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新篇章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在沪举办

机器人讲堂开课了 2024-06-10 08:20:53

6月6日,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暨第三届张江机器人全球生态峰会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以“智领未来 形动张江”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的2000余位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开发者及产业链伙伴共襄盛会,深入探讨人形机器人产业最新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通过1+2+3+1的模式,即1场主论坛, 2场闭门会,3场开发者论坛,1场人形机器人展,活动为人形机器人开发者搭建了分享交流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多模态展现人形机器人产业全貌。

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下,本次活动由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浦东康桥(集团)有限公司(张江机器人谷)、立德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大讲堂)、《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机器之心共同承办。

开源、签约、宣介、揭牌

步入人形机器人发展新时代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吴强,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明,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发表致辞。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任李慧发表《竞逐人形机器人赛道 点亮具身智能未来——浦东新区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主题演讲。

开幕式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大会现场正式运行展示OpenLoong开源社区网站。同时,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张江集团等16家开源合作单位进行现场签约。

随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为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专家委员颁发聘书。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共同为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揭牌。

产业专家深度报告

解读人形机器人前沿趋势

人形机器人被公认为是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集大成者和制高点。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院士围绕《共融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与人形机器人的思考》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报告。报告中,丁汉院士首先与大家共同回顾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而后介绍了国家基金委机械工程领域首个科学中心——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的重大研究成果和进展,指出了人形机器人研发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技术的突破必须确立明确制高点,要避免盲目跟风,聚焦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杀手锏”,丁汉院士指出,未来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在于具身智能的突破。智能芯片、智能算法、智能工艺和解决方案等智能技术的融合将使人形机器人更加智能化,进而更快推动人形机器人走向制造业和各个应用领域。”

具身智能与物理世界距离的缩短依靠人形机器人或其他变构机器人作为媒介进行连接。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戴建生聚焦《人形机器人的解析与具身智能的变身、变体和变胞》这一主题进行了详尽报告。从具身智能新时代到人形机器人研究再到机器人结构学,戴建生院士就相关领域最新发展与应用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介绍。戴建生院士表示,“具身智能事实上是结合了算法智能和结构智能。算法智能,包括控制智能和人工智能,赋予了机器人自主性、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而结构智能,即机构智能,则通过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实现其可重构性和一机多能的特性。这两种智能的结合,使得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灵活适应,高效完成任务。这一过程就如同打太极拳,需要内外兼修,既要注重算法和控制的内在逻辑,也要重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再过十年,凭借庞大的单一市场、强大的供应链和90后年轻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研发能力,中国有望在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引领世界产业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教授围绕《预言VS现实:关于具身智能市场落地的若干思考》这一主题,深入解读具身智能的定义、特点、行业发展、产业预测和应用场景等问题。王田苗教授指出,“目前,机器人技术、具身智能发展与产业界的融合发展呈现出三个核心层次:首先,作为技术底座,包括大脑(AI系统)、生成式数据模拟器、通用机器人形态、芯片等硬件及软件基础,它们共同构成了机器人的端到端系统。其次,机器人不仅仅依赖一个AI系统,它还需要适应不同行业所需的劳动技能,这涉及到更细化的小脑设计、上游核心部件以及肢体部件的整合。最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将出现免编程的算法、应用,以及围绕机器人产生的服务新业态,如劳动派遣公司、数据服务和数据租赁公司等。”

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及其相关工程,事关国民经济、事关国家安全、事关大国间博弈。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许彬在题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展思考》的演讲中,就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基本概况以及总体布局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与大家分享了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对人形机器人行业趋势的判断,和产业结构创新路径的初步探索。许总表示,“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孵化、人才培育、核心智库建设以及产业服务的五大核心功能,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将立足上海,放眼全国,打造一个值得信赖的共信服务平台,成为引领未来创新产业的桥头堡、试验田和示范区。”

具身智能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人类智慧的参与和指导。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峰在题为《人形与多足机器人设计与应用技术研究》的演讲中,着重探讨了人形机器人的设计理念及其实现过程,并就六足机器人当前的开发进展以及其在未来应用领域的广阔前景进行了阐述。高峰教授指出,机器人的智能主要体现在行为智能上,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机器人需要具备类似人类的感知能力,即拥有类似五官的感知系统;其次,机器人需要具备类似人类的思考能力,即拥有一个强大的“大脑”来处理信息;最后,机器人还需要具备类似人类的行动能力,以执行复杂的任务。当这三个方面都得到实现时,机器人的智能将体现出具身智能的特点。

人形机器人就像一个会走路的手机,未来形成生态系统后,其APP开发将成为主流。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顾捷在题为《创新共融:打造具身智能时代的开发者平台》的演讲中,就傅利叶智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历程、技术突破及未来展望进行了详细阐述。顾总表示,人形机器人因其代表了从专用到通用的技术发展趋势而备受关注。随着人工智能迈向AGI时代,机器人有望实现功能多样化,服务于各行业,适应复杂任务与不同场景,无需改变硬件,仅需调整应用行为程序。

人形机器人是连接人工智能大模型与物理环境的关键桥梁。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闫维新在题为《通用人工智能+通用人形机器人开启智能时代新纪元》的演讲中,回顾了AI与机器人演进,并聚焦具身智能融合,阐述了智元业务策略,重点介绍了远征AI人形机器人构造与多元应用,分享了智元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重点研究方向与进展。闫总透露,“智元机器人已构建大模型运动架构,并成功测试了4至5款人形机器人下肢不同构型的通过能力。”

