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奥本海默》,聊聊美国为什么能够率先搞出原子弹

晨凯看国际 2023-08-23 22:57:00

诺兰的新片《奥本海默》终于要在国内上映了,虽然网上可以找免费片源,但还是应该花钱支持一下。

因为奥本海默,就是那个给日本喂核弹的男人,也就是历史名人传记里的“原子弹之父”。

为了更好提升观影效果,这期咱们就聊聊,美国为什么能先于德日搞出原子弹,奥本海默又在这里起到了哪些关键作用?

01

咱们先说说时代大背景。

众所周知,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是在1942年正式启动,1945年7月试爆成功,半个月后就对广岛、长崎进行了临床试验。

但实际上,德国和日本的原子弹项目都要比美国启动的早。

1939年9月1日,也就是二战爆发的当天,德国政府就拉上一票核物理学家搞座谈,并决定让柏林威廉皇家物理学研究所承担研制核武器的任务。

而日本是在1941年5月正式启动原子弹项目论证,虽然他们在核物理基础理论上没什么优势,但七凑八凑也拼出来一个明星团队,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的学生荒胜文策和玻尔的研究伙伴仁科芳雄。

从时间上看,德国在原子弹研发抢跑了近3年,日本也要比美国早了近一年的时间。

美国能够在原子弹这条赛道上胜出,第一个要感谢的是小胡子,第二个才是诺兰的主人公,奥本海默。

要讲清楚这件事,还要把时间往前再拨动个近8年。

1933年,德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二是,一位名叫利奥.齐拉的德国籍犹太科学家,设想出了原子弹的基本概念。

希特勒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疯狂迫害学术界的犹太知识分子,于是大量德籍的犹太科学家跑到美国避难,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玻尔和齐拉。

大家可别小看齐拉这位物理学家,虽然他没有爱因斯坦、玻尔出名,也没有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在20世纪30年代,齐拉却是一个关键的枢纽式人物。

说通俗点,就是物理界的人脉王。

齐拉是爱因斯坦的学术伙伴,两人一起合作发表过好几篇论文。

希特拉上台后,齐拉正在柏林大学任教,也是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纳粹对犹太人的敌意,于是早早跑到英国苟了起来,并劝说爱因斯坦留在美国,后来又化身物理界的高端猎头,为美国挖来了一票欧洲科学家,其中就包括费米和维格纳。

对了,爱因斯坦安利罗斯福研发核武器的那封信,也是齐拉提议并牵头送出去的。

就连费米建造的美国第一座小型核反应堆,也是齐拉通过私人关系,从美国军方搞到的科研经费。

可以说,在美国原子弹项目的早期研发过程中,齐拉承就是个WI-FI路由器式一样的人物,完美地把欧洲核物理学家和美国政府链接了起来,如果没有这个人脉王,美国的核武器研发进度只会停留在想象阶段。

这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要知道1933年之前,整个核物理学,有一半的原创性理论都是在德国完成的,当时德语才是欧洲科学界的通用语言。

小胡子的上台等于封杀了德国的核物理发展,纳粹不仅在国内疯狂迫害犹太人,还在科学界大搞去犹太化。

爱因斯坦、齐拉等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选择远赴美国,等于二战还没开打,德国就损失了一大批顶尖核物理人才。

据统计,仅从1935到1938年间,离开德国的科学家就超过了300位,其中绝大部分都跑到了美国。

这么一搞,德国的科研项目马上就进行不下去了,实验室和设备还在,但项目负责人却没有了,而且是每个细分领域的人才都在流失,关键数据拿出来都是错的,德国的核物理学基本也就不存在了。

举个简单例子,由于研究石墨的犹太专家集体出走,结果德国人搞出一堆错误数据,于是下定结论说石墨对于核反应堆的减速效果不好,应该选择人工制备的重水作为代替。

结果重水的生产速度奇慢,光是这一项,就让德国延误了两年时间。

而日本那边也好不到哪去,他们的核物理学基础比起德国,那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等到广岛都吞了第一颗原子弹,日本甚至连个像样的核反应堆都没造出来。

美国能够在这场核竞赛中胜出,奥本海默,功不可没。

02

1939年8月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收到了一封信,信里满是物理学术论据和榨干脑汁儿的概念名词。

起初罗斯福非常抗拒,对于纳粹仅靠几枚炸弹就能征服世界的说法不屑一顾,因为此时的美国无比强大,没有必要集全国之力去研发一个名叫原子弹的玩意儿。

但他的经济顾问萨克斯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19世纪初,美国人富尔顿建议拿破仑打造一支蒸汽机舰队,但拿破仑觉得船没有帆还叫船吗?一怒之下还把美国小伙儿给轰了出去。

结果后来在海战中输给了英国,法国从此一蹶不振。

原子弹就是20世纪的蒸汽机船,美国绝不能重蹈拿破仑的覆辙。

罗斯福听完大受震撼,并且马上给爱因斯坦写了回信,承诺会组建一个铀顾问委员会,专门研究原子弹。

自此,潘多拉的魔盒终于被打开!

