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炮让导弹失业,500公里射程仍有超高精度!与导弹有何区别

挖个脑洞子 2024-06-21 19:54:26

图文 | 脑洞君

编辑 | 脑洞君

«—【·前言·】—»

中国火箭炮在世界上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不仅火力凶猛威力巨大,射程还特别远。在最近公布的全球十大最强大火箭炮排名中,中国产品独占鳌头,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分别是PCH-191、卫士-2D和神鹰-400。其中的卫士-2D火箭炮,其最远射程甚至可达480公里。这已经符合短程弹道导弹射程(300~1000公里)的国际认证标准了,难道我国的火箭炮已经算是短程导弹了?

当然不是,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今天我们就从火箭炮与短程导弹的作战方式,飞行轨迹、制导系统、重量与载荷等方面简单了解一下二者的不同之处。

作战方式和火力效果

首先,火箭炮与短程导弹最直观的区别在于二者作战方式以及火力效果的不同。

单枚火箭弹的威力并不是很大,所以火箭弹大部分情况下是依靠高密度的打击作为武装冲突和火力支援的工具,凭借凶猛的火力对敌方进行“面”打击,造成火力覆盖式的区域性伤害。比如在电影《金刚川》中,志愿军战士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就可以在10秒钟内连续发射16发火箭炮,对敌方造成有效的火力压制以及大面积突击伤害。

火箭炮

而短程导弹的侧重点则在于有针对性的对敌人进行“点”打击,依靠高精制导系统以及高爆战斗部如核弹头,对单一目标造成重火力杀伤。在战争中,短程弹道导弹一般用于摧毁敌方的核武器发射阵地、前沿飞机场、固定防空阵地和交通枢纽等重要场所。

短程弹道导弹

发射方式与飞行轨迹

除了在作战方式上的不同,火箭炮和短程导弹在发射方式和飞行轨迹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火箭弹发射

如果有机会观察火箭炮和短程导弹的的发射过程,你会发现火箭炮一般都是采用斜向发射,即火箭炮发射筒会跟地平面产生一个倾斜角度(我国新型神鹰-400火箭炮采用垂直发射,在此只讨论常规火箭炮),并且多采用齐射或者连射。而一般导弹的发射方式都是垂直发射,其发射筒会和地面形成一个90°直角(也有少数导弹采用倾斜发射,例如我国红旗-7B导弹),基本都是单枚发射。

弹道导弹发射

二者发射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它们飞行轨迹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空中的弹体轨迹区分二者。火箭炮由于采用斜向发射,且发射器中有膛线,火箭弹在发射之处会沿炮筒延长线斜直向上旋转飞行,全程处于低空,肉眼可见。

远程火箭弹发射

短程弹道导弹在发射时与地面垂直,但其发射后并不是沿直线上升,而是在获得足够的射高之后,在中高空以抛物线的形式下落,进行对目标的打击,一般情况下我们肉眼无法观察到。例如苏联的“飞毛腿”导弹射程为300公里,而其弹道的最高点距离地面可达86公里。

弹道导弹攻击形式

制导飞行和非制导飞行

火箭炮与短程导弹在发射方式上的不同源于它们在使用上的最大区别——制导飞行与非制导飞行。

导弹主要由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和制导系统三部分组成,而火箭炮主要由战斗部和火箭发动机两部分组成,二者在构造上相差一个制导系统。

先说什么是制导,引用百科的说法就是“导引和控制飞行器按一定规律飞向目标或预定轨道的技术和方法。”制导系统由负责确定导弹和目标的相对位置并制定导弹的飞行规律的导引系统,和负责执行导引系统产生的命令,控制导弹按照设定的弹道稳定飞行并飞向目标的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导引系统既可以安装在导弹上,也可以安装在外部平台上,但控制系统一般都安装在导弹上。简单来说,导引系统负责“打得准”,而控制系统则负责“飞得稳”。

弹道导弹中的高精度陀螺仪

短程弹道导弹制导系统中的陀螺仪可以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测出导弹发射后的偏转信息,并与预定弹道信息进行对比,对飞行轨迹进行修正。而传统的火箭炮(短程或者中程火箭炮)没有制导系统,并不具备制导飞行的功能,火箭炮在发射之处已经确定了打击目标的参数信息,即火箭炮弹的落点在开炮之前就设置好了。因而长期以来火箭炮都只用与近距离作战。

传统火炮

远程火箭炮

随着1991年海湾战争的爆发,远距离作战模式明显增加,具备制导能力的远程火箭炮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研发的几款远程火箭炮射程已经达到三四百公里,如卫士-2的射程为300km,卫士-2D的射程为480km,神鹰-400的射程为420km。这些火箭炮确实装备有制导系统,但他们的制导系统和短程导弹的制导系统还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卫士-2D,其制导系统并不在火箭弹中,而是安装在发射系统中,也就是说卫士-2D的制导系统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弹道修正措施,在精确度上与弹道导弹还是有一定差距,只能算是一种简易制导系统。

但这种简易制导系统在精准度达不到弹道导弹的水平,但是这些简单的弹道修正仍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使远程火箭炮比传统火箭炮的炮弹密集度提高一倍,射击精度提高两倍,有效的提高了杀伤力。

解放军的火箭炮

重量与载荷

火箭炮与短程导弹的区别还在于二者不同的重量和载荷。

还拿卫士-2D火箭炮举例,其长度为8150毫米,直径425毫米,战斗部250千克,起飞重量为1575千克,射程为480千米。这在火箭炮中已经算是体型较大的了,但与射程同样在300千米到500千米的东风-11短程弹道导弹相比,卫士-2D可以算是很娇小了。东风-11长度与卫士-2的基本相同,但其直径达到了860毫米,重量更是将近3.8吨。

东风-11

在炮弹载荷上,卫士-2D可以携带225千克的高能炸药作为战斗部,而东风-11则可以携带单个800千克的战斗部或者5枚100千克的子弹头,甚至是一枚0.2/1.0/2.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

以色列“铁穹”拦截火箭弹

再从成本来说,一枚火箭炮可能只需要几千美元,中等一点的几万美元,非常先进的也就十几万美元左右,而短程导弹的成本通常在几十万美元到几百万美元不等,这也使得火箭炮相较于短程导弹来说,更加经济实用,效费比更高,战时可通过饱和打击,大量消耗对方防空反导资源。哈马斯用火箭炮消耗以色列“铁穹”就是最好的例子

结语

总的来说,火箭炮除了在射程方面和短程导弹相似,在其他方面区别还是很大的,二者定位不同,功能不同,作战方式也不同,在各自作战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二者在运用上也有较强的互补性,可在作战层面可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

参考资料:

火箭炮≠弹道导弹——中国军网

中国远程火箭炮打击精度提升 堪比短程弹道导弹-海外网

远程火箭炮和导弹到底有何区别,谁才是地面战“大杀器”——环球杂志

白俄将引进中国火箭炮 射程300公里不输短程导弹——人民政协网

0 阅读:1

挖个脑洞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