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当你迷茫时,不妨看看这几个故事

张横聊情感 2024-05-02 09:13:57

01

在最该读书的年纪放弃努力,人生便成为了一场虚无的大梦。

“如果人生,只是大梦一场, 你会怎么办?”

这是前段时间,爆红网络的歌曲《大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歌词。

歌曲以近乎“平铺直叙”的方式,描写了人生从六岁到八十八岁,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和烦恼,歌词中贯穿多句“该怎么办”,但始终没有给出答案。

其实,深入了解背后的故事,更是引发了听歌人的共鸣。

这首歌的作词、作曲和编曲都是一个名为“滨江路十八”的人,他曾经以全县第一的好成绩考入高中。然而,进入高中之后,他沉溺于篮球,以至于落榜。

从人人看好的“学霸”,到“泯然众人矣”的路人,滨江路十八的人生,走上了另一条路。

无缘大学校园的他,进过工厂,当过小贩,做过农民,最后,成为一位在街头卖唱的歌手。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组建的乐队渐渐有了名气,并最终凭借一首《大梦》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这首歌之所以如此直抵人心,大概是因为唱出了天下人不得不直面的人生难题:如何生存?如何生活?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人生“必答题”:求学、就业、结婚、生子、养娃、养老......答好了,问题便成为契机,人生渐入佳境;答不好,问题就成为障碍,人生便有了一个个迈不过去的坎。

如果不作答呢?问题自然不会消失,它如同阳光、空气一样,时时围绕着你,只是渐渐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困顿,人生陷入“死局”。

而读书,从来都是“改天换命”的不变路径。努力了不一定会有好的回报,但不努力,一定没有回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来都未曾变过。只是,有的人,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深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拼了命也要把书读好。

如同跪着请求母亲让他复读的俞敏洪,终于在第三次参加高考时,考入了北大,并再次以勤奋读书为底气,从最“土气”的学生,成为“最有能力”的学生,并开创了一个行业的传奇。

所以,我理解这首歌,或许有一种自我反省的意味吧:分明拿着一手可以打出“王炸”的好牌,却在最应该读书的年纪放弃了读书,虽然从未放弃过打拼,但如果早就知晓了会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磕磕碰碰,还会如此任性而为吗?

诚然,他靠着不懈努力,干成了他想干的事情。可这份成功,如同昙花一现,那么短暂。

如果他当年静下心来读书,凭借他的天赋和努力,音乐或许不是他费力谋生的手段,而是怡情养性的爱好而已。可惜,凡事没有“如果”,只有“后果”,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求学年纪,将要用一生的颠沛流离来为之“买单”。

02

生而为人,不光要活着,还要有尊严,有地位。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这是电影《无问西东》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对应的场景是,面对日军的空袭,一大批有志青年积极报考飞行员,男主角何光耀以其出色的体能和顽强的毅力,通过了“初检”测试,面试官对他报以肯定的眼神,并用这句话鼓励现场所有人,不管是大学生,还是最平凡的人,都要心怀崇高的理想,人生才会有意义。

而男主角何光耀本可以不用肩负起“保家卫国”的使命的,他瞒着母亲报名参军,并在战斗中,以身殉国,度过了他无悔的人生。但用她母亲的话来说,却仅仅是这样的:

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啊!

何光耀并没有耽于做一个富贵公子,而是选择了挺膺而出,人生何其绚烂。

诚然,当下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吃饱穿暖有书读,这已是多少人遥不可及的幸福。但多少人,却因此而缺失了理想和抱负,缺失了对人生的规划与追求。

面对美食、短剧、游戏的诱惑,面对学业、就业的巨大压力,有人迎难而上,有人却选择退却和沉沦。还美其名曰“这才是享受生活”。

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心中有没有关于“活着”的思考,并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活着,有一口饭吃,有一张床睡,有衣服可换,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情。难的是,还要有尊严、有地位。

比如,同样是打工,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身处嘈杂的环境,食堂的饭菜仅仅停留在能够“吃饱”的基础上;在互联网大厂的工人,至少不会被噪音、粉尘和刺鼻的气体所包围,食堂全天开放,食品应有尽有,还有水果、咖啡、甜点。而同样的劳动时长,工资收入更是天壤之别。

工作没有贵贱,但人生层次的高低却由此拉开。

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如细水长流,源源不断,才能让人心安,才能免除后顾之忧,才能在工作之余,大大方方地享受周末,假期,才能按部就班地健身、旅行,将那些儿时的梦想一点点变为现实。

当一个人三天两头需要为找工作而发愁,便会被“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而击溃;当一个人习惯了穿名牌、住酒店、 吃美食,却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不得不一再降低生活标准时,那种巨大的落差,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场不亚于凌迟处死的酷刑。

而更严酷的地方在于,一旦跌入生活的最底层,想要通过勤奋劳动、自主创业来实现阶层的逆袭,付出百倍的努力是标配,还需要匹配足够的学识、智慧、勇气,以及恰如其分的好运气。

这种“不确定”的生活,是万般无奈之下的屈从,也是天下父母最不愿意让孩子过的生活。

于是,家长们才会竭尽全力,引导孩子在“读书”这条路上死磕:高学历是敲开高工资工作的“入场券”,高待遇的工作是高水平生活的前提。

而实现这个目标,就是要在关键的几年,拼命读书。反之,那余生的每一天,都会比任何一天的读书时光都要难百倍。

所以,读书,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实现人生梦想的必由之路。

03

结束语:不要做那个装睡的人,不要早早地当一个“逃兵”。

莫言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换言之。任何一个梦想都可能因为读书而产生,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阅读。

窗外,正是花红柳绿、万物葳蕤时;窗内,窗明几净,书声琅琅,正是少年最佳读书时啊!

犹记得《无问西东》中,因战乱而临时搭建的学堂,在大雨来临时,铁皮屋顶被打得噼噼啪啪响,雨水顺着缝隙滴滴答答地落,掩盖了老师的讲课声,大家不得不暂停学习而“静坐听雨”。

可越是险恶的环境,越是激发了学生们“学以报国”的斗志。

相形之下,年少的孩子,是不是更应该好好珍惜,为自己拼一把,为不负这个时代而赢一次?!

所以,不如从浑浑噩噩中醒悟吧!

如同作家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中写的那样:他从一个数学不及格的人,在老师某天讲一个很简单的题目时突然醒悟,不如就从搞懂书上的每一个例题开始吧,搞懂一个是一个。于是,他不再上课睡觉,而是每天就搞懂一道书上的例题,短短一个学期,将数学成绩从不及格拉到了120分以上。

再如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年少时最喜欢游侠奇迹,到了二十七岁时,发现同龄人都已功成名就,而自己还是一介布衣,于是,静心苦读,还顺带以身示范,培养了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成为文坛上响当当的“三苏”。

唯有自己有了目标,有了干劲,那些看似翻越不过的“书山”,那些看似解不开的“难题”,都将被一一破解,虽然过程有点苦,但更多的,是“攻城拔寨”的快感。

如同一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之处,便是“反转”来临之时,跌落到了谷底的人,迎来了“绝地重生”的机遇,好好抓住,人生便一跃而起!

加油吧!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0 阅读:17

张横聊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