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小飞机也能发展客运,在我国为何不多呢?

民航观点汇 2024-06-22 21:51:17

作者:拉上窗帘

我们出门常坐的是波音737和空客A320,这两种飞机最大载客189人,最少也摆120个座位,属于“中型机”。更小一些的,有ERJ、CRJ、ARJ和新舟60等——新舟60最少摆52个座位,在我国算是最小的民航客机,但只剩下两架,快不行了。

图:小飞机效益差 摄:拉上窗帘

那么还能用更小的飞机拉客吗?比如说运-12和塞斯纳208B等。如果可以的话,为什么在我国不多,国航南航海航他们的机队里都没有呢?

其实也不是没有过,海南航空曾经有过一批多尼尔-328,布置32个座位,前前后后使用了七八年。海航还有过美多23,山航有过萨博340,北航有过赛斯纳208B,但这些都早已成为往事。当前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最小客机”是ATR 42,一般布置46个座位,目前仍然在生产。

运-12和赛斯纳208B都比ATR 42还要小,运-12最多拉19人,208B则最多只有12名乘客,航空公司为什么不引进这些小飞机,用来执飞客流特别稀少的航线呢?为什么不仅中国没有,就连国外的航空公司例如汉莎和宿务这些,也不引进这些“小飞机”呢?

图:航空公司为何不买小飞机?摄:拉上窗帘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主要区别在于“121公司”与“135公司”。此规范来源于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我国和其它国家都(移植)遵守它。通俗地说也就是针对不同规模的航空公司提出了不同要求,使用干线飞机的公司须遵守121规则,只使用小型航空器的公司叫做“135公司”,要求相对较低。

121与135的界限是“30座”。换句话说如果你准备购置31座的飞机搞客运,那就得遵守《中国民航121部》的规章。121公司承担主要的公共运输任务,对安全要求极高。反之如果使用30座及以下的航空器,那就是“通用航空”,要求就没那么严了。

所以如果121公司引进30座以下的小飞机,等于自行抬升标准,成本高,不划算。小飞机载客少,本来利润就低,这么搞没法赚钱。基于这个原因,全球几乎所有的干线航空公司,都不会引进通用型飞机,他们最低使用ATR 42。

图:日本通勤航空ATR42 摄:拉上窗帘

但市场上确实存在极低客流的机场,或者有些小型海岛机场连ATR 42都落不下去,那怎么办呢?121公司一般会找合作伙伴,由专门的135公司使用小型飞机连接小机场,将客人送到附近的大机场。例如台湾德安航空使用19座的双水獭,从绿岛和七美等地,向台东和高雄摆渡客人。

我国常年坚持定期航班的135公司,据拉总所知只有德安航空一家。内地确实有许许多多的135公司,机型五花八门,有运-12、赛斯纳208B、国王350、大棕熊和PC-12等。它们有些也在携程上卖票,有时还很便宜。但这些公司无法进入中航信系统,它们大多依靠补贴,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已经越来越少了。

反过来说,如果135公司使用30座小型客机,坚持定班飞行的话,能否获得成功呢?这样的案例当然也有,比如美国JSX公司。这位兄台搜罗了80架老旧的ERJ-135/145客机,只摆30个座。它号称是包机公司,但每天都包相同航线,实际上是在搞定班客运。

图:“钻空子航空” 网络图片

美国JSX已将业务做到美国全境,它也有空姐,也有航餐,而且机票价格不算贵。因为不必遵守121安全规定,它的运营成本较低——不过它的好日子可能到头了,因为其它公司投诉说这么干不公平,FAA准备修改制度,不允许它“钻空子”了!

0 阅读:89

民航观点汇

简介:驻足欣赏,专注民航热点,了解点儿航空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