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吃了一碗河南胡辣汤,才终于明白:为何胡辣汤,很难走出河南

觅圆良食 2024-06-27 06:03:2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与您在进行讨论与后续的分享,感谢您的支持,谢谢!

文/觅源

编辑校对/觅源

相信付出爱是让自己幸福的最好方式,美食是抚慰人心的不二法门,喜欢此文烦请点赞、收藏、评论、转发!

河南位于我们国家的中东部,黄河的中下游,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是全国农产品的主产区和重要矿产资源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加工转化加工大省,耕地面积1.1亿亩以上,全国第三位,粮食播种面积在1.6亿亩以上,是全国粮食产量超过3000万吨大关的3个省区之一,小麦种植面积大,占播种面积的54%,小麦的总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上文介绍的有关河南省的相关事项,同我们今天讨论的胡辣汤有什么关系?

在河南省的任何一种城市,任何一条街道上,都能找到卖胡辣汤的店家,一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夏天催汗、冬天暖胃,在河南这块中原大地上,胡辣汤也是百家百味,但无论是什么味道,胡辣汤的主角永远都是胡椒。

河南这片土地,人们尤其热爱汤食,比如胡辣汤、烩面、牛肉汤、羊肉汤、开封灌汤包等,在这片中原大地上,广种小麦和豆类,面食文化繁盛,同时这里又是陆路香料贸易的集散地,这些都为胡辣汤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您不知道的是,胡辣汤还是传统的快餐食品,它的主要原料就是小麦面粉、豆类、口蘑、香菜芝麻等,加上制作过程较为简单。

但胡辣汤没有卖相,看着就不是美食应该有的样子,但河南人不在乎这些,他们在乎的是胡辣汤中的各种食材和原材料,因为农耕消耗体力,胡辣汤中的辣能够提神、汤比起各种面食和大米饭来说,更加能够哄肚子。

河南人的日常饮食,虽然不止胡辣汤,但从胡辣汤的原料和制作方法来进行分析,农耕需要体力,同时也要物尽其用,将农田里的各种农作物采取最简单便捷的方法制作成美食,同时还要节省粮食。

这是我对胡辣汤的解读,我去过几次郑州,但我真心吃不惯胡辣汤,我属于“外貌协会”,看着胡辣汤就没有了胃口。多年之后,再次在这片土地上吃下半碗胡辣汤之后,才有了上文的一些概括和猜测,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望大家在评论区教我,谢谢大家的留言了。

下文给大家说说我的一些思考,关于胡辣汤的,为什么胡辣汤在南方无法普及,整理之后,给大家说说我想到的几点原因吧。

一、美食都是看着就能激发食欲的,而胡辣汤的外观是真的不够吸引人

别看胡辣汤的做法讲究,其中的原材料多,有的胡辣汤还用上了新鲜的羊肉、牛肉等原材料,经过细心调制,呈现出香辣可口的味道,但我个人对食物的外观有一定的要求,看着不中意的,就难以食用,也可能是我没有挨过饿,可能饿上个三五天之后,才能品尝到胡辣汤的美味。

总结起来,我个人觉得胡辣汤的卖相差,对美食的要求,从小养成了相对色香味俱全的概念,这种概念是根深蒂固的,加上日常生活中,所吃到的各种菜肴、小吃等,也都对卖相有一定的要求。

而胡辣汤黑糊糊的状态,同南方人对美食的理解是背道而驰的,第一眼看到之后,内心实际上就产生了抵触情绪,进而影响了大脑对胡辣汤的客观认知,大脑中反应出这样一条无法改变的想法,看着就是不咋样,怎么可能会好吃,再加上饮食习惯的不同,更加不愿意去品尝这种卖相差的美食。

胡辣汤的内容其实还是蛮丰富的,胡椒、辣椒、草果、牛肉或者羊肉、骨头汤、淀粉、粉皮、黄花菜、花生、豆腐皮、木耳、千张等众多食材制作而成,味道鲜美,加上使用了各种香料熬制而成,还有滋补身体的作用。

但对于我这个武汉人来说,胡辣汤就是一锅糊,卖相实在是欠佳,湖北地处华中,九省通衢,南北的各种小吃在这里汇聚,各种早餐都比较精致,同武汉人吃的较多的鲜鱼糊汤粉比较起来,胡辣汤的卖相也是差了许多,如果不是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一个南方人第一次去郑州,头一次吃胡辣汤,就能爱上这种美食,其实还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胡辣汤走出河南来到了武汉的早餐江湖,相信10个武汉人,至少有8个武汉人可能不会刻意选择这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小吃,这也可能是胡辣汤难以走出河南的原因之一。

二、抛开卖相差的主观因素,再来说说它的味道,可能多数南方人也吃不习惯

胡辣汤肯定是好吃的,要不怎么会让所有的河南人如此痴迷,只不过是我这个外省人不懂得胡辣汤的美好而已,就好比外省人来武汉,吃不惯热干面一样,这个道理我是懂的。

熬制胡辣汤,使用了很多的食材和香料,香味浓郁,入口的味道也比较厚重,但对于南方各省的食客来说,胡辣汤还是属于重口味的小吃,饮食清淡的南方人,吃不惯胡辣汤也是能够理解的。

