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整合五部匈奴和其他民族,其汉赵政权借八王之乱攻灭西晋

史海撷英 2024-06-18 16:39:25

刘渊是匈奴人,大概是在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改了刘姓,这可是汉朝皇帝的国姓。

刘渊的祖父叫于夫罗,了解三国历史的人应该知道于夫罗,于夫罗是东汉末年时的匈奴单于,在东汉末年带兵协助政府军镇守黄巾起义。后来匈奴国内发生内乱,于夫罗的父亲羌渠单于被杀,于夫罗被迫留在汉朝,曾与白波军一起劫掠太原等地,后又保护过从长安逃出来的汉献帝刘协。

于夫罗先投靠袁绍,后与袁术联合攻打曹操,两次败在曹操手中,(195年),于夫罗去世,他的弟弟呼厨泉成为匈奴单于,于夫罗的儿子刘豹被立为左贤王,也就是匈奴单于的接班人。

刘豹就是刘渊的父亲。

曹操统一北方后,南匈奴归降了曹操,曹操扣押了南匈奴末代单于呼厨泉单于于邺城,并让匈奴右贤王去卑监国,呼厨泉单于去世后,匈奴不再设单于。

曹操将匈奴一分为五部进行管理,每部立一匈奴贵族为帅,另外再增派汉人为司马对其进行监督,增加了曹魏政权对匈奴的控制力度。

刘豹

匈奴左贤王刘豹被曹操任命为左部帅,管理五部匈奴中的一部。

刘渊出生于嘉平四年(252年)或嘉平五年(253年),此时正值三国时期,三家政权并立。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掌控的魏政权灭亡了蜀汉政权,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政权,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亡东吴,统一三国。

刘渊7岁丧母,从小熟读汉文著作,深受汉文化影响,作为匈奴单于的家族,把姓氏改为刘姓即证明其对汉文化的敬仰。刘渊十几岁时,就在司马昭掌控的魏政权中当人质,司马昭去世后,刘渊继续留在西晋当人质,他虽然颇有才能,但晋武帝司马炎多次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为由不予重用。齐王司马攸甚至建议晋武帝司马炎杀死刘渊,只因为他是匈奴人,又有才能,担心将来会出乱,幸亏得到太原王氏出身的王浑的劝说,司马炎才没有杀刘渊。“咸熙中,为任子在洛阳,文帝深待之。泰始之后,浑又屡言之于武帝。帝召与语,大悦之,谓王济曰:‘刘元海容仪机鉴,虽由余、日磾无以加也。’济对曰:‘元海仪容机鉴,实如圣旨,然其文武才干贤于二子远矣。陛下若任之以东南之事,吴会不足平也。’帝称善。孔恂、杨珧进曰:‘臣观元海之才,当今惧无其比,陛下若轻其众,不足以成事;若假之威权,平吴之后,恐其不复北渡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任之以本部,臣窃为陛下寒心。若举天阻之固以资之,无乃不可乎!’帝默然。后秦凉覆没,帝畴咨将帅,上党李憙曰:‘陛下诚能发匈奴五部之众,假元海一将军之号,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孔恂曰:‘李公之言,未尽殄患之理也。’憙勃然曰:‘以匈奴之劲悍,元海之晓兵,奉宣圣威,何不尽之有!’恂曰:‘元海若能平凉州,斩树机能,恐凉州方有难耳。蛟龙得云雨,非复池中物也。’帝乃止。后王弥从洛阳东归,元海饯弥于九曲之滨。泣谓弥曰:‘王浑、李憙以乡曲见知,每相称达,谗间因之而进,深非吾愿,适足为害。吾本无宦情,惟足下明之。恐死洛阳,永与子别。’因慷慨歔欷,纵酒长啸,声调亮然,坐者为之流涕。齐王攸时在九曲,比闻而驰遣视之,见元海在焉,言于帝曰:‘陛下不除刘元海,臣恐并州不得久宁。’王浑进曰:‘元海长者,浑为君王保明之。且大晋方表信殊俗,怀远以德,如之何以无萌之疑杀人侍子,以示晋德不弘。’帝曰:‘浑言是也。’”

