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时,黄维兵团是怎么被中野包围的?是时候说出真相了!

历史小松 2024-06-08 17:00:42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我中原野战军围困国民党军于双堆集,历时23天,最终歼灭了国民党嫡系黄维兵团。

有人说,当时围困黄维兵团的中原野战军不过10万兵马,而黄维兵团有着12万的全副武装美械部队,那我军是怎样包围住这支部队的呢?

其实,最开始中野并非是准备完全包围黄维兵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23日中野的电文部署便是:全军撤到南平集十余里处构建囊形阵地,吸引十八军过河……求得先割歼其两三个师。

但是,当黄维的18军过河以后,发现不对劲,又连忙返回到双堆集,最终黄维兵团全部被我中原野战军包了饺子。

再说到18军,18军的装备是黄维兵团里的优中之优,其归属于胡琏节制,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异常强大,善于进行包围圈防御作战,依靠核心堡垒进行防御。

此前,18军在和我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的作战中,也往往爆发出强大战斗力,少有败绩。

但是,这支部队又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包围圈突围能力太弱,往往是依靠外围援军才能幸免,否则早就被我军吃掉了。

在黄维兵团被我军彻底围困后,也进行了突围,但是也被我军最终赶回到双堆集。不过,此时的中原野战军,确实只能围困到黄维兵团,还没有实现全歼,包围胡琏11师的部队也是无功而返。

同时,在胡琏亲自到双堆集指挥作战时,中原野战军通过使用战壕近迫战术,使得中原野战军攻克了国民党军外围的防御堡垒。

但是,中原野战军在进行近迫作业时,有一个明显弊端,那就是无法完全具备实施“对壕作业逼近冲锋”的条件,这不单单是需要挖沟,还需要炮火和步兵配合作战。

但是,中野野战军的家底,本来就比较薄弱,炮火数量很少,自然也就难有步炮协同进攻战术,自然也是需要华东野战军的支援。

所以,当时华东野战军,对于双堆集战役,还是提供了不少炮火支援,包括炮兵团、营和机炮连齐上阵,大大加速了黄维兵团的覆灭。

其实,想要全歼黄维兵团,依靠华野部队支援,摧毁黄维兵团是快速必要的。

当然,单纯依靠中原野战军的围困防御战术,自然也是可以歼灭黄维兵团,但是歼灭时间便会延长。

然后,还有一个电文细节,就是当时包围圈内的黄维兵团不是12万,而是7万左右。

军委11月13日电报说明:黄维兵团4个军10个师8万人,其中49师(后卫部队)未在包围圈之内。

当时,黄维兵团下辖10(3个师)、14(2师4个团)、18、85(7个团)这四个军。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廖运周率110师起义,然后85军又少2个团,只剩5个团。

然后,就是18军原本是有3个师,但49师没有和黄维兵团一起行动,那么49师的兵力也就不在中原野战军的包围圈内。

同时,中原野战军围困黄维兵团的兵力,也并非是12万(直接围困的6个纵队合计确实为12万),如果加上其他战斗支援部队,陕南12旅等,总兵力在15万左右。

所以,我军在围困歼灭黄维兵团时,总体的的优势兵力是高于黄维兵团的,当然黄维兵团的精锐装备也为其弥补了在人数上的短板。

但是,正义永远属于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双堆集战役23天后,黄维兵团全线被歼灭崩溃,黄维也在战后被我军俘虏,而后被下属杨伯涛忌恨了一辈子

不过,该说得说,黄维打仗确实是个外行!

0 阅读:1081

历史小松

简介:独立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