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防不胜防!皮肤病变竟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先兆?

老康的笔记本 2024-06-02 12:37:40

张阿姨是一位66岁的退休教师,生活作风规律、为人和蔼可亲。可就在两年前,她遭遇了人生的一个大转折。

一切往事历历在目:那是2022年的一个阳春三月,张阿姨照常外出晨练,路过一处广场时,突然感到右侧脸颊一阵刺痛。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小块肿胀的红斑,虽然不明显,但触之可及。阿姨没太在意,以为不过是吹风时擦伤的小磕小碰。

谁知,这个小小的肿块,竟成了张阿姨噩梦般遭遇的开端。

时间一天天过去,那处红斑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愈发红肿突出,迅速长至6cm×7cm的大小!触摸时质地坚硬无痛,表面甚至长出一层一层的珍珠状小球。阿姨顿时心生警惕,这可不就是皮肤癌的典型征兆吗?

可怜阿姨正是美好年华,哪能被病魔夺走生命?她立即挂号去做了检查。

一连串手续下来,检验报告终于出炉:让人大跌眼镜!这竟然不是大家熟知的基底细胞癌,而是一种更罕见的皮肤病——Rosai-Dorfman病。

什么?Rosai-Dorfman病?这是一种从未听说过的怪病啊!

别着急,下面就让我们一一为您揭开这个疯狂的医学谜题。

Rosai-Dorfman病,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罕见的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顽疾!

临床上它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皮肤累及仅占10%。如张阿姨这种仅在皮肤局部出现病变的情况,实属小概率事件。

干货来了!这种病是怎么查出来的呢?

从组织活检切片上可以看到,真皮层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更吓人的是,在这片混杂的细胞群中,还夹杂着一些"怪胎":特大号的组织细胞,细胞核圆鼓膨大,胞浆丰富嗜酸性,就像饥渴的怪兽般疯狂吞噬周围的炎症细胞碎片!

这就是该病最显著的组织学特征——"吞噬现象"。当然,免疫组化也能证实这些"怪胎细胞"确实是Rosai-Dorfman病的元凶,它们表现出S100、CD68和CD30阳性的标志性分子表型。

好了,至此我们终于摸清了张阿姨面部怪肿物的本质。不过这可不算完,更惊心动魄的还在后面!

就在阿姨动手术后恢复不久,一股刺骨的疼痛忽然从髋部传来,持续数月不减。赶快再次就医, PET/CT扫描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张阿姨的骨骼系统布满大大小小的溶骨灶,骨髓竟然被癌细胞占领了!

这下,大家终于猜到了:张阿姨所患的并非单纯的Rosai-Dorfman病,而是一种更严重的罕见恶性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

这意味着什么呢?阿姨体内的浆细胞发生了恶性克隆性增殖,不断攻击骨骼。如果放任不管,骨骼终将被彻底溶蚀,使身体各脏器相继殆尽!

事实上,临床上从未有过Rosai-Dorfman病后续发生骨髓瘤的先例,这种情况还是首次在张阿姨身上出现。

可最大的疑问是:两种病之间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吗?又或者,它们之所以在阿姨身上并存,只是一个不幸的巧合?在医学领域,这个谜团至今未解。

再回顾一下张阿姨的经历:

起初,一个小小的皮疹引起了重大的皮肤病变;随后,又跃升为生命垂危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如此剧烈的病情反复,着实让人防不胜防!不怪张阿姨会感叹:上天怎么这样磨难我啊?

实际上,除了张阿姨这个极端个例,医学界也确实存在少数类似的病例报道。比如2018年,国外曾报道过一例Rosai-Dorfman病后发生骨髓瘤的病人,但那只是一个单纯的临床解剖,并未深究二者的内在关联。

这就好比,你在柜子里收拾东西时,忽然发现藏了一只老鼠,可柜子里也躲着一条蛇。虽然二者都在那里,但除了空间上的"邻居"关系,它们之间似乎并无其他联系。

医学领域不少现象都是这般捉摸不透,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那么面对张阿姨这种少见的复合式病症,医生们是如何急智施救的呢?

由于骨髓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所以迅速果断的治疗至关重要。张阿姨的主治医生首先为她开具了一线标准方案: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RVD)联合化疗,旨在控制病情。随后评估她是否适合进行干细胞移植,以彻底根治。

不过遗憾的是,张阿姨因为高龄和身体状况欠佳等原因,无缘进行移植手术。只能继续服用来那度胺维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从目前来看,张阿姨的病情好歹得到了控制,生命也暂时免于危险。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和家人依然怀着一线希望。

这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那个困惑:Rosai-Dorfman病和多发性骨髓瘤之间,真的存在什么潜在的关联吗?

现在,医学界对Rosai-Dorfman病的发病机制的确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有研究发现,部分患者细胞中存在着MAPK/ERK等关键信号通路的基因突变,这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和Erdheim-Chester病有相似之处。

不过,与其他两种病不同,Rosai-Dorfman病很少发生BRAF V600E等热点突变。反而是NRAS、KRAS、ARAF和MAP2K1等基因,可能是它的潜在驱动力。如果这些基因发生突变,就有可能导致细胞失控增殖。

而多发性骨髓瘤,其实就是浆细胞克隆性恶性增殖所致。导致它发病的基因事件,通常是染色体易位、基因扩增等结构变异,以及NRAS、KRAS、FAM46C等基因点突变。

单从分子水平来看,两种疾病似乎并无明显的交集。但生物医学向来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我们无法轻易下定论。

比如,最近有研究发现,Rosai-Dorfman病患者体内存在一种特殊的免疫微环境,使机体处于持续的低度炎症状态。长期如此,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进而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风险。一旦命运无常,突变恰好发生在与肿瘤生成相关的基因上,就有可能诱发血液肿瘤等严重疾病。

当然,这只是一种大胆的猜想,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来证实。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两种疾病之间根本就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只是偶然的巧合罢了。毕竟Rosai-Dorfman病本身就非常罕见,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一。而同时发生骨髓瘤,概率实在是太低太低了。

所以从统计学角度讲,张阿姨就像是一个了不起的"实验体",偶然捕获了两种低概率事件的并存。这种巧合虽然非常罕见,但作为统计黑天鹅,终归还是存在的。

无论如何,张阿姨的这个病例都为我们拓展了认知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界的奇妙和复杂。或许未来的某一天,科学家们能找到两种疾病的分子联系;又或许,它们永远都只是两码事。

但在此之前,我们更应该反思医学的本质——关注每个个体,尊重每个生命。

就如同张阿姨一般,她所经历的不仅是罕见病的魔难,更是人生的无常与磨砺。面对重重困阻,她仍在努力活下去,这份对生的热爱和执着,同样令人钦佩和触动。

生命的价值,往往超越了病痛和烦恼。当我们在探寻未知的道路上止步无术时,未尝不能从病人的勇气和乐观中汲取力量,继续将事物追根究底。

这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或许正是张阿姨能够"劈山斩浪"的不二法门。有了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她就永远不会被疾病所打败!

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医学界定能撕开重重迷雾,解开这一罕见病例背后的谜团。而那时,更多的病人都将因此免受魔难,重拾光明。

人类和病魔的斗争永无止境,但一路有你们相伴,我们就终将冲破最后的黑暗,抵达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Amir B, Amir A, Sheikh S. A rare case of facial cutaneous Rosai-Dorfman disease clinically mimicking basal cell carcinoma followed by multiple myeloma after 2 years. J Med Life. 2024 Feb;17(2):239-241. doi: 10.25122/jml-2023-0337. PMID: 38813357; PMCID: PMC11131635.

0 阅读:0

老康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