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官宣!撤销多个正处级建制

泽祥评教育 2024-05-13 20:44:41

陇东学院前不久发布《中共陇东学院委员会关于调整有关内设机构及岗位职数的通知》,决定对学校有关内设机构和岗位职数调整。

该通知中明确提到,“撤销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独立正处级建制”。

PART.01

内设机构改革,冲刺更名大学!

此次并非陇东学院首次发布关于调整有关内设机构及岗位职数的通知。

近两年来,该校已多次进行内设机构调整,涉及多个正处级、副处级、科级等岗位职数的变动。

2022年12月初,陇东学院曾发布通知,撤销多个处级建制及正处级岗位:撤销校友办公室正处级独立建制,设置为科级机构;撤销校友办公室主任正处级岗位职数1个;撤销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处级建制,撤销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正处级岗位职数1个、专职副主任副处级岗位职数1个;撤销党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岗位职数1个,撤销南梁精神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正处级岗位职数1个;撤销学校计划生育办公室等4个科级内设科室及科级岗位职数。

2024年1月中,陇东学院再次发布通知提到,撤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中心及其科室等内容;同年3月中的通知提到,撤销农林科技学院建制等内容。

据今年3月底发布的《陇东学院完成新一轮二级学院优化调整设置》一文可知,自2022年1月以来,学校分步对二级学院进行调整优化,将原有20个二级学院按照学科优化调整为13个,压减二级学院机构7个,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校内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治理体系。

已制定“申硕、更名、冲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陇东学院,锚定建设西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紧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调整二级学院设置做“减法”,提升内涵建设质量。

PART.02

高校内设机构改革,处级岗位减少超9%!

近些年来,已有不少高校通过合并、撤销、重组等方式对内设机构及人员进行优化改革。

✦西北工业大学:减机构、减干部、减管理人员

去年10月初,西北工业大学召开机构改革工作动员部署会,详细报告了经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的《学校机构改革总体方案》。校党委书记李言荣提出,解决“三多”(机构、干部、管理人员均较多)问题,首先是要明确“三减”(减机构、减干部、减管理人员)。

✦北京师范大学:正处级岗位减少了9个

2018年机关机构调整的北京师范大学,坚持精简、效能,按需设岗,严格控制干部职数,提高管理效益。当年学校机关部处共减少了8个正处级机构,正处级岗位减少了9个。

✦中南大学:后勤部门正副处级机构减少3个

2015年前后,中南大学实施后勤“大部制”改革。该校将原后勤管理处与后勤集团合并组建成后勤保障部,经调整,后勤部门正副处级机构减少3个,中心从8个减到6个,后勤各中心及下属机构压缩28个。

✦山东大学:处级干部岗位减少9.3%

于2015年完成管理机构改革即“三定”工作(定工作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的山东大学,有效压缩了校部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处级职数:改革后36个单位共核定内设机构111个,较“三定”前减少36.9%;事业编制人员1038人,减少14.6%;处级干部岗位156个,减少9.3%。

PART.03

高校内设机构布局“既好看还顶用”!

“高校根据办学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设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鼓励高校推进内设机构取消行政级别的试点,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制。”教育部等五部门2017年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

“最近几年不断有新闻报道,不管是名校还是普通院校,都在进行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机构改革。”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罗志敏与麦可思研究谈到。

对于高校内设机构如何改革的思考,罗志敏教授认为,高校应通过必要的设计使机构布局“既好看还顶用”。

罗志敏教授在其近期刊发的《大学机构改革的“主体”逻辑与思维转换》文中提到,高校机构改革要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重心放在创造性的机构布局上,不再以机构性质或特点作为判断和划分某个权力主体的标准,也不再根据某个权力主体或治理主体来匹配其相应的机构,而是从学校需要什么、师生需要什么的使用者角度出发,不仅要做好大学宏观组织架构的顶层设计,做好单个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的底层设计,还要做到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在职责和运作流程上的闭环对接。

他举例谈到,针对目前大学高层会议多、书记和校长难以形成工作合力等难题,就需要突破以往机构改革的思维惯性及路径依赖,对大学决策组织体系进行创造性的布局;再如,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以及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等治理难题,须将那些议事协调事项及相关组织进行平台化归并整合。

