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指数断崖式下跌,拉尼娜已经不可阻挡?美专家:概率超80%

森罗万象籍 2024-05-28 10:30:37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综述

近年来,全球气候似乎总是呈现出一年更比一年波谲云诡的趋势,如果要追溯缘由,太平洋一定是“罪魁祸首”。

海洋占据着地球71%的表面积,作为四大洋中的老大,太平洋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起一系列的蝴蝶效应,进而影响全球气温。

例如由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我国气温同比去年略微更高一些,而2024年的夏天似乎也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

不过,据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检测发现,厄尔尼诺近期指数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拉尼娜将有超过80%的几率成为执掌全球气候的新主角。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前面我们说,太平洋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全球气候,那么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先了解两个概念,那就是“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谈论它们时,通常都会加上“现象”或者“事件”这两种后缀,因为短时间的现象并不足以改变全球气候,只有让子弹多飞一会儿,现象多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成为事件,从而真正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一般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那么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究竟是什么呢?以前段时间活跃的厄尔尼诺为例,通俗地讲它的真面目实际上是一股异常的洋流,也就是超大规模的温热的海水整齐划一地朝着某个方向运动,而它原本应该老老实实的与赤道暖流并行。

为什么说它异常?是因为在南半球的秘鲁有一股秘鲁寒流,每年十一月至第二年的三月份,是它们的夏季,在气温的作用下,南半球整体气压下降,原本固定的风带也向南方偏移。

这导致秘鲁寒流上方的东南信风与北半球来的西北风撞了个满怀,而这一撞直接让秘鲁寒流的速度慢了下来。秘鲁寒流减缓,隔壁赤道暖流被吸了一部分进来,被吸走的这部分赤道暖流我们就称之为厄尔尼诺。

由于厄尔尼诺的出现,自东向西移动的赤道暖流元气大伤,到达亚洲时,海水的热度已经不足以让亚洲进一步升温。

秘鲁的寒流被加热,抵达亚洲的暖流被降温,于是乎就形成了南美洲的冬天不冷,亚洲的夏天不热的情况。

这种情况乍一听似乎没什么,但是长此以往,海洋里的生物以及陆地上的植物都会因此深受其害。

而拉尼娜恰好与厄尔尼诺相反,前者使得海水温度升高,拉尼娜则会让海域的的整体温度降低,两者对各大洲的气候影响也是相反的。

例如厄尔尼诺会使亚洲愈发干旱,而拉尼娜则会加提升亚洲的整体降水量。通常情况下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会交替出现,只不过拉尼娜的持续时间更短于厄尔尼诺一些。

太平洋指数断崖下跌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变迁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海域温度变化是判断是否出现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的重要依据。

为了便于观测,气象学家们将太平洋分为4个区域,自南美洲向西推进分别是Nino1+2、Nnno3、Nino3.4以及Nino4。在今年3月份时,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监测到在Nino1+2海域的温度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尽管这一海域在太平洋中的占比很小,也无法作为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转换与否的依据,但当气象学家们绘制出Nino3.4海域的温度变化走势图时也不难发现,这一关键海域也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厄尔尼诺即将结束。

拉尼娜势不可挡

通过对Nino海域温度的细致监测,加之计算机模型的精密计算加持,美国将所有的数据整合后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得出结论,在2024年的4~6月份,厄尔尼诺现象会持续衰减,出现中性气候的概率高达83%。

不仅如此,美国还在太平洋的次表层发现规模庞大的冷水团,这意味着Nino海域的水温还会持续降低。预计再往后推2个月左右,也就是6~8月份,拉尼娜登场的概率将达到62%,俨然是一副势不可挡的姿态。

之所以我们如此在意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转换,是因为不论是哪一种现象,一旦转换为长久的事件,全球的气候条件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厄尔尼诺的持续从短期影响来说会改变全球各个地区的降雨模式、气温分布以及提升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概率,长期来说甚至会加速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等一系列进程。

更直白地说,厄尔尼诺是一种反向性质异常气候,例如冬天变得不再寒冷,夏天变得不在炎热。拉尼娜则是一种加剧性质的异常气候,类似于冬天变的更冷、夏天变得更热。

具体到我们国家,可以预见的是,夏季我们不仅整体将面临更高的气温,拉尼娜带来的西太平洋海温升高还会加强我国夏季东南信风,使得雨带进一步像华北偏移,导致“南旱北涝”。

到了冬季则大概率会出现全国范围的冷冬现象,在拉尼娜顶峰时期,华北地区可能还会出现少雨干旱的情况。

不管怎么样,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带来的海温、风向、云量以及降水变化都是客观存在的,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亦是深远的。

现代气象学和海洋学借助卫星遥感、海洋浮标等设施实时密切监测Nino海温指数以及沃克环流强度来预测厄尔尼诺以及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我们成功捕获厄尔尼诺以及拉尼娜的动向时,我们就能及时采取各项应对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气候造成的经济损失。

结语

地球上的天气变幻就像是人体的呼吸,起起落落,来来回回。“离开真的残酷吗?或者离开才是体贴的?

厄尔尼诺的离去当然是一件好事,但相对温柔的拉尼娜又是否会引起新一轮的灾害?即是预测,便也不完全能加以肯定,未来气象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2 阅读:8404
评论列表
  • 2024-06-06 06:36

    这样一说,出现什么天气,都和你对得上了,反正你说的都对,但是普通老百姓只要今明准确预报和一星期大概预测

  • 2024-05-29 19:15

    从某种角度来说,你说的有一点对,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你说得不对。也不能说是完全不对,只能说离完全对之间还有一点不对。如果忽略这点不对,哪你说的当然是对的,可是以一个更严谨的态度去审视你说的对不对,那么你说的又不是对的了。其实回头一想,你说的对之处在静止的世界中有可能是对的,你说的不对之处以形而上的观点来看有可能是错的。但是以发展的眼光看,你说得对之处在运动的时空里有可能是不对的,你说的不对之处……

  • 2024-06-04 04:40

    闪电⚡️风暴即将到来!

  • 2024-05-28 13:09

    坐等南方46°高温!

    BOAT 回复:
    阿西吧,裂开吧。作法把高温挡到北方
    一二一 回复:
    就现在,广西25度,下雨,好冷啊。
  • 3
    2024-05-29 04:35

    按我们农历算。现在才四月份

  • 2024-06-02 14:47

    房价还是居高不下

  • 2024-05-29 20:18

    怎么也影响不到我那小百万的贷款

  • 2024-06-03 20:34

    伤心太平洋

  • 2024-05-28 10:55

    气候系统越来越异常了

  • 2024-05-28 22:09

    别说这些没用的,你就直说会变冷还是变热就行了

  • 2024-05-28 11:41

    俺相信专业的中气爱。

  • 2024-05-29 16:39

    拉尼娜要来了,我们要做好准备

  • 用这两个名词“拉尼娜/厄尔尼诺”就想混过去之前的世纪谎言:人类活动影响地球气候。

森罗万象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