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泡面还未流行的八十年代,乘客们在火车上都吃什么?

白易历史观 2024-07-05 02:08:07

提起上世纪80年代的火车之旅,想必很多老一辈人都会感慨万分。那个年代物资短缺,生活拮据,但火车餐车上卻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承载着难忘的美味回忆。没有泡面横行的年代,火车上究竟有什么可口的佳肴等待乘客品尝?

话说80年代刚开始的时候,中国可是实行严格的粮票制度。大伙儿出门是绝对不能忘了带上宝贵的粮票,不过出门在外乘坐火车倒是一个例外。那时候出差远游的人可真是受宠若惊,火车上用不着粮票就能吃饱肚子,何等幸福美满的待遇!

火车餐车当年可不是现在这副刷卡购餐的模样,而是货真价实的明火明灶做菜。旁边还有个小煤巷,炊事员们忙活个不停,一边下锅做菜,一边还得添煤生火。就这么"体力活",吃顿饭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

您说夏天多热啊?对,热成一个小火炉。食材们就指着靠冰块保鲜,没啥先进的储存设备,只有用棉被包裹着冰块冰镫子,就这么当时髦的"冰箱"用。要是列车绕远路的,还得时不时补充点冰块,以防食材"蔫头耷脑"不新鲜。

火车餐车里您根本吃不着什么泡面方便面,都得吃点扎实的。清一色的新鲜蔬菜:土豆、青椒、洋葱、胡萝卜,种种肉类则有鱼片、排骨、瘦肉等等。对了,当时火车上还供应高级食材哩,比如美味的甲鱼和昂贵的燕窝鲍鱼,只要您点餐,就会现做现烹。

掌勺大厨们那都是一水儿的顶级好手,可不是随便碰凉的。最起码也得是当时大酒店里的主厨出身。当时人们拿那可怜的粮票可捉襟见肘,混在餐车当大厨活计可不仅仅能饱腹,粮票分文也不用花。因此一大批大师傅纷纷转行掌勺,其中北京铁路局的餐车水准高得没朋友,简直比普通的二级餐厅还高一个级别。

当年师徒关系可谓规矩森严。师傅们得亲自栽培传帮手们宝贵的经验,从切菜做起,您先把这个活都干两年,掌门儿后颁你张出师证明,由上头组织评审通过,才能正儿八经当正印大厨操勺掌厨。行规如此严格,想必当时餐车上吃来的东西那是相当讲究了。

火车餐食品种老少通吃。川菜那是成都铁路局当仁不让的拿手菜,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等经典应有尽有。再高级点儿,干烧鱼翅什么的也绝对halt不来。南昌铁路局往往是标准的江西风味,横跨省份的长线列车也会综合各地美食风情。

就餐环境说来也很有讲究,和现在的绿皮火车里那挤挤挨挨判若云泥。餐车内窗明几净,干干净净,上等棉织物做的台布,精致的不锈钢酒架上还摆放着酒类、饮料:很地道的陕西丹凤葡萄酒和茅台酒、北冰洋啤酒等,就连当时稀缺的顶级香烟也买得着。吃喝玩乐应有尽有,环境一级棒。

诚然,这等物超所值的就餐体验可不是便宜的事儿。就拿80年代一份海米烧茄子3毛5,一份熘鱼片5毛钱这等价格说事。当时一位大师傅的月薪就几十块钱,哪儿够呀?也就是说,能在餐车上吃一顿的,身上可得不少银钱粮食。

80年代末,火车餐食开始步入衰落之路。原先统一供货的管理方式变成了包干制,车上餐饮团队只需缴纳固定费用,其余全归承包方所有。为了多赚钱,车上餐饮团队开始削足适履、唯利是图,频频更换进货渠道,只求便宜而不顾食材质量,餐食水准自然严重下滑。掌勺的师傅们无法与从前相比,手持卫生证就能上岗,其烹饪手艺可想而知。

大家对倒退的餐食质量亦有怨言。但是,除了咬咬牙自带干粮,火车上别无他选。再加上泡面的席卷,相对便宜美味,这顿家常火车餐遂成了人们惦念的过去。就这样,在泡面和昂贵低质的餐车之间,80年代火车餐食的辉煌时期就这么黯然落幕了。

0 阅读:0

白易历史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