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重庆吃了一碗重庆小面,才终于搞明白:为何重庆小面在武汉不火

觅圆良食 2024-06-26 11:19:5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与您在进行讨论与后续的分享,感谢您的支持,谢谢!

文/觅源

编辑校对/觅源

相信付出爱是让自己幸福的最好方式,美食是抚慰人心的不二法门,喜欢此文烦请点赞、收藏、评论、转发!

重庆小面,是重庆市主城区的主食之一,是老重庆的汉族特色小吃,口感麻辣,重庆小面指的实际上是一碗价格经济实惠的麻辣素面,早餐时较为常见,口感独特以辣闻名,在全国都比较知名。

说起重庆美食,很自然的就能想到重庆火锅、酸辣粉,其中最有特殊的记忆点是麻辣。重庆小面也是以麻辣著称,调味较为简单,葱蒜酱辣椒调味而成的一碗麻辣素面,它的灵魂实际上是佐料。重庆人对重庆小面的热爱不亚于重庆火锅,就好比武汉人对热干面的热爱一般,与其说是喜欢,倒不如说是依赖,武汉人的早餐是从一碗热干面开始的、而重庆人的早餐是从一碗麻辣小面开始的。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及其汉水在此地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是国家的经济地理中心,是我们国家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人口1200多万人。武汉的饮食文化讲究一早一晚,也就是说武汉的早餐和宵夜市场是最为经典的,曾经有这样的说法,早餐去户部巷、夜吃吉庆街的美食。从早餐的种类来说,汇聚东西南北精华、早餐种类丰富多样,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

武汉早餐文化,特色小吃有热干面、三鲜豆皮、面窝、重油烧麦、鲜鱼糊汤粉、蛋酒、欢喜坨等特色,即使您现在在武汉吃到一碗正宗的重庆小面,也是不难找到的,但现实却比较“残忍”,武汉人的早餐,喜欢吃重庆小面的食客其实并不多,武汉的早餐市场,重庆小面的面馆也不太多。

上文提到过,2014年因为一档美食纪录片而让重庆小面在全国各地都火爆起来,为啥2024年了,在武汉这座“美食之都”,却不太容易吃到一碗正宗的重庆小面了?

还记得2014年一部美食记录片让重庆小面在全国各地掀起热潮,国内慕名而来的食客和淘金者都来到了重庆,小面的商机截至至2020年,全国各地开了不少于1000家的重庆小面面馆,当然这是不完全的统计,以此来证明一件事情,重庆小面在全国火了。

重庆小面在重庆的大街小巷,大约有8.4万家,日均销售130万碗面条,年销售额接近400亿元,在重庆如此受欢迎,那重庆小面在全国各省市落地之后,也能如此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是武汉人,生活的区域在南方,就同大家聊一聊,重庆小面在武汉不火的原因?

一、武汉的重庆小面,还是不是重庆本地的那个味道?

什么是“重庆味道”?这个比较关键,味道往往与家乡有关,味道往往也构建了一座城市,我理解的重庆味道,应该是独特的热烈与麻辣相叠加。还是以重庆小面举例,吃的应该是大汗淋漓的爽口,是鲜香麻辣,只有重庆,才能将麻辣运用的出神入化,往大了说,在重庆吃小面,一定是一场麻辣美学的体验之旅,而这种体验,只有重庆本地才有,离开了,也就是“无根之水”,再好吃的小面,也不是重庆当地的味道了。

武汉的重庆小面,还是不是重庆本地的那个味道?我在武汉吃过不少的重庆小面,大多都为了适应武汉人的口味进行了适当的改良,在武汉吃重庆小面,那碗面条可能非常好吃,但它依旧不是重庆味道。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好吃的重庆小面在重庆本地,自然是重庆味道,但离开重庆来到武汉之后,就会加入“本地味道”,它将不再是一碗正宗的重庆小面,而是经过改良后适应武汉人口味的重庆小面。

这也是问题所在,武汉当地好吃的牛肉面、热干面太多,重庆小面按照本地人的饮食习惯进行改良之后,味道不正宗了,吃起来反而不如去吃一碗本地的特色牛肉面或者热干面,那我为啥要去吃你的重庆小面了?

再来说说我理解的重庆小面,到底吃的是什么、是面条还是佐料?在我个人看来,重庆小面的灵魂还是佐料,这也是重庆小面同武汉各种汤粉汤面最大的区别。

麻辣的口感、咸香浓郁的调味风格,在重庆是受大家欢迎的,但来到武汉之后,口味太重之后,实际上武汉人也吃不习惯,特别是天天吃重口味的重庆小面,那更加不太可能。一碗重庆小面碗中,调料都有好多种,汇聚了麻辣鲜香咸,口味重实际上指的是又麻又辣又咸。

在武汉,大家实际上对重庆小面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是较低的,当小面在武汉同牛肉粉面、热干粉面竞争的时候,重庆小面实际上是不占优势的,因为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早餐种类,或者是自己吃习惯了的热干面、或者牛肉面、甚至是素汤面等。

