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攻陷长安,毁掉一项制度,为中国消除上千年的隐患

看了又看他 2022-01-27 13:40:53

翻开史书,里面记载的黄巢是一个残暴无比的超级杀人狂。在《旧唐书·黄巢传》中这样说道:“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讲述的就是黄巢在起义成功后攻入长安城时展开的血腥报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杀人如麻的黄巢却也对推动历史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他曾一手除掉了毒害中国600多年的毒瘤—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在当时社会上拥有特殊地位的特权阶层,起源于三国时期,由曹操的谋臣陈群创立。这些门阀士子们凭借着家族的影响力,几乎霸占了国内上下的全部资源,就连曹操也是在北方士族的支持下才坐稳了中原霸主的位置。

到了魏晋南北时期,中国的政权几乎都在门阀士族手中把控,乃至后来隋唐两个政权的建立,都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以至于后来的统治者为了巩固皇权,都致力于摧毁这一制度,唐太宗更是制定了《世族志》以分散士族的权力。但由于门阀士族大多是建立政权时代功臣,因此历代君主大多推行的是较为温和的制度,比如著名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唐末,在科举制的影响下,士族门阀在朝廷中的势力逐渐被考取功名的举人们所代替,但这些士族的影响力仍然十分巨大。《新唐书·杜兼传》记载,唐文宗在将公主下嫁给士族公子时这样感叹道:“我家两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这里的“崔、卢”,指的就是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这两个大家族。

而黄巢,则让门阀士族彻底沉寂。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出生盐商家庭,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少时的黄巢颇有才学,5岁时就能吟诗作对,成年后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却遭到了士族成员杨素的暗箱操作。杨素钻了科举制度的空子,把大量平庸的人塞进朝堂,导致本该名列前茅的黄巢落了榜。

满怀愤恨的黄巢站在长安城门口,咏下一首著名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随后他转身离开,继承祖业成为了盐帮首领,十年后,他带着10万起义军打回了长安。在登基称帝后,黄巢便下令屠戮门阀士族。据记载,经过黄巢的打击,士族成员大量死亡,所属资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庶民再无区别,士族的地位逐渐被新兴的地主绅士阶层取代。到了宋朝,士族门阀就基本绝迹了。

没有士族门阀的侵扰,宋代的科举人才辈出,很多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学子才真正走进庙堂,真正应验了那句著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因此,黄巢虽然行事残暴,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他消灭了危害中国600多年的门阀士族,为中国消灭了上千年的隐患,也许就是他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吧!

0 阅读:285

看了又看他

简介: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