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做事”的状态,一切都会好起来

张横聊情感 2024-05-14 09:14:38

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写了封长信给杨绛先生,洋洋洒洒写了许多自己遇到的种种人生困惑,希望得到指点。

杨绛先生很认真的写了回信,其中有一句话特别引人深思。她告诉年轻人:“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的确,阅读如吃饭,必不可少。但真正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和装样子读书的人,其收获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同样,做事如同读书,当一个人真正进入了“做事”的状态,那些看似无解的难题也会被迎刃而解。

01

坚定“必胜”的决心,就能化难为易。

人生之所以出现迷茫、困顿,止步不前,很多时候,原因在于极大的挫败感,就是自己无论做出怎么样的努力,就是学不会、办不成、做不好。

当学业、事业遇到这样的“拦路虎”,放弃就显得“天经地义”,但真正不甘心的人,总还会给自己多一次机会。

作家刘同在《生活里那道微光》中讲述他自己在高三时将数学学明白的故事:

高三那年,课业极其繁重,我已然从心底放弃了高考。只是有一天,数学老师,开始从头复习高一的数学。

我心里冒出一个念头:既然我什么都学不会,那么高一的数学,以我高三的智商还是都能明白的吧?很多事情越着急,越混乱,反而是彻底放弃之后,心里宁静了。数学老师每天复习一个小节,于是我就把那个小节的习题用各种方法解决掉,就在别人纷纷为高考冲刺的时候,我把所有的注意力花在了高一的数学上。

就这么坚持了一两个星期之后,到了数学的小节考试。

100分满分,我考了90分,那是我第一次靠自己努力解决了如此多的考试上的问题。

此后的数学测试,每当小节考试,我的成绩就不错,一到月考我的成绩就倒数。但我知道自己似乎和之前变得不一样了,因为此前的我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成就感,不知道自己的付出能得到什么,而现在我已经知道了,我能把数学的小节考试做得不错,证明再多给一些时间,也许自己是可以的。

最终,靠着这一点点的自信的重建和积累,他成功考入了大学,也在工作受到挫折时,如法炮制,走出了困厄。

他用这段“脱胎换骨”的经历告诉年轻人:每个人都有对人生无能为力的时候,这时不妨停止自责,去找你能够得到的,哪怕最微小的成就感,爱护它,让它帮你重新点燃对未来的理解。

这篇文章之所以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是我从中感受到: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不甘愿做一个失败者,谁都渴望成功,而只有坚定“必胜”的信念,才能舍得让自己“豁出去”,舍得让自己从头再来,舍得让自己亡羊补牢,从打牢基础开始,舍得让自己于细微处找到“化难为易”的方法和经验,然后,矢志不渝地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成功。

02

坚定“不辱使命”的初心,方能玉汝于成。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件大事去。”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使命感,人生的境界也就拔高到了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境界。

对于史学家司马迁来说,著作“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是他继承父志,光耀祖德的大事,也是他博览群书、游历山河、承明君盛世的自我价值追求。

据历史记载,司马氏祖上便是周朝的史官和武将,虽有衰落,但其父亲司马谈重振家学,成为了太史令,引导司马迁以“著作史书”为志,鼓励支持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司马谈临死时拉着司马迁的手泣不成声,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俯首流涕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这段心路历程,司马迁在《太史公自述》中开篇就写明了:

我的父亲曾经说过:“自周公死后,经过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死后,到今天也已经五百年了,有谁能继承圣明时代的事业,修正《易传》,续写《春秋》,本于《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呢?他老人家的意思是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呀!寄托在我的身上呀!小子我怎么敢推辞呢?”