总结:在武汉,重庆小面如果坚持重口味,又麻又辣的口感的话,可能不受武汉人待见,毕竟能够吃辣的人还是少、经过本地化改良之后,又失去了竞争优势,对于武汉人来说,平淡无奇的重庆小面,价格还比普通的素汤面贵1-2元钱,那还不如选择牛肉粉面馆里的素汤面或者一碗热干面来的实在。

二、品尝的人多,却不能像热干面一样,天天吃

武汉的本地早餐特色小吃,最受武汉人喜爱的要数这么几样:热干面、油条面窝、三鲜豆皮、牛肉粉牛肉面、素粉素面、煎包等,同时在这几样中,一个武汉人,一周至少要吃3-5天的热干面和面窝油条,其他时间才会去吃三鲜豆皮、牛肉粉面等。

重庆小面在武汉开店的也有,但往往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刚刚开店的初期,由于大多数食客有品尝外地小吃的兴趣,但又无法去重庆,所以,一旦有重庆小面的面馆开业,还是有不少食客,愿意去捧场的。但吃过之后,就会感叹,哦,原来重庆小面是这么个味道,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大家对外地美食的热情是暂时的,热情过后,自己的生活又回归平静,依旧是自己喜欢的热干面、三鲜豆皮和牛肉粉面。

这里有个问题,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考虑早餐的花费金额?

节省一些的,一碗6元的热干面搭配一个2元的面窝,8元钱,就能吃饱吃好。稍微贵一些的,一盘10元钱的三鲜豆皮,搭配一碗热干面,16元就能吃饱吃好。也有爱吃牛肉粉面的食客,一碗牛肉面16元钱左右,再搭配一个面窝,18元钱就能吃饱,这算是比较昂贵的了。

如果换成小面,我吃过的重庆小面基本上都比热干面贵,7-8元钱每碗,同样需要搭配面窝,但在我看来,重庆小面的份量是赶不上热干面的,往往吃不饱,还需要额外再加个面窝,另外小面又麻又辣,还需要开瓶饮料,又要增加2元钱的开支,第二天,大家就不会这样了,吃不饱还花费多。

三、重庆小面的成本,决定了它卖不过武汉的热干面?

首先说重庆小面的成本,汤汁由各种调料混合而成,比如豆瓣酱、花椒油、酱油、鸡精、蒜泥、姜末、小青菜、花生米、芽菜等,再加上面条,以及煮面时需要等待的时间。制作一碗重庆小面的时间,对于下热干面的师傅来说,至少可以下5-8碗热干面,热干面的制作时间比小面快很多,热干面的效率高,而重庆小面的煮面时间加上成本,确实比热干面的成本高,个人感受。

热干面的成本里最贵的是芝麻酱,除此之外就是萝卜丁、香葱、酱油等,比较简单,而小面需要准备辣椒、花椒、姜蒜、豆瓣酱、黄豆、花生米、小青菜、辣椒油、芽菜等配料。这些独特的调味料和配菜,自然是重庆的才能做出原汁原味的重庆小面,但使用重庆的原料,又增加了成本,小面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能适应武汉本地食材,加上原材料的成本较高,无法同热干面展开竞争。

四、重庆小面的竞争者众多,消费者可选择的面条太多

我只说武汉的早餐市场,可以选择的面条较多,比如武汉热干面、襄阳牛肉面、兰州牛肉面、武汉本地的特色牛肉粉面、凉面、炸酱面、等,这些面条都各具特色,从我个人的饮食喜好来分析,这么多种面条,其味道都不比小面差,甚至有的比小面还更合我的胃口,选择众多,小面缺少一个让我非要选它的理由。

外省人说热干面只适合武汉人的口味,而我说重庆小面只适合重庆人吃,味道太重,也太麻太辣了,这重麻重辣的小面才更好吃。可大多数武汉人的早餐,实际上是不太愿意吃这么麻这么辣的,而且多吃还会上火,之后至少3-5天就只能吃些清淡的早餐。

写到这里,还想啰嗦几句,去重庆吃了一碗重庆小面,才终于搞明白:为何重庆小面在武汉不火。

实际上,还是武汉人更爱吃热干面而已,重庆小面口味重,价格相对贵一点点,就因为这个价格差价,大家在不选择热干面的时候,没有必要非要选择小面,这是因为武汉的早点种类太过于丰富,小面没有给出一个非吃不可的理由。

热干面是武汉人的最爱,男女老少都爱吃,吃的是日常生活,这是吃热干面的理由、三鲜豆皮吃的是糯米和臊子的搭配,实际上是换个口味,两种小吃的价格差不多,武汉人在三鲜豆皮和小面之间做选择,大家更愿意吃三鲜豆皮。

重油烧麦,是在吃腻了热干面之后的打牙祭、重油烧麦确实好吃,至少我个人非常喜欢、汤包鲜肉包、小笼包等,同小面不具备竞争。

牛肉面、襄阳牛肉面等,价格实惠的同时,还能吃到牛肉,大家更加不愿意选择小面、而炸酱面大家吃肉酱,对于不爱吃重口味的食客来说,大家更愿意选择炸酱面。

我们尽量做到恰如合适、通过原创图文,在文字与图片之间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们美味、漂亮、营养,您要什么样的美食,在这里希望我们能够给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