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年代的回忆

手机用户小楼 2024-02-26 15:00:44

中国知青人们都相当熟悉,毕竞在我国的五十至六十年代,全国约有2000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现如今当年的知青们,平均年龄都在70岁左右了,早已步入我国老龄化的队列中了。

如今忆起当年的知青们,正值青春年华,怀着满腔的热血与激情,奔向了广阔天地。而乍一到乡村田野,心都立马变得拔凉拔凉,居住的是如此简陋的茅草屋,四面透风几根木条撑在了窗户上,许多居所根本就无窗玻璃,只能用破旧塑料片遮挡,夜里用自制的煤油灯照明,第二天早晨起床,咳出的第一口痰都是黢黑黢黑的。

饮食方面更是让人傻眼了,早晨山芋干稀饭就咸菜,咸菜几乎是干炒的,所用菜油少的可怜。中午也仅仅是一大碗炒青菜,有时炒大白菜,有时青炒萝卜,晚上只有咸菜就饭了。日常生活天天如此知青们还得知足,寒冷的冬天雨雪天气里,就连咸菜都没有了,只能用腌制的红辣椒水冲汤就饭,几天下来知青们都拉出了便血。

乡间田野的劳作初始的几个月,知青们几乎都无法适应。人们可以试想一下,刚出校门就直接面对乡村的高强度田间劳作,怎么可能适应呢。知青们在乡村时每天的劳作,一些地方在计算工分方面给予了照顾,男知青为满工分十工分,女知青为八工分,当然在那个时年每天也仅仅为两毛多钱。

知青年代确有一些知青忍受不了乡间的生活与劳作,每年都跑回家中好几次。但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上山下乡时离家距离近一些的知青,离的较远的知青,那时还支付不起往返的长途交通费用。

当年的知青们现如今的老人们,对知青年代所度过的几年光阴,想必终生都难以忘却,因为那是青春时年的一段最艰辛的历史。

作者: 楼 楼

0 阅读:8

手机用户小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