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被撤销,教师获不低于50万专项支持!

泽祥评教育 2024-05-29 07:42:47

学科专业调整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涉及干部人事调整、物理空间调整、教师分流和转型等方方面面。

由于专业一旦被裁撤,教师队伍就会面临工作量不足甚至被迫转岗等现实困难,直接关系教师切身利益。所以对学院管理者来说,如果无法妥善解决好教师分流问题,就将给学科专业的裁撤和转型优化带来障碍。

在西安工业大学今年5月召开的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推进会上,副校长闫莉特别指出要做好撤销和停招专业的教师分流工作,平稳推进专业调整优化。

多所高校在专业优化调整及设置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专业的撤销应该在妥善安排好在校学生培养、专业原有教师分流等工作的前提下进行。

而对教师自身而言,伴随各地高校专业优化调整力度加大,部分教师也担心所在专业的缩招、停招,直至被撤销会影响自己未来职业发展。

此前我们推送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国外某高校撤销文科院系,导致7名教授被解聘。文章引起部分教师共鸣。

一位英语教师对未来感到担忧:“只会一点外语的我,一旦被裁员,中年失业,该何去何从?”

专业没了,老师去哪儿?

如果专业停招或撤销,专业教师如何安置?我们曾撰文梳理发现,教师分流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分流到相近专业、学院讲专业基础课

由于一个学科大类的专业知识有重叠的部分,所以如果一个学院下有多个专业,被撤销专业的教师可以转到相近专业、学院讲授专业基础课,或相近的专业课程。

2.讲授公共基础课

以英语专业为例,如果被撤销,专业教师去教大学英语这门公共基础课没有跨专业授课的困难。不过由于实际需求有限,让全部专业教师转去教公共课并不现实,可能会因为课时分配“僧多粥少”引起矛盾。

3. 转岗行政,或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辅岗位

专业被撤销,专业教师转岗行政、做教务,转到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辅岗位,或是转做辅导员等,也是教师的一类选择。不过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可能要调整甚至放弃原先为自己规划的职业发展路径。

4. 跳槽到其他高校

若本校没有适合机会,就到其他高校寻找新机会。

另外,教师与学校签订的人事关系不同——比如是编制在人,还是编制在岗,或是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推行的“预聘—长聘”制度等,被撤销专业的教师实际要面对的问题也将各有差异。

妥善分流需要保障

当然,在教师分流工作开展中,被撤销专业的教师并不是自寻出路。通常学校人事部门会和专业所在学院共同出台政策,做好新岗位培训和转岗分流相关工作。

2020年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发布通知,公共艺术系建制保留至本专业学生全部毕业离校,自2022年秋季学期始所有11名教师原则上全部分流到学院基础部,承担学院各专业的基础课(或个别专业课)和学校校级公共选修课教学。

学院也支持教师根据自身专业优势,自愿申请转入学院其他专业系,但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待转入系能为转入教师提供2门专业课;二是转入教师必须提供相关材料证明本人专业特长能够支撑转入系的专业特色方向。

部分高校在制定本校《本科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管理办法》中,也会建立一套相应的保障措施,帮助被撤销专业教师顺利完成教职转换。

举例来说,闽江学院规定,对分流的教师可提供国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访学实践、跟班学习等进修方式,统筹纳入学校教职工进修访学计划中优先考虑。

福州大学为暂时无法分流的教师提供1年的学术转型期,并安排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以适应新岗位的要求。

中国矿业大学同样为暂时无法分流的教师提供1年的学术转型期,并明确在保证其原岗位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安排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以适应新岗位的要求。同时学校还会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分流教师的转型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及设置管理办法(修订)》中明确,学校以立项形式为撤销专业所在学院一次性提供不低于50万元的经费资助,用于原专业教师提高转型发展的进修、新岗位培训等。

山东理工大学对撤销的专业,待该专业在校生全部毕业后,引导专业教师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转岗分流,在教师转岗后3年内适当减免分流教师岗位任务。

难题还在后面

在优化调整学科的浪潮中,专业课教师是最受冲击的人群之一。帮助这些教师顺利找到适合的“归宿”只是第一步。曾有媒体报道,教职身份转换后,教师仍有难题待解。

比如由专业课教师转型为公共课教师,由于难以通过学科建设、课程平台建设等在教学业绩考核中加分,他们在职称评聘中将处于劣势。

同样,在科研业绩比拼中,由此前的从事应用型科学研究转向从事基础学科研究,也让这类教师不占优势,长期来说还是会影响到职称评审。

为了不让教师受困于此,也需要学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正的退出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教授认为:“一方面,高校需引导教师在就近学科,开展新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提供访问学者等学习机会,给转型中的教师留出‘缓冲地带’,提供心理辅导、情感疏通帮助应对变化;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全面的教师评价体系,拓宽教学、教学科研、科研等赛道,使分流的教师有更多职业发展通道和机会。”

主要参考文献:

[1]余庆. 构建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新格局[N]. 光明日报, 2023-05-23(7).

[2]“绝版”专业的师生何去何从[N]. 《光明日报》, 2023-05-03-(2).

[3]各高校网站。

0 阅读:830
评论列表
  • 2024-06-02 09:56

    一些垃圾专业不撤销,害死学生

  • 2024-05-30 12:44

    图书馆不是一般人能去的

泽祥评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