胡辣汤中加入了胡椒和辣椒,这两种香料的加入,让胡辣汤的口感有别于其他汤品,口感是辛辣的,入口之后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味道。虽然它口感丰富,但在河南以外的南方城市,吃不惯胡辣汤也是正常的,这可能就是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所在。

首先说一下胡辣汤的味道,从色香味美、价格角度来说说我自己的感受,胡辣汤的香味是带着中草药味道的,如果加入了牛肉或者羊肉,还能闻到带着中草药味道的羊肉汤的味道或者牛肉汤的味道。

一碗好吃的胡辣汤,汤汁是浓稠的,入口较为顺滑,胡辣汤中的羊肉、面筋是食材的口感都比较有嚼劲,同糊汤产生鲜明对比,而且胡椒和辣椒的味道是非常明显的。

一碗胡辣汤下肚之后,口中留有余香,当然还是浓郁的中草药的味道,对于一碗早餐小吃来说,一大早就吃到中草药的味道,对南方的小伙伴来说,还是需要有一个接受过程。

三、胡辣汤的做法复杂,外省的胡辣汤,大多都是“自学成才”,味道一般

武汉的热干面有老字号、重油烧麦也是、三鲜豆皮也是,其做法相对来说,确实也比一些街头小店好吃一些,我想表达这样一个观点,在武汉吃热干面、三鲜豆皮、重油烧麦,大家认的还是那些老字号的品牌。

胡辣汤也是如此,比如逍遥镇胡辣汤、周口胡辣汤、北舞渡胡辣汤等,在制作胡辣汤这件事情上,有历史沉淀,同时还有名气,最重要的是,不同流派的胡辣汤在市场中同场竞技的时候,有品牌的加持,还是有蛮大的区别。

在河南本地的一些老品牌胡辣汤,基本上也没有走出河南,而那些在外省开店的胡辣汤,虽然也是胡辣汤,但味道上同正宗的胡辣汤还是有蛮大区别的,加上这种小吃的制作工艺缺乏统一的规范。

武汉街头好吃的热干面同不好吃的热干面,武汉人一尝便知,对于来武汉旅游的外省人来说,没有吃到正宗的热干面,但他们在街头小店吃过热干面之后,就会下结论,热干面真难吃。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有一些小店售卖的热干面实际上就不好吃,住在附近的街坊邻居们实际上也不爱吃,这说明什么?

一种小吃好吃不好吃,取决于你吃到的是什么?是正宗的热干面吗?是那些知名的老字号吗?或者是那些有群众基础,在老百姓口中口口相传的门店吗?

在河南的各个城市,每条街道上都能找到售卖胡辣汤的门店,同样的问题,也有好吃和不好吃的情况,而那些去外省开店售卖胡辣汤的小店,他们所制作的胡辣汤还是需要经受很长一段时间的检验,好吃的情况下,店铺生意会越来越好、不好吃的情况下,店铺的人流量会越来越少。

除了好吃与不好吃外,在外省开店售卖胡辣汤,还要考虑当地食客是否能够接受这种美食的口味。

所以,在外省开店售卖胡辣汤,即使你的手艺非常棒,制作的胡辣汤特别美味,在河南已是小有名气了,来到南方市场,当地人如果吃不惯这种味道,那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依旧是门庭冷清。

如今的胡辣汤市场,特别是在南方城市开店的胡辣汤门店,南方本地的食客,没有办法评判你好不好吃、是否正宗,但他们知道,这种小吃,他们吃不习惯,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您制作胡辣汤的手艺还是“自学成才”的,味道并不正宗的情况下,那就更加难以俘获外省人胃口了。

四、胡辣汤的价格其实也不便宜

如果您在南方城市开店售卖胡辣汤,需不需要从河南当地采购原材料、是不是只有河南当地的原材料才能制作出正宗的河南味道?

对于从河南来南方开店售卖胡辣汤的门店创业者来说,从河南当地采购原材料制作出具有河南味道的胡辣汤,其实是最稳妥的做法,有打开市场的机会。

但是这样一来,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加上门店租金等各方面的费用,胡辣汤的价格往往就要比当地的特色小吃的价格贵上不少,当然你会说,胡辣汤里还有牛羊肉了,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

但一种小吃,能够在外省立足,“俘获一群食客”,首先需要的是食客们愿意花钱来尝试,价格就是门槛,价格过高,会让很多有心品尝的食客望而却步。

在南方的早餐市场,8元钱可以吃什么?

以武汉举例,一碗热干面6元钱,还可以搭配一个2元钱的面窝,这样的早餐搭配,一个成年人是能够吃的饱饱的。

同样是8元钱,如果能够品尝一碗胡辣汤,可能大家还是愿意尝试一次,即使吃不惯,也抱着尝鲜的心里,但如今的胡辣汤价格,确实不便宜,价格太贵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

写到这里,还想啰嗦几句,我去吃了一碗河南胡辣汤,才终于明白:为何胡辣汤,很难走出河南。

饮食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南北饮食上的重大差别,以武汉举例,虽然武汉汇聚了南方北方的特色美食小吃,在武汉这座城市又进行了本土化的改良,最终经过时间的检验,大家喜欢的就留了下来,不喜欢的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大致上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尽量做到恰如合适、通过原创图文,在文字与图片之间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们美味、漂亮、营养,您要什么样的美食,在这里希望我们能够给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