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在淮南缺乏经营基础且蜀汉更为虚弱故司马昭主张先伐蜀

史海撷英 2024-06-05 18:09:51

景元四年(263年)夏,司马昭终于传达了自己一统天下的战略构想:先灭蜀;三年之后,借巴蜀之势顺流而下,水陆并进取吴!

自曹丕时代以来,面对东西“二虏”,曹魏的基本方略主要是“守势战略”+“西守东攻”。一般不主动发起大规模攻势,即便是采取攻势,也更侧重于在东面对东吴用兵。如今,司马昭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了呢?

司马昭的决定

景元四年(263年)夏,司马昭召集群臣,提出了自己的计划及相应分析。“夏,帝将伐蜀,乃谋众曰:‘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湿,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彼若婴城守险,兵势必散,首尾离绝。举大众以屠城,散锐卒以略野,剑阁不暇守险,关头不能自存。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

邓范

司马昭的计划,满朝只有钟会一人认为可行,其余大臣多反对!尤其是久在对蜀作战前线的名将邓艾,提出:蜀汉同样没有明显破绽,灭蜀同样不现实!但是,司马昭态度坚决,并让主簿师纂担任邓艾司马,对邓艾进行开导,说服邓艾接受了其决心。“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

如此,司马家灭蜀平吴,一统天下的篇章才得以翻开!

历史已经证明:司马昭的这次战略调整,对国家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加速作用!

不灭蜀,难以灭吴!

司马昭的设想,明确提出:灭蜀后,借蜀地顺流而下灭吴!这说明:探索了半个多世纪,北方政权终于找到了渡过长江,一统天下的正确路径!

东吴是历史上第一个以长江立国,划江而治的南方势力。相应的:曹魏也是历史上第一个需要解决划江而治问题的北方势力!

过去,曹魏政权进行了许多尝试。曹操曾“四越巢湖”,三次在淮南方向发起对濡须的攻势;曹丕既曾“三道伐吴”,也曾两次“耀兵广陵”。结果呢?只有两个:绝大部分时候连长江都渡不过去;即便偶尔有部队渡江了(臧霸曾渡江),但也不敢深入,很快就退回来了。

三国形势图

这是因为:即便造了船,疏通了水道,也不具备与江东争夺制江权的水军力量!夺取不了制江权,渡江灭吴就始终是一句空话!

司马懿去世后,司马昭曾奉命督师伐吴,结果遭遇失利。那一次,权威未固的司马师地位受到了冲击,司马昭本人也被削去侯爵,司马兄弟是都吃过亏的!所以,司马昭指出伐吴要耗费巨大,而且容易感染传染病,其实就是告诉你:重复以前的动作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司马昭提出:先灭蜀,在四川造船练水军,既准备好争夺制江权的物资基础,又让部队充分适应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然后顺流而下,才能真正夺取制江权,才可能真正渡江灭吴!

灭蜀的时机已经成熟

1、灭蜀的兵力准备已经完全充分

司马昭着重介绍了蜀军的兵力情况!这个对蜀军总兵力的判断,正是司马昭改变曹魏长期以来“守势思想”的重要标准!

当年,司马懿、孙资等人反对主动对蜀进攻,主张采取守势时,有一个经典论断:在魏蜀边境地区,夫守战之力,力役三倍!进攻方兵力要在对方三倍以上才能进攻!否则,就只能据险而守,不必徒劳无功!

司马昭

司马昭分析,蜀军总兵力9万,除去成都及地方守兵4万多,前线部队最多不过5万多!而司马昭决心出兵18万,兵力已经远在敌机动部队3倍之上,也就是具备了发动战略进攻的兵力基础!

2、姜维的防御部署有漏洞

蜀军机动部队多随姜维驻于沓中。

虽然自蒋琬后期以来,蜀军主力就离开汉中,并驻于距离汉中较远的地方待机。但是,与此前处于后方的涪城不同,沓中地处魏蜀前线,魏军可以比较便利地出兵干扰、前制住姜维军,破坏其救援汉中的企图!

从后面司马昭的部署看:司马昭企图以邓艾等6万多人,牵制住约5万姜维军;使12万多魏军进攻兵力不足3万的汉中地区,在关键的汉中地区形成4:1的绝对优势!

3、后主昏暗,蜀中抵抗意志严重下降

最后,司马昭又特别强调:后主昏暗;只要“边城失陷于外,士女震动于内”,其灭亡就没有悬念了!这一点是司马昭眼光独到之处,也是其胜过邓艾这种纯将才之处!

如果蜀汉统治集团仍如当年刘备那般百折不挠,坚决抵抗,那司马家手上的优势可能还是不保险的!但后主及其统治集团普遍缺乏斗志,已经是可以通过“震动”来解决了!

三国形势图

不妨再比较一下当时吴蜀两国的情况。

吴蜀皆弱于魏,然而,吴的实力还是远强于蜀。据统计,三国末年,吴国兵力在23万左右;蜀汉兵力在10.5万左右(比司马昭之前估计的9万略多)。以为“战守之力,力役三倍”的角度看,灭吴的条件尚不成熟,灭蜀的条件则基本成熟。

东吴的防御体系依然牢固而有弹性。陆抗继承了父亲的方略,继续以西陵为国之藩表,保持制江控制权,东吴的防御体系依然腊牢固而有弹性,很难被破坏!

统治集团仍有相当斗志。​此时,东吴的政坛经过连续血雨腥风的内斗,暂时安定下来。统治者孙休是“守文之良主”,仍然得到江东大族的拥戴,其内虽远不如孙权创业时期一般朝气蓬勃,但仍有抗击强敌的底气和决心。

因此,灭蜀条件基本成熟,直接灭吴则尚不具备条件!

内部担忧

司马昭急于发动对外作战,其根在内部:杀曹髦后,司马昭有弑君恶名,而论功只有寿春之战一事,难孚众望,长此以往,对其篡魏是不利的!

诸葛诞

但是,要发动对外战争,又要担心将领趁机掌握兵权!​在诸葛诞发动叛乱前,就借口备吴要求多增加兵马,多掌握兵权的!

要直接伐吴,势必加强淮南地区的军权。然而,淮南三叛,此起彼伏,司马家如何能放心呢?而且,淮南地区,不是安排谁为都督的问题!由于司马家在淮南地区缺乏经营基础,因此,派谁去做都督,都不能完全放心!淮南三叛后,司马家安排了自己家一手提拔的石苞坐镇,结果险些引发了“四叛”!所以,司马家实在不敢再在淮南地区增加军事资源。而不在淮南地区增加军事资源,要直接伐吴,完全是不可能的!

因此,只有加重在司马家根基较深的关陇地区军事资源,先发起灭蜀之战,再从该方向灭吴,才是相对比较安全的选择!

曹魏灭蜀示意图

当然,无论如何,司马家的这一调整,客观上给北方政权找到了加速一统的正确路径!

司马昭对曹魏一直以来的国策进行了果断调整,采取了先灭蜀后灭吴的方略。

客观来说,这一举措不仅符合当时的实际形势,也成为后来历代解决南北统一问题时的“常见套路”,不失了司马昭的历史性贡献!

0 阅读:14
评论列表
  • 2024-06-06 07:46

    自古以来中央王朝的统一方向大都是自北向南、自东向西。东吴在下游,虚弱的蜀汉在上游。上打下不费蜡,司马昭先取蜀汉在顺流而下,正常的逻辑选择。这和淮南关系不大,如果和淮南有关系,那才应该先痛宰东吴稳定局面才是。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