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终其一生不称帝?不是他忠于汉室,这才是真正原因

文诩与过去 2024-06-17 11:46:46

东汉末年,一代枭雄曹操凭借自身的才华,在那个乱世成功崛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不断壮大,完成对北方的统一,更是差一点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因为赤壁之败,曹操不得已只能接受三分天下的局面。

然而,虽然曹操有着如此权势,但是终其一生,他都没有迈出最后一步,只是达到魏王就停了下来。曾被许劭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曹操,明明已经位于权力之巅,为何他不登上帝位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曹操不愿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

东汉末年虽是乱世,汉室衰微,造成诸侯做大,但是数百年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世人还是存有忠孝礼仪。而曹操虽然是雄才大略,但同样深受儒家影响,

曹操可以利用天子去东征西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不会做出那最后一步。因为他深知,哪怕他完成北方的统一,一旦做出废帝自立的事情,一定会被千夫所指,遭受无尽的骂名。

虽然当时的曹操也是被刘备等人骂作汉贼,但这是正常现象,曹操对此完全不用理会。而在百官与百姓眼中,曹操就是那个匡扶汉室的忠臣。

曹操不想在自己百年后,背负一个窃国的乱臣贼子这样的骂名。因此,他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

其二,曹操不愿意治下出现混乱。

曹操曾说过,如果不是他,天下称王称帝者,不知道会有多少。

而在当时,袁术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称帝,结果不仅遭到群起而攻之,更是造成麾下离心。曹操对于称帝的风险非常清楚。哪怕到后来,曹操已经拿下北方,天下大部分已经掌握在自己手中了,他仍旧不愿意冒风险称帝。

从后来曹丕称帝,各地出现一定的叛乱就可以看出代汉称帝的风险。

此外,当时的孙刘联盟已经破裂,曹操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称帝,再次让两家走到一起,共同对抗自己,因此没有选择称帝。

其三,曹操看不上虚名更加注重实权。

曹操是一个务实之人,他虽然没有称帝,但是无论是权势还是威望,一切都已经与帝王无疑,只是缺少一个名头。整个东汉朝廷,政令由曹操决定,天子诏令由他口授,军队听他调遣,官员任命也是他来决定。由此可见,曹操虽然名为丞相,实为皇帝。

一个皇帝的名号,对于曹操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根本无关紧要。

因此,曹操终其一生没有称帝。

在曹操《短歌行》中,曹操已经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一句“周公吐辅,天下归心”,就说明曹操想要成为周公这样的人物。而他也明白,在其死后,曹丕必然会称帝,但这也不是他能管的事情。正如,曹操所说的“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由此可见,曹操最多打算作为一个周文王,为儿子铺路而已。

而至于曹操到底为何没有称帝,还是只有他自己知道,如今我们也只是诸多猜测罢了。

0 阅读:19

文诩与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