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报复"要来了:进口大排量汽车加税25%!两大国当即宣布访华

郭嘉聊健康 2024-06-26 02:15:44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和欧洲都在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下手。

美国那边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加征了超过100%的额外关税。

欧洲那边也在考虑了一段时间以后,决定和美国打一个配合,也对中国的汽车额外征收关税。

这些西方国家明显是想要通过政治手段打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体系,因为他们知道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了。

为了能够让自己国家的企业在新能源交通系统领域拥有优势,他们无所不用其极,不惜损害自身的商业信誉,刻意的竖起贸易壁垒。

但是美西方国家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对中国的明确挑衅很有可能会引起我国的反击。

而且从实际角度上来看,美西方国家这么做还是没办法让他们在新能源技术领域重夺优势。

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太快

汽车本身是现代工业的一个明珠,所以每一个科技强国、工业强国,也都是汽车的设计和生产制造大国。

因为在制造汽车的时候,要使用到很多先进的技术。

比如要设计出可靠且能用的内燃发动机,再比如说得搞出合格的车体等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是没有办法自主设计和生产一流汽车的。

我国的汽车工业,还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在苏联的支持之下才建设了起来。

但是因为缺乏技术支持、缺乏资金,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国的汽车制造能力依旧停留在五、六十年代。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私家车基本上都是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这些外国的汽车品牌在中国几乎完全占据了市场。

我们本土的车企只能够生产一些功能性的车辆,就比如说运货的面包车,或者是一些货车等等。

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私家车,我们几乎没能力自我设计生产,直到2010年以后,情况才有了不同。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升级,国家开始重点发展汽车产业。

再加上那时的我国就已经想到了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新能源交通体系的事情,所以我国在新能源交通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以比亚迪长城为首的一些中国车企也开始迅速投入到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中。

经过了数年时间的努力,我国在新能源交通领域已经拥有了很大的优势。

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管是在产量还是在销售量上,都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

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也正在迅速取代内燃机汽车。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现在有以下几种优势,比如说成本低廉。

并且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上都集成了各种现代化、智能化的设备,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是的确很受欢迎。

这也是美西方国家决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动手的原因。

因为谁都能够看得出来,在越来越重视环保的时代,谁能够在这一领域拥有优势,谁就能够控制以后的汽车产业。

友情提示:因为本文字符偏长,文中可能会有“广告解锁模式”,不过好在平台新出政策中,广告解锁是免费的,大家只需看完即可继续阅读,在此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以及平台。

可是美西方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较少,起步较晚,技术较为落后。

除了美国的特斯拉以外,欧洲的那些传统车企,他们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还有一些欧洲的老牌车企宣布要暂缓自己的新能源计划,就是因为技术不成熟。

所以美西方国家的政府就想通过这种方式为他们的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争取时间。

二、美西方国家是在刻意的树立贸易壁垒

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时代就意味着各国之间要携手共同取消贸易壁垒,推动全球贸易。

而美西方国家本身就是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者,现在的全球贸易体系本身就是在他们的设计中才建立起来的。

那么任何国家刻意的树立贸易壁垒都是逆全球化的尝试。

对于我国来说,完全可以上诉WTO,要求美西方国家停止针对中国企业。

况且对中国来说,我们也完全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反制。

在不就传出了消息,中国已经准备出手提高来自于美欧进口车的关税了。

前两天就有报纸刊登了一篇文章,声称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我国完全可以对进口汽车征收最高25%的临时关税。

一旦中国真的决定使用关税应对关税,美西方国家的汽车企业也必然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因为中国一直是全球范围内最有活力的汽车市场之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能够买得起车、用得起车。

所以包括美国的雪佛兰、福特还有欧洲的大众等在内汽车公司,在过去十几、二十年间,都在中国市场挣了很多钱。

有些外国车企在中国的收益就占到了他们全球总收益的1/5以上。

美国的特斯拉公司所生产的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不是也非常畅销吗?