刘渊的父亲刘豹去世后,刘渊继承了父亲的官职,当了代理左部帅。太康十年(289年),司马炎任命刘渊为北部都尉,这是在北方地区负责警戒、防御、出击的军事官员,大概是让刘渊负责北部边防吧。永熙元年(290年),司马炎驾崩,晋惠帝司马衷继位为帝,外戚杨骏为唯一的辅政大臣,任命刘渊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第二年,八王之乱开始,刘渊一直没有参与,后因罪被免官,直到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期间,希望拉拢匈奴势力,上表推荐刘渊担任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刘渊因此随司马颖镇守邺城,不久,并州刺史东赢公司马腾、安北将军王浚,联合起兵讨伐司马颖,刘渊以召集匈奴五部人马助战为由请求离开,司马颖同意了。

刘渊回到左国城后,司马颖就被击败,挟制晋惠帝逃往洛阳,而刘渊则在匈奴族人的拥护下自称大单于,仅仅20天就拥众5万,并定都离石(今山西吕梁),这一年是永兴元年(304年)。

司马睿

永嘉四年(310年),刘渊病逝,刘渊在世的时候虽然没能灭亡西晋,但在刘渊去世一年后,他所建立的汉赵政权就攻入洛阳,俘虏了晋怀帝,永嘉七年(313年),刘聪毒死了晋怀帝。建兴四年(316年),汉赵政权攻入长安,晋愍帝投降,第二年晋愍帝被杀,西晋最后两任皇帝皆死于汉赵政权之手,西晋政权也被汉赵政权灭亡。太兴元年(318年),司马懿曾孙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是为晋元帝,东晋开始。

刘渊为什么能崛起,他建立的政权为什么能灭亡大一统西晋?

刘渊整合了匈奴五部

自从曹操扣押刘渊同族叔祖父呼厨泉单于后,匈奴就没立过单于,到刘渊自称大单于时,南匈奴已经有七八十年没有立过单于。

单于是匈奴最高首领,相当于汉朝的皇帝,南匈奴各部在三国时期由于弱小,被曹魏分而治之,一直处于分散状态。现在刘渊自称大单于,还把匈奴五部合而为一,增加了其部族的凝聚力,自然而然让匈奴族的势力强大起来。

西晋形势图

永元二年(90年),南匈奴部众最多,“是时南部连克获纳降,党众最盛,领户三万四千,口二十三万七千三百,胜兵五万一百七十。”这是东汉中期时南匈奴的人口,到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的乱世,人口会减少一些,但南匈奴只是部分参与了东汉的争斗,到西晋统一三国至八王之乱后期,南匈奴人口应该不至于少于这个数量。

“元海至左国城,刘宣等上大单于之号,二旬之间,众已五万,都于离石。”这5万多人肯定是士兵了,刘渊称大单于20天就相当于永元二年(90年)南匈奴军队的数量,这说明此时匈奴人口与永元二年(90年)南匈奴人口是差不多的,甚至更多。刘渊这个力量在当时已经算很强了,后期刘渊还在不断聚集军队人口,势力就更加强大了。

刘渊整合了其他民族势力

“时汲桑起兵赵魏,上郡四部鲜卑陆逐延、氏酋大单于征、东莱王弥及石勒等并相次降之,元海悉署其官爵。”“聪置丞相等七公;又置辅汉等十六大将军,各配兵二千,以诸子为之;又置左右司隶,各领户二十余万,万户置一内史;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万落,万落置一都尉。”

