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给予800万奖励!政策+产业双驱动,人形机器人加速步入催化期

机器人讲堂开课了 2024-06-14 21:43:02

随着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在上海召开,加之近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中国台湾发表主题演讲时直言,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而最容易适应世界的机器人,便是人形机器人。叠加6月13日即将召开的特斯拉2024年度股东大会,近日二级市场AI与机器人板块活跃。人形机器人概念持续拉升,斯菱股份20CM涨停,贝仕达克涨超10%,步科股份、北特科技、力星股份涨超6%。

有机构认为,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风口,2024H2开始,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先行者将步入落地期,硬件层面,包括技术方案、产品、厂商定点、订单、份额在内的一系列事件将逐步确定,从而演化为投资层面的密集催化。

根据此前股东大会的预告片,Optimus人形机器人已可实现工业场景的多项工作,包括电池流水线搬运、分拣等,且有多台Optimus在进行物品摆放、衣物折叠、流畅行走等动作,泛化工作能力持续强化。特斯拉也公布了最新在工厂中部署了两个自动执行任务的Optimus机器人,预计此次不仅将披露人形机器人Optimus新的进展,而且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望在2024年三季度进行供应商定点。

▍密集政策出台迎催化

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未来产业的前沿领域,已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新高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人形机器人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未来产业新赛道,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将对社会产业变革和全球竞争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

同时,工信部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2024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被工信部定义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后,自去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被频频写入国家和各省的相关政策文件,工业大省都在抢跑,密集政策为该行业提供了成长空间。

(1)四川:对标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

今年3月,四川启动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首批项目,其中就包括“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4月,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落地成都,这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人形机器人新型研发机构,将对标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致力于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攻关,并将打造公共平台,包括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及交叉创新平台等。

5月23日,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启动。5月27日,四川省主要领导表示,目前已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绿氢、钒钛、人形机器人等7个创新联合体,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了多个重要产品。

(2)山东:最高给予800万元奖励

4月底,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以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场景应用、生态培育为重点,山东将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自主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计划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实现批量生产,在制造、民生、服务等领域得到示范应用。

在山东省出台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还重点提出了要加强对灵巧臂—手建模和控制技术、复杂运动控制技术、仿生感知认知技术、生机电融合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视深导航技术等领域的攻关。同时,为支持培育壮大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山东将对2025年整机年销售额首次突破5000万元的人形机器人整机生产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800万元奖励;支持机器人企业为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提供配套,对其自主研发生产的、2025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择优给予单户企业最高300万元奖补;2026年后视情况另行确定政策和标准。

(3)安徽:做优整机、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共建生态

5月底,安徽省发布了《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围绕“23456”目标体系,初步构建安徽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形成产业化能力。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此外,合肥市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中心还将依托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学等高校,江淮中心、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院所,组织人形机器人原创和前沿技术创新,搭建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打通科产研用链路。

(4)北京:加快完善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5月底,北京亦庄宣布将出台人形机器人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集成应用新高地和产业生态示范地。此举对于推动北京亦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人才,促进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同时,也将为北京亦庄地区的机器人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产业链的完善。

目前,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小米机器人”)已正式乔迁北京亦庄,加上此前揭牌的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总部,国内两大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相继在北京亦庄“营业”。

(5)广东:推动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制和应用

5月2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推进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加快机器脑、机器肢、机器体、通用产品等产品研发生产,推动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制和应用。发展柔性交互、动态规划路径的协作机器人与自适应机器人等高精度工业机器人,加快智能人机交互、多自由度精准控制的服务机器人应用推广。到2027年,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达到900亿元。

同时,6月5日,针对当前人形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深信院与优必选科技携手,共同推出了全国首个“工业人形机器人产教融合新范式”。此项目旨在通过深度融合产业与教育,培养出符合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6)上海:成立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基金、设立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

5月17日,工信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当天揭牌。该中心成立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基金,预计总额超过100亿元,首期为20亿元。6月6日,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OpenLoong”发布,并启动人形机器人数据集建设。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在大会上介绍,上海将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重要方向,发挥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配套完整优势,推动行业间的跨领域合作,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攻关;将集聚市、区优势资源,加大示范应用拓展,开放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将加快创新生态培育,持续提升创新中心、开源社区等服务能级,打造全球开发协作网络,带动上海人形机器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6月7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上海市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为进一步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设立上海市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创新科技攻关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快培育颠覆性技术。《办法》提出,专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布局重点,注重跨领域协作,包容非共识项目,开放式布局项目或技术项目群,主要包括机器人等方面。

