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托孤:历史上最后一次托孤,也是最失败的一次托孤

白易历史观 2024-07-04 09:17:48

历史上最后一次托孤,也是最为失败的一次托孤!清朝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危临终时,临时决定了一份由8位大臣代理朝政的遗诏。可就在短短3个月后,这份看似周密的遗诏便功亏一篑,被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合谋斗垮。为何咸丰帝的托孤安排会如此草率?究竟是哪些漏洞被慈禧太后捕捉并加以利用?

1861年7月16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危垂危,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便着手托孤一事。在他亲自拟定的遗诏中,6岁的皇长子载淳被立为太子,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等8位大臣组成"顾命八大臣",负责赞襄朝政。看似万无一失,但就在这份遗诏里,咸丰帝埋下了不少致命弱点。

首先,咸丰帝对于遗诏中对权力的分配安排非常草率。他将两位太后慈安和慈禧只赐予了盖章权,决策权全在八大臣手上。其次,宗室权力极为不平衡,代表武力的恭亲王等远亲被完全排除在外,而其他宗亲如惠亲王、惇亲王也无一入选。再者,顾命八大臣中竟无一位来自军中实权派,全是文官出身,连个僧格林沁都没有安排。

每个环节,咸丰帝都给对手制造了可乘之机。姑且不论按常理说,身为当朝太后,慈禧应得皇太后尊号,但肃顺对此视而不见,公开鄙视她的身份,使得慈禧对他怀恨在心。而被边缘化的恭亲王自然也极为不满。

合理的遗嘱应当照顾到每个利益相关方。比如当年刘裕拥立四位代表不同派系的大臣作为摄政,顺治帝也都打着"三足鼎立"的思路分配权力。可咸丰帝却独裁专权,将大权全部集中在这八大臣手中,而且还是只代表一个文官派别的人马。这在当时根本就无法服众。

结果很快便如咸丰帝所料。肃顺等人趾高气扬,不理会其他大臣的死活,加之军权无主导致朝纲日渐涣散。恭亲王和慈禧乘虚而入,暗中部署夺权大计。他们拉拢了醇郡王奕譞等人,通过种种手段迅速控制了京城军权,在短时间内搞定了大权旁落。就连当年赵构也做不到这等精妙运作!

不足3个月,肃顺等人便为慈禧太后连番计策所制,节节败退,最终被一锅端。这不仅仅是肃顺等人自负自傲所致,更因咸丰帝托孤时"心猿意马、打草惊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权力的世界向来如此残酷,夺权之路更是荆棘满布。咸丰帝虽然企图安排好权力传承,却暴露出太多疏漏,不但没有平衡各方利益,反倒制造了众多可乘之机。结果就是慈禧和恭亲王等人从中捕捉到机会,合谋夺权,最终将这份遗诏化为泡影。

这段权力斗争不啻是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戏。慈禧的狡黠诡计,恭亲王的一路托钵,肃顺等人的自负轻狂,无不令人拍案叫绝。不过话又说回来,咸丰帝最后这次托孤,的确也太过草率和短视了。将全部大权交给寥寥几员文官,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排除亲王权力,着实有些不智。

0 阅读:34

白易历史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