同时,创造性的机构布局,需要伴随创造性的制度安排及运作流程设计。因为机构主要是由人组成并从中操作的,机构的人格化迫使组织必须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以创设有效激励结构,提供相对稳定的预期,克服机会主义行为,以使机构面对变化和需求时能形成协同一致的行动。比如,可以围绕大学治理中最常发生的决策与执行、协调与协作、反映与回应三对六条事务流,对运作流程做全校层面的、闭环式的一体化设计,即决策—执行一体化流程、协调—协作一体化流程,以及反映—回应一体化流程,以缩短各事务流中治理要素承接、流传的距离和时间。这样不仅能削减“中间环节”使委托代理关系更清晰,还有利于治理要素快速地到达管理终端而相应地提高事务处理的效率。

PART.04

结语

高校内设机构及人员的调整,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和办学活力,使其内部运转更加高效。然而高校组织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在调整过程中还需各方慎重对待,深入研究和细致规划,避免不合理的举措带来新的问题。期待更多高校通过全面深入的改革,在内部管理体制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主要参考文献:

[1] 陇东大学网站、西北工业大学网站、北京师范大学网站、教育部网站等。

[2] 山东大学. 意义深远的管理机构改革 [EB/OL]. 山大视点,2015-7-16。

[3] 罗志敏. 大学机构改革的“主体”逻辑与思维转换 [J] . 教育研究,2024(1):100-110.

8 阅读:11919
评论列表
  • 2024-05-14 09:57

    让大学和研究所的管理岗位与行政级别全部脱钩。大学和研究所是教学和做研究的地方,管理人员外聘即可,他们不应该是国际行政干部,他们需要接受教授委员会和研究员委员会的监督。

  • 2024-05-13 23:03

    砍一半都不多

  • 2024-05-13 22:21

    还有493个

  • 2024-05-14 09:22

    我们学校正好相反,去年一次性增加三个学院,多出三套处级班子,副处以上十几个岗位。一个学院两个专业,一个专业一个班最多两个班,且只有本科生,这样还拆学院[笑着哭]

    竹书 回复:
    就是安排人员的[笑着哭]
  • 2024-05-14 18:27

    麻雀虽小,五脏齐全

  • 以退为进

  • 2024-05-14 21:07

    大学还有行政级别?还能做学问?奇葩

  • 2024-05-14 08:04

    一个专科学校,三四百个职工,就能有四十来个处级干部,一点不稀奇!

  • 2024-05-14 10:18

    一个y学校,恁个多正处

  • 2024-05-14 07:34

    大学是最随意的

  • 2024-05-14 02:57

    不止大学。

  • 2024-05-14 14:38

    陇东学院,什么野鸡学校

  • 2024-05-14 23:04

    原来高校还有这么多冗余的处,科[汗]

  • 2024-05-15 07:24

    学校有计划生育办,什么鬼

  • 2024-05-14 12:18

    如果高校彻底去行政化,社区都可以去欺负学校和学生,你愿意你的孩子受社区欺负?别以为他们都是来保护学校和学生的。你的孩子今后要想申请个三好学生,都要社区审批,你愿意?

  • 2024-05-15 10:34

    每次都说机构整合,就是不见行政人员减少

  • 2024-05-14 09:29

    招生不是归学生处吗!

  • 2024-05-14 10:15

    国有资产管理处和计划财务处合并,管钱又管物,存在内控管理风险。

  • 2024-05-13 22:16

    学校至少有10多个处级单位,再加各学院、学部、系的主要领导,应该有100多个正副处级干部吧,

  • 2024-05-14 13:10

    好好好,高校别搞行政化。

  • 2024-05-14 10:55

    撤销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独立正处级建制是否合理?

  • 2024-05-14 01:56

    建好撤,撤了建,我说的是人行道

  • 2024-05-14 00:11

    问题来了,撤销了人员还是那么多

    尽情 回复:
    不要张嘴就来,你的多或者少有标准吗?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只要方向是对的,按部就班的推进就好。
  • 2024-05-14 09:22

    你说的是私立学校吧!

泽祥评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