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教育厅,公布“过剩专业”名单!

泽祥评教育 2024-05-16 20:46:33

近日,山西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制定高等职业学校专业优化调整“三张清单”的通知》中,明确对专业调整采取“总量控制”举措。

“原则上按照每个专业平均全日制在校生规模300人的标准控制学校专业总量上限,纠正片面追求大而全。对现有专业数超过专业控制总量数的学校和全省布点数超过15个的专业,实行只减不增;并通过有效评估,实现末位淘汰预警,逐步减少,优化布局。”

根据该省提供专业清单,布点超过15个的专业包括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共计16个。

4月底,吉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深化全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改革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对需求饱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护理、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音乐表演等13个专业原则上限制新增。

我们根据对各省份此前开展2023年度本科专业设置工作要求,以及其他专业设置优化相关措施的梳理,发现多地教育厅也已公布“过热”专业名单。

例如,福建省优化专业设置,要求布点数超过全省本科高校数50%的本科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16个专业),布点超过20个的高职专业(包括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14个专业),原则上不再增设。

山东省坚决裁撤滞后过剩专业,对布点多、规模大、需求饱和的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空中乘务等21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原则上限制新增。

江西省为避免大量重复设置“过热”专业,2023年要求严控申报全省布点数超过15个的专业(急需紧缺专业除外)。虽然相关通知中没有明确公布限制增设专业名单,但根据《江西省2021-2022学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可知,该学年全省布点数前10位的本科专业分别是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会计学,布点数量均超过27个。

来源:《江西省2021-2022学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此外,四川省2023年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中将2022年度初次就业率低于平均就业率、全省布点15个以上、在校生规模300人以上,以及音乐、舞蹈、戏剧类艺术专业就业率低于平均就业率的本科专业纳入省控专业名单限制申报。

上海市控制艺术、管理、法学等学科门类以及部分外语类专业普通本科招生规模,调控财经商贸、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旅游等专业大类的职业本科和普通专科生招生规模。

黑龙江省原则上不支持增设全省已有50%以上本科高校布点的专业,或全省平均就业率低于 80%的专业。

“大数据”专业火过头了?

通过对各地公布“过热”专业名单的梳理,我们发现“大数据”相关专业多次出现。尤其是高职专业设置中,“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技术”被多地点名限制增设。

根据对2023年高职专科设置备案与审批结果的统计,“大数据与会计”是全国高职开设最多的专业,达到1652个,布点“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也达到900余所。

本科专业层面,自2015年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南大学成为首批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3所高校,此后本科院校纷纷布局大数据人才培养。

截至目前,这一专业的备案数量已累计达到768个(不包括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情况)。

从历年专业备案情况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2017—2019年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三年合计共新增584个。但此后四年该专业的备案数量已有明显下降。

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校覆盖了“双一流”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并且从最初主要集中在综合类、工科类院校,到如今很多财经类、师范类、医学类、体育类、语言类的高校也都开设。

另一个“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自2017年首次进入本科专业目录,增设数量虽未出现激增但也是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该专业备案数量已经达到252个,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并肩跻身近五年新增数量较多的本科专业TOP10。

尽管目前“大数据”相关专业在公众眼中仍热度颇高,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还是出现在福建省限制增设本科专业名单中。

11个专业,五年新增破100

事到极致必然酝酿拐点。从首次开设,到大规模布点,再到限制开设,不到10年间,“大数据”相关专业经历的“过山车”式变化,或许也值得高校在增设其他“热门”专业时关注。

纵观近5年本科专业备案情况,增设势头最猛的是“人工智能”专业,共有502所院校设置。如果加上2018年首批开设该专业的35所院校,目前本科院校中设置人工智能专业的比例超过四成。

其他新增数量较多的专业还有智能制造工程(289个)、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87个)、数字经济(226个)、大数据管理与应用(223个)、机器人工程(180个)、智能建造(148个)、网络与新媒体(147个)等。

热门也不能“一拥而上”

这些“热门”专业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为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而设置的新专业,二是为了适应产业升级对传统专业的重塑升级。

但是不是只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高校就能“但开无妨”?此前也曾有过不太成功的案例。

时至今日,电子竞技产业仍处在蓬勃发展阶段。巨大的电竞人才缺口让“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进入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增补专业中。2018年,该专业增设又进入本科专业目录。

但据媒体报道,某高职院校2018年开设的电竞专业,仅存在了5年后就于2023年暂停招生。生源基础和培养方案不完全一致,师资不足,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偏离学校办学特色等因素,促使学校在专业(群)设置与动态调整中,主动将电竞专业“末位淘汰”。

可见在专业增设中,除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还要谨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计划增设的新专业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符吗?能让学校相关领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吗?在对拟建专业上的投入上,会因为现有资源不足而受到限制吗?有足够的教师、教学资源为专业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吗?

而针对那些为适应产业转型需求,由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形成的新专业,最需要避免则是换个“新马甲”揽生源。如果专业实际培养中不能跟上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使毕业生仍不能满足行业用人需求,那么不论专业多热门,被停招,甚至撤销也将是它最终的归宿。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市教委网站。

[2]罗艳. 开设五年后,一所高职院校的电竞专业暂停招生[EB/OL]. [2023-12-29]. 新京报.

8 阅读:12211
评论列表
  • 2024-05-17 05:40

    计算机和机电这类,市场营销类专业不应该限制,这类是专科主干专业,也是社会可以无限接纳的专业,应该砍的是就业面窄学校又多的专业。他这样过分一刀切全部按照布点数量,不按照社会对职业教育专科层次各专业需求量来卡是有问题的。会导致社会需求量大的得不到满足,需求量小仍然跟内卷

    用户10xxx59 回复: 用户64xxx80
    但是能就业啊,就业面窄的压根不能就业,更悲催
    用户64xxx80 回复:
    市场营销就是个笑话,纯耽误学生的前途
  • 仁者 11
    2024-05-17 15:06

    说实话,学前教育和护理要本科干什么

    Σ>―(灬⁺д⁺灬)♡―――> 回复:
    如果你当过高校老师,你就知道这些专业要本科干什么了(但是不要拿个例说话)
    宽容 回复:
    这么重要,不应该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吗?
  • 2024-05-18 08:00

    人口减少,高校扩招以后人人都能是本科学历。看似竞争少了,其实竞争更激烈。

  • 2024-05-17 19:26

    这三所大学都不招本科生

  • hero 2
    2024-05-17 06:30

    除了这些过剩的专业,也不剩啥专业了。一句话就是大学生过剩。

  • 2024-05-18 10:53

    多设点实业、技术能专业!

  • 2024-05-17 16:23

    其实就是人过剩,和专业无关。或者说,至少有些专业(表单里)是背锅的!

  • 2024-05-17 16:30

    为什么让这些学校存在这么多年呢?!

  • 2024-05-17 12:49

    大学老师过剩成立了大学,结果大学生过剩了,成了剩于劳动力

泽祥评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