从这一点来看,汉赵政权统辖的其他民族达到10万落+40多万户,游牧民族的落就是户,加起来达到50万户,一户按5口人计算,汉赵统治下的各族人口达到100万人。100万的人口按五分之一的兵源计算,能提供20万军队,这个军队数量超过了西晋的军队数量。

刘乂是刘渊的儿子,他的母亲是氏酋大单于单征的女儿,单征以上郡降于刘渊,刘渊与单征结亲,娶了他的女儿为妾,生下儿子刘乂,刘乂是匈奴人与氐人政治联姻的结果。“刘聪杀北部王刘乂,氐羌叛者十余万落。”这从侧面了解到汉赵政权中除了匈奴人之外,最多的就是氐羌族人。

王弥

除了胡人之外,汉赵政权内部还有一定的汉人,比如东莱人王弥,王弥是西晋叛军首领,曾跟随东莱郡惤县县令刘柏根发动叛乱,刘伯根被杀后,王弥成为这支军队的首领。“弥退集亡散,众复大振,晞与之连战,不能克。弥进兵寇泰山、鲁国、谯、梁、陈、汝南、颍川、襄城诸郡,入许昌,开府库,取器杖,所在陷没,多杀守令,有众数万,朝廷不能制。”永嘉五年(311年),王弥与刘聪攻入洛阳,俘虏晋怀帝。

正因为刘渊团结了诸多胡汉政权,他的势力也就越来越大,反观西晋政权,由于八王之乱,实力越来越弱。

八王之乱导致西晋政权名存实亡

持续16年的八王之乱,把西晋从大一统打成了千疮百孔,濒临灭亡的边缘。

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这些亲戚相互残杀。把整个国家的军队打没了,物资打没了,到东海王司马越薨逝后,石勒一战就消灭了西晋军队的主力,自此西晋朝廷已经无兵可用,而司马睿则按兵不动,坐视西晋灭亡。

刘渊以汉为国号,争取政治正确

刘渊是个匈奴人,不仅以刘为姓,而且以汉为国号,自称汉王。“永兴元年,元海乃为坛于南郊,僣即汉王位”,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朝廷祭祀。“乃赦其境内,年号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三祖即汉太祖刘邦、汉世祖刘秀、汉烈祖刘备,五宗即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汉显宗刘庄、汉肃宗刘炟。

一个匈奴人称王,为何要祭祀汉朝皇帝?不就是为了拉拢汉人吗?刘渊是匈奴单于之后,匈奴单于自古以来与汉人公主通婚,匈奴王族身上本来就是汉人血统,刘渊利用这个关系拉拢汉人。

刘渊

曹魏取代了汉,西晋又取代了曹魏并统一三国,刘渊打的恢复汉朝的统治来打击西晋,能够争取部分汉人的支持。

西晋自司马炎驾崩后,政治上就一塌糊涂,先是杨骏专权,然后是贾南风乱政,接下来就是八王之乱,导致老百姓普通厌恶,刘渊的说法自然争取汉人支持。

汉赵统治区有大量的汉人,刘渊采取胡汉分治的办法来统治不同的民族,尽力维持一个相对的平衡。

同时刘渊对其部将的暴行多不能容忍,“渊遣刘曜寇太原,取泫氏、屯留、长子、中都。又遣冠军将军乔晞寇西河,取介休。介休令贾浑不降,晞杀之;将纳其妻宗氏,宗氏骂晞而哭,晞又杀之。渊闻之,大怒曰:‘使天道有知,乔晞望有种乎!’追还,降秩四等,收浑尸,葬之。”“渊以诞为前锋都督,以灭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将兵攻黎阳,克之;又败王堪于延津,沈男女三万余人于河。渊闻之,怒曰:‘景何面复见朕?且天道岂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马氏耳,细民何罪?’黜景为平虏将军。”虽然刘渊的这些做法有作秀的嫌疑,但在客观上形成了正面形象,有利于得到部分汉人的支持,为后来汉赵政权灭亡西晋政权提供了帮助。

0 阅读:41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