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最后三年:雄狮步入暮年,再也无力回天

白易历史观 2024-07-04 09:17:48

历史上最有权力欲望的君主,莫过于乾隆皇帝了。当他年过八旬,终于做出让位的决定时,依旧不愿意放手权力,竭尽全力想要控制朝政。乾隆归政之后,虽然把皇位禅让给嘉庆,但实际上他还是实际掌权者。他不仅住在皇帝应该居住的地方,而且要求内廷使用乾隆年号,凡事都必须听从他的指示。乾隆会不会就此退居幕后,作为一代枭雄落入黄泉?

话说乾隆老儿六十年执政,功过是非,姑且不论。到了1796年,他已经89岁高龄,难怪有人戏称他为"当朝垂垂老人"。这一年的正月初一,乾隆终于举行了盛大的禅位大典,太和殿前云集着王公大臣等候新老交替。

乾隆坐在龙椅上,头戴玄狐皮帽,身穿龙袍。群臣在新科太子顒琰的带领下,潮水般向老皇帝叩拜行礼。最后乾隆将青玉大印交予嘉庆,仪式就此结束。看似权力的移交已然完成,但实际上乾隆的"功成身退"远未到来。

尽管退位在即,这个统治了60余载的老帝并未丝毫释怀。他依旧住在皇帝的养心殿,规定皇宫内不使用乾隆纪年。新登基的嘉庆只能住在皇子宫里,还必须早晚朝见父皇乾隆听训。所有的奏章都要先经乾隆批阅,官员的任命调动也得请示乾隆。就连乾隆的生日也被称为"万万寿节",比嘉庆的多了一个"万"字。

这一连串举措体现出,乾隆退而不退,他还是这片大好河山的实际掌舵者。就连嘉庆也心里有数,乖乖听从这位太上皇的安排,哪敢越雷池一步?他的权力只限于祭祀、大阅等流于形式的礼仪活动,连这些都要先向乾隆请示。口惯了"孙子"这个自称,他在老皇帝面前简直就是个现代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退位后的乾隆日子过得也是清闲自在。他时常追忆往昔的辉煌岁月,还将自己从前居住的宫殿重修了一番,成为了一座小型的纪念馆,满怀感慨地重温人生的美好时光。他将己藏古物按门类编为目录,出版发行,以求后人瞻仰。为纪念最喜爱的富察皇后,连她从前的陪嫁箱柜都搬了过来。

乾隆最大的遗憾,还是百年难遇的白莲教起义。他曾自诩是"千古完人",阖宫之时理应举国欢腾,岂料就在退位的第一周,战火就在山东等地点燃。为了平叛,乾隆耗费十万大军,七千万两白银,却始终无法尽数剿灭。这其中自然也有内忧外患的缘故,比如伪忠臣和珅此时此刻正虎视眈眈,想要趁机夺权。

和珅早就做好了布局,他通过换人把控住朝野要职,宫内也盘踞着他的党羽,即便嘉庆有重臣吴省兄弟相伴,事实上也被他暗中把持。退位在即的乾隆只能依赖和珅来传话达旨,说不准就被他阙曲成了自己的意思。就这样,和珅半推半就地把皇权牢牢掌控在手中,靠着昏聩的老皇帝,大肆敛财的同时,也使得白莲教难以彻底平叛。

日子一天天过去,乾隆的精神已然衰弱,记忆力也所剩无几。原本打算在九十大寿时期盛大庆祝,谁知道到了正月就大病一场。虽然及时请到御医,但病魔终究难挡七旬高龄。就这样,万万寿节始终没能如期而至,这位明君、昏君、老顽固的乾隆,在1799年归于黄泉,终年89岁,一个朝代也就此谢幕。

0 阅读:10

白易历史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