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气节确实没的说,宁死也不选择南迁

文诩与过去 2024-06-19 22:28:18

大明为何被称为最有气节的朝代,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做到了“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同样因为他们哪怕是亡国之君,宁可选择自缢,也不愿成为俘虏。

在崇祯十七年3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无路可逃,最终选择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上上吊自杀,至此大明灭亡。

然而,崇祯其实可以不选择这一条死路,他完全可以学着历史上的一些皇帝那样,选择南迁,保留国祚。这一做法看起来确实自私,但是至少能保住半壁江山。然而,崇祯没有选择这条生路。为何崇祯不愿意南迁呢?

在明朝历史上,当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朝中总会有人提出南迁。在正统年间,因为土木堡之变葬送了大明数十万精锐,造成北京空虚,国家处在危亡之秋,当时就有人提出南迁。最终在于谦的据理力争之下,说服孙太后坚守北京。于谦也成功力挽狂澜,赢得北京保卫战。

到了崇祯末期,北方的局势早已糜烂,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势不可挡,明眼人都看得出北京无法保住。当时,名叫李明睿的翰林学士就对崇祯提出南迁的建议。

对于当时的大明来说,南迁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为此时的国力完全比不上正统年间,再加上朝中没有第二个于谦。然而,面对这个建议,崇祯帝再次陷入到纠结当中,他深知此事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一旦同意南迁,北方必定沦陷,他崇祯必然背负丢失国土的罪名;可是不南迁,又无法抵挡农民军,最终山河破碎,他就是一个亡国之君。

崇祯想要成为一个千古明君,这也是他上位以后一直励精图治的原因,但是事与愿违。如今,他不能不做这个艰难的决定。

对于崇祯来说,一定是想要南迁的,这样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但是他又不愿意北伐失地的骂名,因此交给大臣商议,想要借他们的嘴,说出南迁这个决定。但是朝中的大臣哪个不是人精?他们也不愿意背负骂名,看似朝中激烈讨论,实则互相扯皮,一连商谈几天,都没有一个结果。

然而,李自成不会给崇祯时间,他所率领的农民军士气如虹,一路上攻无不克,目标直指京城,而崇祯暂时放弃南迁这个决定,只能下达一个勤王的圣旨来安慰自己,他只能希望朝中也出一个“于谦”来力挽狂澜。

可是,勤王大军没有等来,告急文书却是一封接着一封。最初提出南迁的李明睿,再次劝崇祯做决定南迁,然而崇祯性格上的缺陷,让他一直没法下定决心。不久后,真定失陷,彻底宣告南迁的道路被阻断,崇祯只能在紫禁城中等待李自成的到来。

最终,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走投无路的崇祯不愿做俘虏,在煤山自缢而亡,国祚276年的明朝就此灭亡。崇祯在被迫之下,保留下大明的气节。

0 阅读:2

文诩与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