八十书怀》。

在叶剑英寿辰过后两个月,7月16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经过广大干部群众长达九个月的斗争,终于在这次全会上一致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恢复了邓小平的一切职务.

而在中央政治局的领导下,叶剑英同邓小平一起,一起共建四化大业,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长的叶剑英,更是不顾身体劳累,风尘仆仆,奔赴于全国各地,深入调查研究,他和邓小平还多次共同探讨香港,澳门,台湾的问题。

图 邓小平和叶剑英

而1980年,叶剑英在一次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再次对邓小平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大家知道,小平同志在历史上对党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在每一个重要的关头,他都敏锐,果敢地提出一些正确的决策和主张,在我看来,小平同志具有治国安邦的卓越才能,他当全党的“军师”和全军的统帅,是当之无愧的。”

叶剑英和邓小平不仅在工作中携手并进,积极配合,互相支持,在生活中也彼此关照,体贴入微,亲密无间。在广东梅县叶剑英纪念馆里,有这样一张珍贵的照片,邓小平和叶剑英两位老人与子女们相聚在一起,他们互相交换抱着刚刚几个月的外孙女,笑容满面,其乐融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为邓小平、叶剑英抱着对方孙子合影,共享天伦之乐。

叶剑英是我党卓越的开国元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在1986年叶剑英逝世后,邓小平亲自修改审定悼词,并亲自主持叶剑英的追悼会。

他高度评价了叶剑英:

“叶剑英的一生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特别是他在中国革命历史转折关头所作出的正确选择和重大贡献。”

邓小平和叶剑英这两位老革命家和战友,在数十年的交往中,既解决了“国难”,又加深了友情,他们之间经过血和火的考验建立起来的友情是比金子还珍贵的,它世代相传,与日月同辉!

3 阅读:370
评论列表

历史典录

简介:中国历史犹如一窖烈酒,清冽而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