可见,人形机器人领域在各省频频迎来政策利好,各地人形机器人政策快速落地,并开始对于人形机器人各个关键部件有所侧重,人形机器人进入催化期,不断吸引技术实力强和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进入该赛道,未来前景广阔。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在政策面和市场面的驱动下,一大批上市企业在近日公布人形机器人的最新布局,宣布加入“人形机器人”概念。

(1)恒工精密:聚焦人形机器人领域

2024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公司子公司青岛安鹏具身智车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已取得私募基金备案证明,基金的投资方向:结合各出资人在具身智能产业资源和产业链的延申布局需求,聚焦于人形机器人领域,主要投资于人形机器人整机、大模型以及机器人产业链重点零部件。公司参控青岛安鹏具身智车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60%比例。投资金额为6000万。该公司常规概念还有:专精特新、注册制次新股、高端装备、减速器、机器人等。

(2)儒竞科技:研制系列低压一体化伺服系统用于人形机器人

2023年年报中,公司将人形机器人写入研究项目。表示正进行一体化伺服驱动器研,究目的为针对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应用,研制一系列低压一体化伺服系统,实现产品小型化、一体化设计。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为:1、丰富公司产品线,增加低压伺服产品系列;2、拓宽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提供核心部件。该公司常规概念还有:冷链物流、智能制造、专精特新、汽车热管理、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深股通、数据中心等。

(3)丰光精密:人形机器人带动谐波减速器需求持续释放

丰光精密近日接受调研表示,目前,谐波减速器全系列齿形设计完成,内部技术验证通过,可以随时对应市场需求进入小批量量产状态,产品暂未形成销售,但公司正在与相关潜在客户积极对接,谐波减速器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丰光精密还表示,近年来人形机器人理论基础逐渐成熟,初具产业化条件,人形机器人行业有望在2024年逐步拉开量产序幕。人形机器人运动复杂、关节多,相较其他机器人而言需要使用更多数量的谐波减速器,有望带动谐波减速器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

(4)超捷股份:已有部分产品给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送样

6月4日,超捷股份在互动平台上回复称,公司是特斯拉合格供应商,目前主要间接供货汽车零部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已有部分产品给客户送样,但目前无法估算出产品价值量。此外,公司商业航天火箭铆接产线在5月底建成并投产,目前已有部分意向客户及意向订单。目前主流商业航天火箭相关的箭体结构件价值量约占火箭制造成本的25-30%左右,单枚火箭结构件价值量约为2500-3000万。公司产品可以应用到飞行汽车等低空经济领域,已有无人机零部件业务的生产及销售,该领域也是公司航空业务重要发展方向。

(5)北自科技:参与制订人形机器人标准

此外,北自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是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形机器人标准工作组(SAC/TC591/WG2)成员单位,参与制订人形机器人及其应用领域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6)晶品特装:聚焦人形机器人大脑研发

晶品特装表示,公司在人形机器研究领域,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侧重核心技术能力输出”的理念。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聚焦于“超人脑”智能感知的相关技术和产品研究方面。公司自主研发并储备了系列化(侦察/排爆/核化/作战)机器人、系列化轮式/履带式无人车等相关的技术及样机产品,其中多型装备在公开实物比测中名列前茅,并批产列装部队,其卓越性能有力支撑了用户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

不仅如此,还有肇民科技正在与客户共同开发人形机器人精密零部件新品,胜蓝股份也有涉及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上的连接器产品处于研发项目。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概念股获得机构扎堆关注。有统计显示,23股获得5家以上机构评级,超过总数的五成,拓普集团、中科创达、汇川技术、银轮股份、三花智控机构关注度居前,评级家数均超过20家。

▍结语与未来

2024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动态非常频繁。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此外,奇瑞汽车也于4月展示了其人形双足机器人“Mornine”。5月13日,宇树科技发布售价9.9万元起的新型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5月31日,东风柳汽与优必选科技签署人形机器人应用战略合作协议。5月23日,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启动。

随着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实现创新突破、产业化成熟,以及AI模型不断迭代赋能,在特斯拉等头部企业的带动下,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已经可以期待。

0 阅读:1

机器人讲堂开课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