通用人形机器人,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现象级热点。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王鹤在题为《面向通用机器人的具身多模态大模型系统》的演讲中,就通用机器人的发展、银河通用机器人对通用机器人的思考与其在本体、数据、大小脑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王总表示,银河通用坚信可通过大规模合成仿真技术有效推动具身智能从概念到实践的飞跃。

未来,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的第三台计算机,每个家庭和个人都可能拥有一台机器人。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黄晓庆在题为《人形机器人是人类的第三台计算机》的演讲中,就人形机器人的重要性、机器人“大脑”、云端智能机器人以及操作系统和元宇宙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黄总表示,“中国在5G网络、人工智能和机电制造业的集成方面具有优势,应抓住先机,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确保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机器人应用于核能装备制造事关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大升级。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李华纲在题为《机器人在核电装备制造领域的应用探索》的演讲中,就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在工业领域,特别是核能装备制造中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分享。李总透露,“人形机器人从本月开始已陆续进入到车间进行工业场景适应,未来公司也将对人形机器人在核电运维等复杂场景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索。”

作为理想劳动力替代方案,全球人力短缺推动了对人形机器人的强劲需求。上海开普勒探索机器人有限公司CEO胡德波在题为《开普勒人形机器人创新与场景探索》的演讲中,就开普勒人形机器人的定位、应用场景开发情况以及创新技术进展进行了介绍说明。胡总表示,“开普勒积极构建开放生态,早期会为全球大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后续将开放平台,携手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全球多领域的应用开发与落地。”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时刻已经来临。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产业生态合作中心负责人王宇在题为《机器人演进:具身智能迎来大发展》的演讲中,通过分析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演进以及大模型技术的融合,揭示了人形机器人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王总表示,“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需要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而大模型技术为人形机器人的智能能力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

产业学术观点交锋

论辩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

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伟院士主持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智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甘中学,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建宇,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来杰围绕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未来发展之路”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他们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从国家层面对人形机器人的布局与预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挑战与困难、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的融合应用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发展问题,并对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在国家自然基金委高技术中心研究员、科技部专业技术二级刘进长主持下,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熊蓉,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上海穹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卢策吾,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庞江淼,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跨维(深圳)智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贾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视觉与具身智能实验室主任、博导、上海期智研究院青年科学家高阳围绕“具身智能赋能机器人”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嘉宾们深入探讨了具身智能及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并就具身智能的定义、技术布局、对机器人技术架构的影响、技术可行性、运动控制系统与自主性能的潜在提升、实际应用效果、发展瓶颈、硬件挑战、未来角色定位以及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等关键议题进行了讨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宝贵参考与启示。

在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兼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锐主持下,北京伟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董霄剑,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 CEO程昊,北京达奇月泉仿生科技有限公司CTO赵迪,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松,达闼机器人 XR Robot Lab 主任梁聪慧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五位来自不同企业的开发者分别就开发人形机器人的初衷和深层思考进行了分享,并深入讨论了人形机器人研发面临的挑战、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的难点以及人形机器人开发成本、制造成本、运营成本等问题。

数十位专家深度剖析

三场专题论坛聚焦细分赛道

除以上主论坛活动外,活动还现场还聚焦“具身智能赋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本体与运动控制”“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安排了三场专题论坛,并邀请了来自高校研究团队、头部企业代表和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代表共同探讨相关领域的前沿话题。

在具身智能赋能机器人专题论坛,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浦器团队负责人庞江淼,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教授、跨维(深圳)智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贾奎,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清都,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特邀开发者胡宇航,国讯芯微(苏州)科技有限公司CTO&联合创始人蒋琛,广东天太机器人特邀人形机器人专家、上海大学副教授施群,科大讯飞人形机器人首席科学家季超,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青年研究员李伟,松灵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产品经理谢志强,百度智能云泛科技行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负责人张龙君,OpenLoong开源社区负责人邢伯阳,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特邀开发者胡宇航 上台并发表主旨报告。

在人形机器人本体与运动控制专题论坛,北理工机电学院机器人所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陈学超,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机器人预测决策与控制领域专家、复旦大学人形机器人研发团核心骨干丁文超,哈尔滨工业大学副研究员,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博士后史亚鹏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技术中心负责人刘宇飞,钛虎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易港,睿尔曼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森,苏州脉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齐,上海清宝引擎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磊,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陈现敏,四川福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颜进,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硕上台并发表主旨报告。

在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专题论坛,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浙江大学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科技联盟秘书长邹俊,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副总经理储建华,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CE0、联合创始人马扬,清能德创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小平,北京因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蔡颖鹏,江苏意优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孙则讵,Synapticon德国芯控CEO Nikolai Ensslen,广东极亚精机科技有限公司CTO、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精密传动负责人章浏明,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vp of engineering何斌,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海威上台并发表主旨报告。

结语与未来

春风得意马蹄疾,面对技术的快速迭代以及新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人形机器人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2016年第一波人形机器人爆发浪潮不同,当下多模态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深度结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商业潜力,为人形机器人落地创造了无限可能。

回放链接:https://wx.vzan.com/live/channelpage-275544?v=1716543506163&ver=55771d2537c542e595e925d97fcd7a5c

0 阅读:0

机器人讲堂开课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