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这个特征是招癌体质

博惠评健康 2024-06-14 09:26:54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偏偏是我得癌症?为什么某某吸烟没得癌而某某不吸烟却得了癌?到底哪些人容易得癌症?…今天就来和大家分析分析。希望大家在看下面的内容时不要忘了以概率思维理解,不要绝对化。 关于哪些人容易得癌症的问题 ,总结一下,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五类人或者说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之一或更多特征的人容易得癌症: 第一类人:年纪大的人 年龄是大多数癌症天然的也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为明确的“风险因素”,某种意义上说癌症是“老年病”,癌症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有一句话尽管有点极端但确实很有道理:“只要你活得足够长,你迟早会得癌症”。 为什么说癌症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呢? 因为癌症不是一日长成的,从正常细胞“异变”到癌细胞,不断分裂增殖成细胞团,到“可见”可诊断的癌症结节肿块,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少则几年,通常需要十多年二十多年,或几十年。 假如某个致癌因素(比如吸烟的烟雾中的致癌物),作用于人体,你从十几岁,二十几岁开始吸烟,那么一二十年或更长时间,差不多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中老年,你就进入肺癌最高危的时段了,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人的肺癌就是差不多这个年龄以上诊断出来的,年轻人查出肺癌的人很少(不是绝对没有,是说少)。 总体上,癌症以中老年人为主,当然,现在癌症有年轻化的趋向,但这并没有改变癌症以中老年人为主这个总体。如果还拿出年轻人也得癌症的例子来抬杠,请回到文章最前面重读一遍。 启示: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年龄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因素”,但提示我们,中老年人是癌症高危人群,要主动进行相关癌症的筛查。 第二类人:有不良“嗜好”的人 具体来说,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心态等,这是最应该关注的方面,因为这方面的因素多数是我们可以“把控”的,很多情况下,癌症可能是你自己“招惹”来的,是你自己“作”出来的。比如: 老生常谈的问题:吸烟(包括二手烟甚至三手烟)是多种癌症的明确的高危因素,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其中主要是肺癌。 另一个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饮酒。饮酒同样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比如肝癌、口腔癌、咽喉部癌、食管癌、胃癌等。当然,偶尔饮一两次酒倒也不必太担心。经常有人为喝酒致癌做辩护,有的人说喝酒有这个那个好处,这其实和那些吸烟的人说吸烟有这个那个好处的人差不多,其实很多不良嗜好不能说完全没有“好处”,它的所谓“好处”其实就是心理上的所谓满足,很多吃着很爽的“美食“却是有损健康的。值得一提的是,喝酒又吸烟,错上加错,烟雾中的致癌化学物容易溶解于酒精中,加速致癌物吸收入血,可谓是毒上加毒。 吸烟喝酒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因素,其实这方面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经常熬夜和轮夜班的人、无肉不欢的人(嗜食红肉和加工肉类)、嗜好高糖饮食甜食的人、缺乏运动的人、乱性滥性的人、有某些不良饮食习惯的人(饮食无节制无规律,胡吃海喝暴饮暴食,喜吃各种煎炸烤腌类食物,喜吃咸食,烫食,不注意饮食卫生等等)、肥胖超重的人、心态压抑长期得不到释放的人…… 启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心态,这些多数是可以改变的,这提示我们,想要降低患癌风险,就要努力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学会调整心态。另外,高危人群要注意主动进行某些癌症的筛查。 第三类人:生活/工作在癌症高发区的人 这主要涉及的是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某些地区由于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生活在这里的人相对来说就有更高的风险得癌症。另外,某些职业需要经常或长期接触或暴露在某些致癌风险因素中,其患癌风险也相对较高。 启示:生活或工作环境致癌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体无法改变的,除非搬离这个地方或换个工作。当然,只要是环境因素,就并非不可改变,治理环境主要是从社会层面,并非一日之功,但作为生活在其中的个体,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也就能为环境的改善做出自己的贡献,人人事不关己,最终人人受害。而工作环境,要重视做好职业防护。同样的,这些高风险人群也要主动做好癌症筛查。 第四类人:有癌症家族史的人 癌症家族史,并不是简单地认为是家里有几个人得过癌症就是有家族史,而是和你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特别是直系血亲,有多人得过癌症(特别是得癌症时年纪轻),那么你可能携带某些癌症相关的不稳定或缺陷基因,你天生就有更大的风险倾向得某种或某些癌症。 而如果你家里有多人先后或同时得癌症,但他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比如夫妻之间,夫妻婆媳之间,姑嫂之间…本来并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得癌症,特别是得癌症时年龄都比较大,这种情况更多要反思生活和饮食习惯,由于长期生活在一起,有类似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启示:如果经证实确实是有某些癌症家族史的人,那么可以说这是先天之弱,在同等条件下,这些人有更高的得癌症的风险,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但并不表示就只能听天由命,而是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做好:一是更要远离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你不是富二代,你还不努力,那你就更差了,没人家“命“好,就不要学人家”任性“;二是要主动做好相关癌症的筛查。 第五类人:“运气不好”的人 这听着似乎有点怪怪的,得不得癌症难道真有运气的因素?真别说,确有可能。运气嘛,就是随机,具体说,癌症相关基本突变,随机发生,发生在你身上,也发生在我身上,他身上,但别人的只是“昙花一现”,而后就修复了,而你的呢,没有得到修复,而且累积下来,最终你就得癌症了。 你可能没有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没什么问题,也没有癌症家族史,但就是得了癌症,也就是说,导致你得癌症的那个基因突变不是由于环境致癌因素促发的,也不是由于先天遗传的基因不稳定或有缺陷,仅仅就是发生了某种随机的突变,你赶上不了,没办法,“运气不好”。 这种情况也只能怪“运气“,当然这也是目前的某些研究暂时这样认为,只是可能还没能找到背后真正的”原因“,可能也并不是真的就是随机的运气不好。“偶然”的背后有时也可能有某种我们未知的“必然”。 启示:既没有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没什么问题,也没有癌症家族史,还是可能得癌症,那怎么办?其实,这只是理想状态,这种人可以说几乎没有,真这样的话,这种人肯定是最不容易得癌症的人,尽管仍有可能得癌症,但概率很低,即便如此,到了一定的年龄(比如五十岁以后)也要主动做筛查,因为年龄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危因素。 很显然,并不是具有这五类人就一定会得癌症,只是概率,拥有其中一个特征的人其比没有任何这些因素的人患癌概率更高,越多则风险概率越高,如果全部具备,比如具有很多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的人,生活工作在癌症高发区,还具有癌症家族史,而且已到中老年人,还加上“运气不好”,那他得癌症的概率可以说就非常高了,当然也仍不能说百分之百。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去避免那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危险因素,而对那些不能改变的因素比如年龄、家族史等,那就主动做好筛查。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博惠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