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罗隆基的惊险一幕

追寻一下历史 2024-05-26 20:26:36

蒋介石是以带血的屠刀维护他的“一党训政”。不论是解聘教授职务,还是拘捕入狱,都未能恫吓罗隆基。图穷匕见,蒋介石动真格的了!

那是极其惊险的一幕,发生在1933年秋。那时,罗隆基到天津南开大学任教授,兼任天津《益世bao》主笔。罗隆基本来与 《益世bao》毫无瓜葛。该报总编刘豁轩从《新 月》杂志上读到罗隆基力透纸背的政论,深为钦慕,便通过罗隆基的友人、天津南开大学教务长黄子坚联系,以重金(月薪500元)聘请罗隆基北上担任《益世bao》主笔。他不要罗隆基管编务,唯一的要求是每日为《益世bao》写一篇社论。

罗隆基答应了,于1932年初毅然北上他走马上任,便在1932年1月12日《益世bao》上发表第一篇社论《一国三公的僵政局》,开笔之始就猛烈抨击了“一国三公”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益世bao》本是教会报纸,影响所及只限于天主教界。自罗隆基主笔,别开新面,每日社论吸引众多读者,订户骤增,以至成为全国性的有影响的报纸。蒋介石对罗隆基深恶痛绝,悄然刀出鞘,弹上膛。奉蒋介石密令,四名特务潜往天津——暗杀罗隆基!

四名特务一到天津,当即拜会帮会头目潘子欣。潘子欣如同上海的杜月笙,乃当地一霸。当四个特务告知此行的目的是干掉罗隆基,潘子欣不由得暗暗一惊,便敷衍道:“我不认识罗隆基。这件事先让我考虑一下,再行答复。”

其实,潘子欣天天读罗隆基写的社论,器重罗隆基的才气和正直。他跟罗隆基有过交往。他获悉蒋介石密令后,私下里立即告知罗隆基,要他躲避。

罗隆基终日闭户不出,既不去南开大学上课,亦不去《益世bao》办公。

潘子欣劝那四个特务不要下毒手,他可负责规劝罗隆基,今后的社论笔下留情。潘子欣还给蒋介石发去电报,申述了自己的意见。

一星期后,四个特务又来潘家,说是接上峰之命,饶了罗隆基,即日离津回南京。

潘子欣马上奔往罗寓,把好消息告诉罗隆基。罗隆基终于舒了一口气。

不料,蒋介石毒如蛇蝎,骗过潘子欣,仍要除去罗隆基而后快。

那四个特务在天津潜伏了下来······

幸亏罗隆基在1965年8月——他猝逝前三个月,写下了一段回忆录,把1933年秋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记录下来。唯有当事人的亲笔回忆弥足珍贵,是历史的真实重现,特录于下,以读者“我听了潘子欣的谈话后,亦以为事情解决了。于是每日照常工作。潘子欣的确没有欺骗我,这次却是蒋介石的特务欺骗了潘子欣。四个特务仍留在天津进行他们的暗杀勾当。

“过了三天,当我正要离家去南开大学上课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问:‘罗教授今天来上课吗?’我答:‘是的,我来的。’我接电话后,即起疑虑,学生何至用电话询问教授是否来上课呢?我随后立即用电话问南开电话总机,是否有学生向我打过电话,复是‘绝无其事’。我就更加疑虑,更加警惕了。我当即放弃自备汽车,改乘报馆中汽车去南开上课。因报馆汽车同我自备汽车的牌号不同,以为可以避免特务注目,同时报馆中汽车司机技术较为熟练,紧急时或更能躲避。是日,我有意地避免走经常的道路,而绕道经八里台、海光寺的小路去南开大学。这条路极为窄狭,右边是小河,左边是陡坡,两车不能并行,我以为比较安全了。

“当我的车快要到南开大学校门不远的地方,在窄的马路上迎面却来了一辆敞篷大卡车。司机就说:‘你看,这样窄狭的路,怎么能对面通过两辆汽车呢?司机就赶紧想把自己的车开到较宽的地段去让对面来的卡车过去。但司机这句话却引起了我的警惕,我向前一望,果见敞篷卡车上站着四个穿制服的壮汉。

“两车快到接近的时候,我已瞧见那四个坏蛋拔出手枪,迎头要放的模样了,我心中明白了,就立即平卧在车中坐位前面的空隙。说时迟,那时快,特务们迎面对准座位接连开了十余枪。司机惊慌地说:‘这最千什么?’我马上说:‘快走,不要理他们,这是南开学生运动后闹着玩的。’司机回头一望,见车背后玻璃窗满是枪孔,又说:‘哼!这样闹着玩?’然而这时两车已相对开过去了。

“路途狭窄,卡车无从回头,而我的车已开进南开大学的校门。我仍保持镇定,照常上课。课毕后,我始将途遇经过报告校长张伯苓,并请张看汽车上的枪孔。张立即答应以校长名义,一面向天津市长报告,一面用电报向蒋介石表示抗争。当日晚间津市马路传闻,则谓罗隆基已身中十余枪而毙命矣。实则我当日下午改乘有篷人力车安全返家休息了。第二天清晨,京沪友人致我的家属的节哀应变的悼电已纷纷而至。我阅读这些悼电,真是啼笑皆非······”

临危如此不惧,真是一派大将风度!尤为感人的是,刚从枪林弹雨中冲出,居然面不改色步上教坛,上完课这才从容不追找校长报告。

所谓“章罗联盟”的“罗”向来给人以一介书生的印象,谁知却如此英雄。多亏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自己这些可贵回忆,不然,“大右派”的丑恶名声将完全掩盖了他冒死革命的可歌可泣的业绩!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面对蒋介石的飘荡着火药味的枪口,他依然如故秉笔直书反蒋社论。就在两个月后,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联合李济深、陈铭枢在福州举起革命大旗,宣告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去电支持。罗隆基在《益世bao》上发表一系列社论,坚决支持福建人民政府,主张联共抗日。

蒋介石火冒三丈,步步进逼罗隆基。

先是由国民党天津市党部出面,向《益世bao》发出“严重警告”;

紧接着,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也发来电报,对《益世bao》进行“严重警告”;

到了1934年7月,再也耐不住了,“蒋总司令”亲自出面,通电全国,不许《益世bao》在各地发行;

不久,“蒋总司令”又一次通电全国:“各地如再发现天津《益世bao》,唯当地军政长官是问!”

“小民”罗隆基,怎敌得过手握重兵的“蒋总司令”?无可奈何,他离开了《益世bao》,只在南开大学当他的教授······

摘自叶永烈所著书籍

0 阅读:152

追寻一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