1942年6月,罗斯福正式批准了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计划,并把这项工程委托给陆军工兵部队去执行。

由于工兵的办公室设在纽约的曼哈顿,所以原子弹项目的内部代号就叫“曼哈顿工程”,项目主管是五角大楼的建造者格罗夫斯将军,科学主管就是大名鼎鼎的奥本海默。

不过奥本海默并不是第一人选,因为制造原子弹可不是一般科研工作。

项目负责人必须在科学上有足够的权威,最好是诺贝尔奖得主,其次还要有行政管理经验,没有政治上的污点。

奥本海默是一条也没满足。

首先他没有行政管理经验、没发表过什么理论著作,学生时代还患有精分,更不是什么诺贝尔奖得主。

他最擅长的是评论别人的成果,而不是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类似动口不动手的体育评论员,等同于物理学界的口嗨型选手。

更要命的是,奥本海默亲共,多次参加美国党支部的外围活动,早在1941年就被FBI划入了潜在阶级敌人的那一边,光是政审这一条,奥本海默基本就可以洗洗睡了。

奥本海默能够出任,一是格罗夫斯的力挺,二是其他候选人都有自己的一摊事,真的抽不出身。

1943年1月,一大批物理学家被带到偏远的新墨西哥州,那里有一处峡谷,名叫洛斯阿拉莫斯。他们在这个峡谷度过了两年半的时光,期间不允许与外界通信,完全与世隔绝。

为了配合科学家们的需要,格罗夫斯的工兵在洛斯阿拉莫斯修建了一座全新的城市,面积大约1.85万公顷,实验室、住宅和商店一应俱全,只是每间住宅都没有门牌号。

在美国政府的解密档案里,这座城市叫做“Y基地”,它的总负责人就是奥本海默。

03

那最后一个问题,美国政府究竟做对了什么?奥本海默又起到了什么关键作用呢?

从本质上讲,原子弹研发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考验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学、技术能力,也体现了政府决策和智力管理水平。

为了造出第一颗原子弹,美国前前后后一共花费了18.9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228亿美元,1600多亿人民币。

巅峰时期,直接或者间接服务于曼哈顿工程的人员就达到了50万,光是两个铀浓缩工厂就雇用了12万名工人,协调工作难度非常大。

另外,曼哈顿工程还聚集了一大批顶尖科学家,智力超群但性格另类,几乎每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天花板,管理难度可谓是地狱级。

这么庞大的人力、物力整合在一个项目里,居然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也没有发生泄密事件,正是奥本海默管理能力的体现。

作为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奥本海默还兼具管理大师气质。

他不仅能够召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为之工作,还能充分了解各项工作的实际难度,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和判断。

并且他还精通PUA和情绪管理,在极限压榨自己和他人的同时,又能及时送上一碗心灵鸡汤,让项目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一般认为,除了奥本海默,没有人能够管理和领导这么一支顶级科研队伍,奥本海默的智力管理极大的提升了原子弹的研发速度。

再看德国那边,就只能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了。

前面也说了,德国早在1939年就上马了核武器的研发工程,项目负责人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海森堡。

这位老哥的业务能力要在奥本海默之上,但管理水平却要被后者甩出了好几条街。

海森堡在一开始就犯下了两个致命错误。

一是德国的核武器工程没有被有效的整合起来。

它的9个项目组分散在9所不同的大学里,有的负责核裂变,有的负责重水生产,大家关起门来各干各的,进度条根本没法儿对齐。

二是海森堡是个不粘锅,害怕承担风险。

因为德国的顶级武器项目都是小胡子亲自主抓,一旦时间表定下来完不成任务,极有可能被十三太保按个里通外国,扔进监狱里审查。

所以海森堡干脆把时间线一下拉长到了5年,小胡子一听就没了兴趣,结果科研经费砍了一半,海森堡获得人力物力也就少得可怜。

除了项目管理上存在巨大失误,海森堡还把科技树给点歪了。

按照他的理解,核物理学最重要的潜力不是生产原子弹,而是造出军舰和潜艇上的小型反应堆,这就导致德国的科研小组都在测试核反应堆的稳定性,而没有琢磨立竿见影的原子弹。

就这样,德国在核项目上的先发优势,被海森堡轻松化解。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在核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只有800万马克,差不多是曼哈顿工程的1/1000。

在资金有限,领导卧底的情况下,德国人的核项目搞的是一塌糊涂,直到苏联打进柏林,德国才勉强组装出3台核反应堆,运行起来也是磕磕绊绊,根本没办法正常使用。

但比较诡异的是,二战结束后,海森堡很快就设计出了一座结构精巧的实验型反应堆,后来还主持了联邦德国第一座核电站的规划。

这说明,在外部条件宽松的情况下,海森堡是有能力管理一个复杂项目体系的,德国人不是造出不出原子弹,而是历史没有站在纳粹这一边。

日本就更不够看了。

原本陆军和海军就不对付,为了获得核项目上的话语权,日本海陆两边的军头各自搞了一个核武器研发小组,分别由荒胜文策和仁科芳雄负责。

结果两边互相封锁消息,项目始终以龟速推进,即没造出核反应堆,也没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浓缩铀。

等到1945年,美国飞机都开始轰炸日本本土了,日本军头还自我感觉良好,要求仁科芳雄用一年的时间造出原子弹。

结果到了8月,广岛、长崎喜提美国人的实验成果,即便冒着被格式化的风险,日本在原子弹研发上也不可能赶上美国的速度了。

最后再简单说一句。

二战结束后,奥本海默亲共的问题又被翻了出来,并受到美国政府多年的监视和审判,最后在政治博弈中搞的众叛亲离。

直到1967年2月18日,他在喉癌的病痛中忧郁而死,也没获得彻底平反。

此文完。

0 阅读:0

晨凯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