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的悲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连曹雪芹都难以挽回

看了又看他 2022-01-25 20:36:15

德国著名诗人、文学评价家尼采曾经说过,悲剧才是人生的意义。他这句话是站在文学批判角度上说的,同时也折射了现实生活。的确,从文学角度来看,绝大部分的经典著作,其中都有一个或多个悲剧人物,秦可卿便是红楼梦里的那个悲剧人物。

或许有很多人觉得,秦可卿死不足惜,她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这样的人怎么能算得上悲剧人物呢?其实仔细分析,秦可卿的死,跟贾珍是撇不开关系的。

秦可卿在贾府里虽然不算位高权重,但也颇受贾母喜爱,贾母曾夸她是齐全孩子。同时秦可卿嫁的也是宁国府的长孙贾蓉,她在贾家便为长孙媳妇,若是早熬个几十年,说不定便是下一个贾母。

可秦可卿的一切,都被她公公贾珍所毁掉了。她公公贾珍威逼利诱,促使秦可卿与其行不轨之事,最后事情败露,秦可卿羞愧而死,所以说她的死完全是贾珍一手造成的。

可事实上,秦可卿的死,跟她自己也离不开关系,她从一开始就做错了一件事,这才一错再错,导致身亡。

贾珍是男性,秦可卿是女性。这是一个对立,也是一个矛盾冲突点。古代重男轻女极其严重,清朝虽然已经算是好的了,可比起现代的男女平等,依旧是远远不如。受这种思想影响,女子在古代地位远不如男子,哪怕秦可卿是宁国府的长孙媳妇,亦是如此。

同时,这种思想影响下,女子比起男子而言,更容易承受的便是舆论。舆论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它可以轻易地毁掉一个人。当时秦可卿本可以拒绝贾珍,甚至可以揭发贾珍对其图谋不轨一事,还可以去找贾母讨个说法,毕竟偌大的贾府是有祖训的,贾家中贾珍也不能一手遮天。

可秦可卿没有这样做,她在面临公公的骚扰时,没有立刻拿出坚定的态度来拒绝贾珍,这就给了贾珍后续可乘之机。秦可卿之所以不敢揭发贾珍,怕的便是舆论,一开始她跟贾珍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只是贾珍意图染指秦可卿。但若是她揭发了此事,事情传了出去,一传十十传百,难免会传成什么样。更何况,舆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对于女子都不算太友好,事情传出去之后,贾珍作为男子,可以不要面子,甚至继续花天酒地,但秦可卿却不能。

秦可卿忍受不了事情传出去后别人对她的诽谤,她一个旧时代的女子,最重要的便是清白,便是名誉,此事传出去,她的名誉便毁了。所以秦可卿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贾珍,最终不管是阴奉阳违也好,还是委曲求全,她到底还是答应了贾珍行不轨之事。

开弓没有回头箭,秦可卿若是在答应贾珍之前说出此事,虽然会遭受诋毁,但不至于会让她羞愧至死。可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后,那便完全不一样了。在古代,女子不守妇道便是最下贱的女子。看看同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面出轨的潘金莲,阎婆惜最后的下场,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代对于女子出轨,几乎是持一个零容忍的态度。

所以,虽然曹雪芹对她表示出了足够的怜惜之情,但是终究还是无法挽回她的宿命。

秦可卿错就错在,她没有第一时间说出贾珍的龌龊想法,而是等到事成之后,彻底暴露了无奈下才选择自杀。同样是死,死在事前跟死在事后,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概念。前者可以让秦可卿保住好名声,整个贾府都会对秦可卿的刚烈赞不绝口。但死在事后,却截然不同,虽然说人死为大,可秦可卿的名声已经臭了,贾府再风风光光的操办丧事,也弥补不回秦可卿以及整个贾府的名声。

参考文献:《说红楼话性情》

0 阅读:85

看了又看他

简介: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