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太史公自述》中描述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催人奋进:

“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建峰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而不能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于是,他开始记述过去的事情,整理那些传记,开始编写《史记》。

写了七年之后,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为出征匈奴而战败的李陵辩解而被捕入狱,最后被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他造成极大创伤。

他并不是没有过退却,但退一步又转而深思:

《诗经》和《尚书》辞意隐约,这是作者要表达他们内心的思想。从前,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就推演了《周易》;孔子在陈国和蔡国受到困厄,就写作《春秋》;屈原被楚怀王放逐,就写下《离骚》;左丘明失明了,这才有了《国语》;孙膑遭受髌刑之苦,于是研究兵法;吕不韦谪迁蜀地,后世却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才有了《说难》《孤愤》;《诗经》三百篇,大多是古代的圣贤之人为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情而创作的。这些些人都是意气所郁结,没有地方可以发泄,这才追述往事,希望后人能够理解。

所以,司马迁出狱后,忍辱含垢,继续发愤著书,又过了七年,终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著:

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52万6千多字。

每每看到这里,总会忍不住反思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绊脚石”,让自己困顿不前呢?没时间、没条件、没足够的经济支撑,其实都不是,而是内心的懈怠和目标的不清晰。

所以,从当下开始,时刻提醒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并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拼尽全力。

03

谨记“安身立命”的责任,才能绝境重生。

如果说,能够像太史公司马迁那样自觉肩负起家国使命,从而让自己这一生“不虚度”的人少之又少,那么,懂得安身立命、肩负起生活的责任,则是绝大多数人的宿命,唯有如此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

《古文观止》中有一篇名作《季札观周乐》,记录了吴国公子季札聘问鲁国请求观赏周乐的故事。

这里截取其中一段,来看看季札“观乐”的场景:

鲁国乐工为他演唱《周南》《召南》,他说:“美好啊!开始奠定基础了,还没有完成,然而百姓勤劳而没有怨恨。”

为他演唱《邶风》《鄘风》《卫风》,他说:“美好啊!深厚啊!哀愁而不窘迫。我听说卫康公、武公的德行就像这样。这恐怕就是《卫风》吧?”

为他演唱《王风》,他说:“美好啊!但它太琐碎得太过分了,百姓不能忍受。它恐怕是要先灭亡的吧?”

为他演唱《齐风》,他说:“美好啊,宏大啊!这是大国的音乐啊!作为东海一带诸侯的表率,恐怕是太公的国家吧?国家不可限量!”

彼时,周人以“礼乐治国”,礼乐不仅是音乐,更是窥见一个国家管理水平、民风民情的载体。显然,季札是个深谙此道,他的点评不仅惊艳了在场的人,也惊艳了后人。

历史上,季札品行高洁,是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文艺评论家。

但他对权位淡漠,之前其父吴王寿梦死后,哥哥要让位于季札,他推辞不受;后来哥哥们一致实行兄终弟及的方式,三位哥哥都死后,他便逃了,还是不受王位。

作为一个臣子,他在出访鲁国的时候,在号称最知礼的鲁人面前,对演奏的乐曲、舞蹈进行精到点评,其实,是想要用自己的“知礼”来赢得鲁国的认可和支持,并让中原各国都能为吴国“站台”,支持吴国压制楚国,争霸天下。

所以,季札无意中,扮演了一个“躬身入局”的打工人形象。

习得一技之长,以此谋生,是生而为人不可绕过的人生主题。认真地“做事”,前提在于精通“做事”之道,不会就学,不懂就问,直到能够胜任岗位,能够应对自如。

所以,那一件件看起来充满挑战的“事情”,正是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机会。正如王阳明对后人的劝诫:在事上磨练,才是真正的修行,否则不会有所长进!

04

结束语:

人越是年纪增大,越是明白,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求学的时候,学业上的难题,看起来是那样“烧脑”,但等到年华逝去,才会发现,单纯地读书的时光,吃学习的苦,实在是人生最轻的苦。

初入职场,最简单的任务,也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多年后,才发现,办法总比困难多,比起攻克工作上的难题,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才是最难处理的。

等到年华老去,回忆过往,发现最令人回味的,并不是享受人生的惬意,而是那些迎接种种挑战时的勇敢、坚强和无畏。

正是那样一个始终保持前行状态的自己,才让自己拥有了许多,能够衣食无忧,能够安享晚年,能够身所所寄、情有所托。

所以,不管处在那个年龄阶段,不如让自己好好地“做事”吧,你会从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也会渐渐抬升自我的价值,最终,赢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0 阅读:1

张横聊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