也就是说,一旦中国对美西方国家的汽车企业也额外征收关税的话,他们的商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肯定会受到影响。

因为外国车卖到中国本身就不便宜,要是增加了关税,那么他们的售价就必须要提高,否则的话就有亏钱的可能。

可是,中国本土的汽车工业发展速度很快,我国的汽车公司正在源源不断的推出新型汽车。

外国车企失去中国市场的商业份额,很快就可以被我们的本土企业填补上,到时候如果外国企业再想回到中国市场就非常难了。

反观中国的车企,就算欧洲和美国对中国的汽车企业额外加收关税,意义也不大。

就比如说美国,中国的汽车在美国本身也就没有多大的市场份额。

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只向美国出口了300多辆电动汽车。

我国2022年对美出口的电动汽车总数才突破了一万辆,也就是说,出口额加起来都没有超过五亿美元。

美国自己也承认中国产的电动车只占美国新能源汽车总量的2%。

美国对中国的汽车加征关税,只是让中国的汽车进一步退出美国市场而已,反正我们的布局也不在美国市场。

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被加征关税,但加征的比例并不算太多,相比于欧洲本土的企业,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还有价格优势。

那么,到时候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该卖还是会卖的出去的。

三、欧洲车企不满,两大国即将访华

如今,与美国那边情况不同的是,很多欧洲的车企是反对欧盟以及他们各国的政府对中国汽车采取限制性措施的。

因为他们害怕这会给自己在中国的商业活动带来影响。

自欧盟6月12日宣布要对中国产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以后,德国的大众、梅赛德斯和宝马都已先后表态,对欧盟的决策表示了不满。

并且该国的经济部长也表示,即将到6月19日进行访华,进行友好交谈。

而位于荷兰的汽车企业斯泰兰蒂斯,目前也宣布他们无法接受欧盟对中国的限制性措施。

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更是认为,欧盟在面对中国汽车企业的时候,不应该采取防御性的策略。

欧盟也不应该试图通过政治手段让他们获得不正当的商业优势,欧洲车企应该和中国的企业进行正常的商业竞争。

而这家企业愿意和中国合作,主要也是因为他们本身在中国就有投资。

该公司早在2023年的时候就收购了中国某电动汽车制造厂商20%的股份。

也就是说,中国每卖出一辆新能源汽车,该公司就能够挣到1/5的钱。

那么,现在欧盟针对性的限制中国的新能源车企,不就相当于这些欧洲车企自身的商业利益也直接受到了损失吗?

而且该公司此前还宣布要在中国成立一个合资企业,并且在中国销售自己的新一代跑车。

要是欧盟现在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策略造成了中国的反制,那么他们在中国的商业投资不就泡汤了吗?

所以欧盟这边真的得考虑考虑,是不是要继续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了。

现在他们的策略似乎已经陷入到了众叛亲离的窘境。

不但可能会遭到中国的反击,而且那些欧洲的车企也并不领欧盟的情。

除去德国即将访华外,意大利总理也透露了即将访华的信息。

他们可能没办法阻止欧盟限制中国,但是他们也还想和中国保持合作。

毕竟大家都能看出来,和中国合作明显利大于弊。

况且欧洲现在不是也要建立新能源交通系统吗?

他们自己的车企又搞不出来有质量的新能源汽车,那么大量进口中国新能源汽车,确实是帮助他们更快建立新能源交通系统的最好方式。

而且中国也一直建议和欧洲进行合作。

所以也希望欧盟在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的问题上多考虑一点,不要真的引起中欧之间的汽车贸易战,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结语

欧洲应该清楚,中国不会轻而易举的妥协,我国官方一定会尽其所能的维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权益,且欧盟这样的做法,也会对中企投资欧洲市场带来不利影响。

现在他们刻意的针对中企,那么以后哪还有中国企业敢投资欧洲市场呢?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上考虑,欧洲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策略,尽快终止具有歧视性意义的加征关税的计划。

参考信息:

孙绪闻2024-05-22 中国被曝准备出手反击,提高美欧进口车关税,德法两国口风变了

文渊的历史书2024-05-22中国被曝准备出手反击,拟大幅提高美欧进口车关税,欧洲反应激烈

参考消息2024-06-15又一家车企巨头反对欧盟对华加税

8 阅读:7725
评论列表
  • 2024-06-28 12:19

    加百分之百不行吗?

  • 2024-06-28 05:52

    25%好意思公布出来吗?有种250%。个个现在反正穷的都只剩下钱了[得瑟]

  • 2024-06-26 15:09

    有钱人不差20%

  • 2024-06-28 18:57

    欧盟还是解体最好

  • 2024-06-28 20:03

    国产车遥遥领先,谁还买进口?加税的意义何在?[呲牙笑]

  • 2024-06-28 14:24

    欧盟并不是一个国家,几个国家收益几个国家倒霉,

  • 2024-06-28 20:15

    精准点穴,他们要战,咱们就迎!出手,必须要狠,打残了再说!

郭嘉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