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25年前,不顾妻子反对收养6岁孤儿,现在养子成了他的骄傲

低价的街坊 2024-06-09 05:28:38

1998年,在北京福利院的一次慰问活动中,47岁的相声大师姜昆留意到了一个名叫谢谭的6岁男孩。这个孩子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瘦弱不堪,目光暗淡。

姜昆看到这一幕,心中涌现出一股难掩的怜悯之情。

在短短的一念之间,姜昆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主动地将谢谭带回了自己的住处。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他无微不至地照料着这个小男孩:他总是为他准备热腾腾的可口饭菜,细心地帮他去除身上的尘埃;温柔地给他讲述温馨且有趣的睡前故事,让他短暂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没在姜昆的意料之中,谢谭这小男孩表现得十分懂事。每天一大早,他就会自觉整理被窝床铺,帮着姜昆洗切蔬菜、打扫卫生,从不哭闹撒娇,也从未向姜昆索要过任何东西。

一周的时光过得真快,当姜昆不舍地准备将谢谭送回福利院时,小男孩终于忍不住,抱着姜昆哭着喊出一声"姜爸爸"。

姜昆的内心被深深地撬动了一下,泪水也在眼眶中打转。他身为一个父亲,深知孩子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仅仅在七天的相处中,这个可怜的孩子就对姜昆产生了深深的依赖,这让姜昆再无法狠下心将他遗弃。

于是,在谢谭的啼哭声中,姜昆坚决地做出了收养这个孩子的决定,并为他起名为姜河。

这个决定改变了姜河的命运,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姜昆一家的生活轨迹。当妻子李静民和女儿姜珊从国外长期留学回来时,一家人当场就愣住了——家里无缘无故地多了一个孩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姜昆解释说姜河的身世凄惨,妻子和女儿虽然有些同情心,但短时间内仍然无法完全接受。

姜珊女儿因为父亲收养一个儿子而感到愤怒,立刻去飞往了美国,并拒接姜昆的电话,父女关系几乎破裂。面对家人的反对,姜河并没有气馁,而是想方设法用行动赢得大家的接纳。

时光倒流回1968年,那年的姜昆只有18岁,满怀年轻的理想主义,告别熟悉的北京,孤身前往遥远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火车站等待的过程中,一个身材不高但眼神坚毅的姑娘引起了他的注意。

尽管年纪尚轻,但她的言谈举止中透露出一种独特的性格,给姜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姜昆来到兵团后,惊喜地发现那个一眼就让他难忘的姑娘李静民也被分配到了同一个名为“前进”的宣传队。李静民比姜昆小一岁,今年只有17岁。

作为宣传队的成员,姜昆的幽默风趣和李静民高亢优美的歌喉在舞台上完美结合,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掌声。

两人在长达八年的舞台生涯中,频繁地在台上台下进行合作配合,内心深处的火花也逐渐燃起。1982年,姜昆和李静民离开了兵团,一同回到了他们的家乡北京。

他们迫不及待地前往民政局登记结婚,开始了一段简朴而温馨的新婚生活。

就这样,平淡的日子悄然度过了一年。然而,一个惊喜意外地到来,他们迎接来了爱情的结晶——女儿姜珊降生了。这可爱的小女孩儿继承了她父母双方的艺术天赋基因。

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李静民决定提前告别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全职的家庭主妇。

姜昆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在外拼搏奋斗。尽管他们的生活习惯仍然遵循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但这并没有熄灭他们对事业的热情,反而激发了他们为美好未来奋斗的决心,勇往直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静民发现女儿姜珊表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继承了他们夫妻俩的才华。姜珊从三岁起就能咿咿呀呀地唱着动听的曲调,对各种乐器也有一种天赋般的亲近感。

到了五岁,她已经能熟练地弹奏钢琴,歌声更是动人心弦。

家庭主妇李静民发现女儿姜珊在音乐和艺术方面拥有非凡天赋,便毫不保留地将全部心血投入到她的培养上。李静民为姜珊请来了多位国内知名的音乐大师,亲自教授她歌唱和乐器演奏的技巧。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李静民的悉心培养,姜珊的艺术造诣日益精进。在她11岁那年,就在北京市中学生艺术节的声乐solo大赛中拔得头筹,夺得了全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这个好消息如同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开来,使姜珊一举成名。

姜昆看到女儿的艺术天赋后,决定进一步推广她的才华,让更多人认识这个音乐神童。姜珊12岁那年,姜昆大胆地让姜珊在全国人民最重视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献唱,于是一夜之间,姜珊的名气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然而好景不长,过早接触娱乐圈对年幼的孩子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姜珊很快就迷失在五光十色的浮华中,个性渐渐变得骄纵跋扈、自大狂妄,不再谦逊好学。

她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态度也越发恶劣为了让女儿远离这个注定会败坏她的浮躁环境,姜昆在姜珊14岁那年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她遣送到异国他乡的澳大利亚继续中学学业。

年纪尚小的姜珊,因为这次的重创,哭闹不停,坚决反对父亲的决定,她认为自己的明星梦想就这样被父亲无情地切断,前途一片渺茫。

然而,尽管姜昆心中万分纠结,却还是硬下心肠,将姜珊送上了飞往澳洲的航班。

来到异国他乡的姜珊,一开始非常思念家乡和父母亲人,甚至一度想放弃就此回国。她悄悄买了机票,但被姜昆当机立断地再次强行送上了返回澳大利亚的航班。

从此,父女两人的关系彻底决裂,谁也不愿主动联系对方,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年的漫长岁月。

收养姜河(原名谢谭)这件事,姜昆一开始为了避免家庭矛盾,未曾告知远在国外的妻子李静民和女儿姜珊。他独自一人做出了这个重大决定,有些犹豫,却暂时没有开口的勇气。

直到李静民带着姜珊从异国他乡回来,一家人都处于极度的困惑和迷茫之中。这个小男孩是怎么出现的?姜昆为什么从未提起过?姜昆只能硬着头皮向家人解释姜河的遭遇和身世。

在一开始,李静民在听完姜河的经历后,虽然同情这个营养不良、无家可归的孩子,但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接受这个多出来的"家人"。

而处在青春期的姜珊则直接炸锅了,她生气地质问父亲是不是不再想要她这个亲生女儿,才去收养一个陌生人做儿子。

气坏了的姜珊泪流满面,立刻拎起行李箱转身离开,买好机票飞往美国,拒绝接听姜昆的任何解释和电话,使得父女之间的关系降至冰点。

面对家人的反对和冷淡,姜河并没有气馁,反而积极主动用行动去增进与家人的关系,用行动去赢得家人的接纳。每天早晨,他都会主动向李静民打招呼并帮助她拿衣服和拖鞋,用谦逊有礼的方式去展现自己的诚意。

在吃早餐时,姜河也总是会先给姜昆和李静民盛好饭菜,自己最后才动筷,这些细微的举动都体现出他的用心良苦。

经过几年的相处,李静民被这个孝顺懂事的孩子所打动,内心的坚冰开始融化。姜珊从国外回来后,看到这个孝顺有礼的弟弟也感到深深的感动,心中的芥蒂开始慢慢消除。

除了用实际行动感化家人,姜河还有着出众的艺术天赋。为了激发孩子的潜能,姜昆听从好友牛群的建议,送他去专门学习杂技训练。

在经历了四年孜孜不倦的刻苦练习后,姜河成功掌握了空中飞人等一系列高难度杂技动作,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杂技演员。

尽管姜昆一家给了姜河重生的机会,但姜河的内心深处仍然有着一个愿望,那就是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他希望能远远地看上一眼,了解自己的身世,这样也能得到一些心理安慰。

随着时间的推移,2007年的时候,15岁的姜河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渴望,他向父亲姜昆提出了找寻亲生父母的请求。姜昆并未回答,只是沉默着,姜河见状立刻向父亲保证:“无论能不能找到亲生父母,您永远是我心中最亲的人!”。

姜昆和李静民听后很想满足儿子向他们的遗愿,然而他们搜寻遗留线索的过程太艰难,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亲自奔走,都没有得到什么消息。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许多网民开始质疑姜河是个“养不熟的狼”,仅仅是要求父母寻找自己的根就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远在美国工作的姜珊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严厉斥责弟弟没有考虑到父母的感受。然而,姜昆夫妇依然坚持全力支持儿子,动用了所有的影响力和资源去寻找他的亲生父母,然而最后却徒劳无功。

在面对公众的质疑和姐姐的严厉指责时,姜河并没有选择退缩,反而主动向父母和姐姐真诚地道歉,他的认错态度非常诚恳。

通过这件事,他深深地理解到,养育之恩远比亲生父母的生养之恩更加高尚和珍贵。

自那以后,姜河深刻铭记姜昆夫妇的养育之恩。他工作尽心尽力,事业逐渐有了进展,经常抽空回家看望父母。姜昆因病住院期间,姜河直接停止了所有工作并日夜在医院照顾陪伴。

每当姜珊因事务繁忙无法回家时,姜河都会贴心地为姐姐准备双份礼物,代替去孝敬父母如今,姜河已成家立业,却依然把报答养育之恩当做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以自己的孝心和事业成就,尽全力回报姜昆一家人。

光阴似箭,如白驹过隙。那场由收养姜河引发的家庭矛盾似乎已成为遥远的记忆。现在,姜昆和家人齐心协力、相亲相爱,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回顾往事,当初姜昆独自决定收养姜河,使这个原本温馨的家庭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妻子李静民一时难以接受,女儿姜珊更是气急败坏,父女决裂多年。

而姜河这个被收养的孩子,也曾一度被舆论质疑为"白眼狼",遭到姐姐的狠狠数落。

然而,姜昆正是用他的爱心温暖了这个被遗弃的可怜人,姜河则是用他的孝心感动了全家人。尽管姜昆的善举在最初曾遭到质疑,但最终他还是收获了幸福美满的结果。

而姜河也通过自身的努力,没辜负了养父母的期望,以优秀的事业成就回报了养育之恩。

如今的姜家大院里,一家老小共享天伦之乐。儿子姜河经常挤出时间回来与父母相聚,每逢佳节,姜珊若无法回家,他就会带上两份礼物,代替姐姐尽孝道,这对无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深厚情感,用行动诠释了"养儿如子"的真谛,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

善有善报,姜昆家庭通过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不仅改变了姜河的命运,也重新塑造了他们自己的生活轨迹,最终收获了幸福的结果。

一个本应四分五裂的家庭,因为姜昆的大爱和姜河的孝心,重拾了温馨,见证了爱与善意的力量。

0 阅读:535

低价的街坊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